清明祭——感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天堂网 2017/3/16
清明节-节日源流 感物思亲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独有清明节具有双重身份:节气兼节日。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节日。随着时代的前行,清明节不断地演化发展,不仅衍生出一些新习俗、新风尚,而且具有了更加丰富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

清明节-祭祖寻根 迎春健身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到野外踏青郊游,欣赏大自然风光。……( 阅读全文 )

清明节-慎终追远 清明永驻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忠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 阅读全文 )

更多清明节文章
-
民政部办公厅: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2021/3/16 -
清明是一次感恩提醒
2019/3/6 -
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
2019/3/6 -
《2018年清明文明祭扫活动实施方案》
2018/3/23 -
清明节就快到了,关于清明扫墓与禁忌你知道多少?
2018/3/23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有些民族会在其它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
网上祭奠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其优势和意义何在?
2018/3/21
网上祭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让用户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祭奠、缅怀,以充分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
-
怎么看待清明节网络祭祀新形式
2018/3/20 -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
2018/3/19 -
清明节烧纸的由来
2018/3/16
清明节是我们传统节日,也是最后果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稍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可是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 -
陕西老家清明节如何上坟祭祖
2018/3/15



清明是人们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辈的传统时节,近日,关于清明节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清明扫墓先扫除心中尘埃”“还清明以清明”“清明勿忘感恩”“清明踏青,放飞心灵”……清明节又至,你怎样度过你的清明节?说说你对清明节的感想与感悟吧!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带给人们更多的,当为对丰盈厚重的文明积淀和文化蕴含的反思与传承。这不仅是匡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更对激励人们追梦前行具有积极意义。传承清明节传统文化,需要把握“春光明媚、景物清朗”的寓意。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为进一步巩固“禁鞭禁燃禁售”工作成效,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昨日,我市下发《2018年清明文明祭扫活动实施方案》,对全面落实文明祭扫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宣传引导和优质服务工作进行部署。
网络祭祀已逐渐成为祭祀新形式 随着清明节假期的临近,祭祀活动也开始进入到筹备当中。传统的祭祀用品开始销售,互联网上几家大型祭奠网站上的悼念活动也已经悄然开始。不少网友选择网络祭祀来表达对亲人好友的怀念之情。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内。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各地不同的扫墓祭祖习俗习俗:
在陕西老家,清明节这天,家里要悬挂祖先的照片,摆贡桌,要烧香、摆祭品。上坟的时候要先做刺棘面(刺棘是一种野草,草叶边上长有密密的小刺,鲜嫩时不扎人,稍老一些就会扎人的,老家人管它叫刺棘草。因刺棘草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细纤维,做出的既面晶莹碧绿又劲道大增,口感胜过新疆的拉条子),然后用花瓷大碗乘上,插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