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 创建于2006年,大型网上纪念馆平台,绿色网上祭奠、网上扫墓

清明节文化:祭祖寻根 迎春健身

天堂网    2017/3/16

      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在古代,清明节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赏春、插柳戴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传承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清明节的主要礼仪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祭祖扫墓

      祭奠祖先、尽孝寻根、缅怀英烈、敬贤感恩是清明节的核心礼俗。中国人自古就非常崇拜祖先、尊敬长者。祭祀扫墓的习俗自秦汉相沿承袭,普及民间,历两千年而不衰,成为清明节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正如民谣所云:“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清明“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樽  ,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清明祭祀扫墓往往倾家出动,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清明前后数日,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早已家喻户晓的唐代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神地写出了雨中孤身行路的扫墓人触景伤怀的复杂心境,并将清明扫墓的悲凉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传统社会上坟扫墓,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二是培修坟墓。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相信人死后有一个“阴间”世界,想借扫墓之机给阴间的先人提供生活费用和各种器物,因此,出现了焚烧纸钱和纸制祭品的迷信习俗。近年来,个别人的迷信举动愈演愈烈,连纸制的家电、轿车、别墅、银行存折、信用卡甚至三陪小姐都烧给祖先享用。然而,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阴间”之说,更不相信焚烧成灰的纸钱冥器可以为先人所用,因此多用鲜花代替纸钱和祭品,体现出现代文明祭扫的新风。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是清明扫墓的又一项内容。在人们精心修整坟墓的一举一动里,倾注着浓浓的亲情和无尽的哀思。现代社会以火葬逐渐代替了土葬,使死人不再与生人争地,也有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逝者的骨灰盒存放在“公墓”,清明时节人们到公墓祭奠,擦拭护理先人的骨灰盒,敬献鲜花,以示怀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扫墓祭奠。时下出现了“网上墓园”,数以百万计的人已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了一座座网上灵台。人们可以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上香、擎烛、祭酒、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网上祭奠既可免去车马拥堵,又避免了焚烧纸钱污染环境、引发火患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祭奠者的生命故事永远流传、精神融入永恒。这种新生的祭奠方式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新颖文明的网祭方式,必将大大减少传统清明祭祖给环境、交通、安全带来的压力。


   
(二)踏青赏春

      清明节正当农历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翠,一派生机,是人们外出郊游的大好时光。踏青郊游原为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后来由于上巳节并入清明,而扫墓又要到郊外去,因此清明节踏青便流行开来。清明踏青赏春的习俗自古有之。魏晋时,每到上巳节,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嬉乐,带着春食、春酒,或席地野餐,或在河边“曲水流觞”相与为乐。唐宋时,踏青活动更为盛行。古代礼教森严,大家闺秀多深居闺阁,平时不能随便外出,而在清明踏青时,她们才可以盛服靓妆结伴踏青,尽情地赏春嬉戏,故民间有句俗语说:“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杜甫在《丽人行》中也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人对踏青更为热衷。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一幅宋人清明踏青图:“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生动地反映了宋代踏青活动的盛况。在祭奠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饱览秀色、愉悦身心,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对待生命特有的豁达态度。踏青在今天更多地被称为春游,而且在时间上也不仅仅限于清明节,凡春季风和日丽之日,哪一天都可以去春游踏青。如今,每到清明前后,全国各地众多的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大中小学都会纷纷组织春游,参观名胜古迹、观赏奇山秀水、开展健身活动。

(三)娱乐健身

      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清明也是人们走出家门,舒展身体、愉悦精神,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活动的好时候。自古清明时节的娱乐健身活动就丰富多样,主要有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等。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和繁荣的节日景象构成了清明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蹴鞠

     蹴鞠是古时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蹴鞠的意思是踢球。 蹴鞠运动产生于战国时期,汉代时发展较快,当时,上自帝王,下至普通百姓,爱好蹴鞠的人极多。据《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 他曾在宫中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蹴鞠场, 四周围以高墙,并把它命名为“鞠城”。到了宋代,蹴鞠运动进入黄金时期。据史书记载,在宋太祖时期,每年的清明节,王公大臣、宰相宾客,都要在皇宫里举行蹴鞠比赛,有时候皇帝亲自下场,与臣同乐。元代钱选所绘的《蹴鞠图》,便是对这一事实的生动写照。画中宋太祖赵匡胤与五位臣子围成一圈,正在聚精会神地踢球。由于朝廷对蹴鞠的推崇,蹴鞠运动在社会上极为普及,不仅男子蹴鞠,还有女子蹴鞠。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在清明时节,人们都会选择高岗的空地举行蹴鞠活动。当时还出现了类似当今足球协会的专门组织——齐云社,它对于促进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蹴鞠运动渐渐衰落。然而,到了19世纪下半叶, “蹴鞠家族”中的足球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足球运动迅速普及开来。
蹴鞠比赛与今天的足球比赛有不同之处。蹴鞠时,人们在球场的中央竖起高高的竹竿,并在上面悬挂布网,以此作为球门。球门上的洞,名曰“风流眼”。比赛时,双方球员互相不能过界,要依靠高超的球技把球踢过风流眼,以此分出高下。这种比赛很有观赏性。

(五)荡秋千

      荡秋千源于远古藤秋千,春秋时已有。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据说是齐桓公北伐山戎族后传入中原。 开始时只有一根绳子, 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踏板的秋千。到了汉武帝时,因千秋含有人虽死却永垂不朽的意思,为了避讳,故把千秋改为秋千。荡秋千在汉武帝时主要是后宫女子参与的一项活动,魏晋南北朝以后,此项活动由宫中向民间普及。到了唐代,荡秋千则成了最受女子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寒食清明时节,唐玄宗必会组织宫女们举行荡秋千比赛,眼看着彩娥飘舞,耳闻着娇声婉转,唐玄宗心醉神迷,情不自禁地把女子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历代文人墨客对女子荡秋千的歌咏之词不胜枚举。白居易在《和春深》中写道: “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云: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在歌咏荡秋千的诗词中,最为精妙生动的要数唐代王建的《秋千词》,词中写道: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中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动,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把少女荡秋千时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人们在荡秋千时发明了多种玩法。 一种是比赛谁荡得高。 人们常在高处系上花、铃等物,看谁在荡秋千时能碰到这些花或铃;或在秋千横板下系上一根用来衡量高度的绳子,看谁在秋千荡起时能把这根绳子彻底带离地面。另一种是比赛谁荡得花样多。一些秋千高手,能在秋千远离地面时,做出金鸡独立、翻身转体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由于荡秋千有益于身心健康,能培养勇敢无畏的精神,因此,荡秋千早已成为中国传统体育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项运动。

(六)放风筝

      清明前后,春风正盛,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自古以来放风筝成为清明节人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风筝原名纸鸢、纸鹞,意即一种用纸扎成的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东西。风筝之名始于唐代,因为当时有人在纸鸢上绑上一个竹制的哨子,当纸鸢飞上天空时,风进入哨子,发出了像弹筝一样的声音,故称之为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起初主要用于军事。自唐代后,放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逢清明节,人们趁扫墓之际,进行风筝比赛。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誉为“神灯”。过去有放风筝就是为了放晦气的说法。为此,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断线的风筝吹到远方,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放风筝是一项能给人带来诸多好处的娱乐活动。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阳春三月放风筝,清新的空气,轻快的奔跑,不断反复地抬头观望,无疑会促进身体健康。风筝被扎制成各种优美的造型,绘上五彩缤纷的图画,寄寓着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既能彰显出民族风格又有浓郁的文化蕴含,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今,风筝早已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 “钩强”,唐代始有拔河之名。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军旅,主要是用于军事训练,后来逐渐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 唐代尤盛清明拔河, 当时拔河是用一根四五丈的粗麻绳,两端各有许多根小麻绳供人牵拉。比赛时画线为界,立旗为标,两队人数相等,看哪一方能把对方拉过中线就算是胜利。唐代帝王将相、后宫妃娥都醉心于拔河。唐玄宗曾在清明时组织过一次上千人参加的拔河比赛,并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以此显示国威和国力。从那时起,清明拔河遂成习俗。由于拔河运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且有益于弘扬团队精神,因此,这项运动在历史上一直长盛不衰。而且,直到今天,一些单位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际,亦常常会组织拔河比赛。

(八)插柳植树

      民间有清明节插戴柳枝的习俗。在扫墓踏青时,人们要在乘坐的轿子和马车上插挂柳枝,妇女儿童还把用柳条编制的柳圈戴在头上。扫墓归来,人们总要折几枝柳条,插在门楣房檐下,以避瘟驱邪。谚语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这说明古代民间热衷于插柳戴柳的习俗。关于插柳戴柳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二是说由于寒食断火,清明后,由宫廷用杨柳点火赐近臣,受赐者以此为荣。点火后,将柳插于门楣,以示炫耀,后相沿成习。三是说清明为冥三节之一,是百鬼出没之时。柳树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灵性,可以驱邪避鬼、护佑生灵。四是说插柳是为了纪念在柳树下烧死的介子推。诸种说法虽然不同,却说明随着历史的演变,清明柳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蕴含,人们借柳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杨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古人在清明插柳、栽柳的习俗,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林。清明时节,春阳普照,春雨润物,种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故农谚有: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特别重视植树造林事业,并将之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建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把清明节定为植树节,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为了纪念他,1928年4月17日,国民政府发布通告,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3月12日为植树节,全称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每逢清明时节,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加入到了植树造林的行列,全民义务植树,为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着一片又一片的新绿。

(作者简介:李荣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www.tiantang6.com/culture/article1210.html

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服QQ:
  • 点击QQ交谈
  • 点击QQ交谈
转告
      转告至:
      手机版进入

  • 请在微信扫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