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
端午节名字的来由
2017/5/18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
端午节,首先是为了纪念一位诗人
2017/5/18 -
吃粽子赛龙舟,过一个完美的端午节
2017/5/18 -
奶奶说:端午节
2017/5/18
立夏一过,北京天气就只能用热字来形容。生活在城市热岛中的我们恨不得每天都在空调房,棒冰堆和游泳池中揉猫过日子。想必这个端午节,也将在炎热中度过。 -
端午节的禁忌你知道多少?
2016/6/3
端午节即将到来,你是不是想在端午节迎来好运呢?下面介绍一些怎样祈福、保平安、开运旺运的方法,供各位朋友参考,在此也提前祝愿您端午节快乐! -
还记得那种小时候妈妈做的端午凉糕吗?
2016/6/2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妈妈一早就开始准备凉糕了。有时候是纯糯米的,有时候会夹着糯小米,吃之前还要撒上白糖,根本停不下来! -
端午节的传说
2010/6/13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
端午节的诗词
2009/11/18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
端午节的习俗
2009/11/18 -
端午节的由来
2009/11/1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简单明了地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特点,每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国诗人屈原,据说,粽子和龙舟都与这位诗人有关。
端午节除了插艾蒿、挂菖蒲等习俗外,还有一直广为流传的食粽子和龙舟竞渡的习俗。虽然关于粽子的传说大多与屈原有关,但食粽子的习惯早已有之,它是端午避恶驱毒的夏令风俗之一,俗谚“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栱”,可见粽子是一种既可口应时,又标志季候转换的节令食物。而赛龙舟,发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