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 创建于2006年,大型网上纪念馆平台,绿色网上祭奠、网上扫墓

端午节,首先是为了纪念一位诗人

天堂网    2017/5/1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简单明了地叙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特点,每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国诗人屈原,据说,粽子和龙舟都与这位诗人有关。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

南北方共同的端午习俗

童谣中所说的“五月五,是端阳”,道出了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是“开端”和“初始”的意思,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为阳数,故端午又称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早已有之。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但是,在古代社会里,端午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民间向来就有“善正月、恶五月”的说法。正月为善月,人们欢天喜地、笑逐颜开,因为正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到处充满活力,处处弥漫生机,人人满怀希望。而五月阴阳转换,万物争荣,天气开始炎热,暑毒盛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处处小心谨慎,事事趋吉避凶,深怕不慎和不宜之举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民间视五月五日为恶月之恶日。

为了防止各种疾病和灾害,民间社会积累了许多避害消灾的经验,掌握了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形成了整套端午时节的习俗。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佩香包、喝雄黄酒、赛龙舟,就是各地顺天应时的端午节俗。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其活动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可能略有不同,但吃粽子和赛龙舟却是共同的习俗,因此人们又称端午节为“粽子节”或“龙舟节”。

诗人节:爱国者的颂歌

屈原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最早似乎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屈原本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在今天湖北的秭归。他出身贵族,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忠于朝廷,敢于直言,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曾经做到像“左徒”那样的高官,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但官场险恶,人心叵测,明争暗斗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情。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屈原,许多政治主张总是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诋毁和诬陷。尤其是那些嫉妒他的才华和地位的弄臣,以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受了秦国使臣张仪的贿赂和离间后,不仅骗使怀王采取了错误的决策,而且还成功地令怀王疏远了屈原,免去了屈原的官职。

难能可贵的是,受诽谤、遭冷遇、丢掉官职的屈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楚国君王的信念,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惦记着民生的苦难和福祉,完全把个人的得失和自己的险境置之度外。当他得知秦国接连攻占楚国八座城池,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的消息时,心急如焚,担心楚怀王上当受骗而亡国亡身,于是冒死进宫陈述利害,力劝楚怀王谨慎从事。

岂料这位昏庸而又专断的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之言,反而将屈原再次逐出楚国都城。楚怀王如期赴会,结果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身陷囚禁的楚怀王这时才如梦方醒,想到屈原的劝告,倍感羞悔,但此时已无力回天,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秦国。楚顷襄王继承王位不久,秦王派兵再次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

在接到楚怀王客死敌国和京城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屈原仰天长叹不已,痛不欲生,写下绝笔《哀郢》和《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激流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以死来坚持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十分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有的说黏米可以粘住鱼的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郎中拿来自制的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雄黄酒可以醉晕蛟龙水兽,使屈大夫的尸体免遭伤害。没想到果真如此,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抽了它的筋,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上、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七窍上,有的还用雄黄酒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他们。

后来人们又想出用粽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粽子”。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屈原投江殉难这一天,楚国人民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还要到江上划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

屈原的死与五月初五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甚至使端午节成为中国诗人自己的节日,这不仅与屈原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无私的品格有关,可能还与他本身就是一位具有原创性、思想性、文学性的伟大诗人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

他的诗歌《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即楚辞。因其中以《离骚》最为著名,所以也叫“骚体诗”。

屈原创造的骚体,统一了时代的节奏与文字上的辞令,为五七言开辟了以三字节奏为主的诗歌道路,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的讲究文采、崇高华美的流派,都可以在屈原这里找到思想和艺术的根源。

民间插艾、挂菖蒲是为了消灾避害

宋代杨无咎的《齐天乐·端午》的记述就十分传神:“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沉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在这首词里,作者以纪实的笔法,既巧妙地抒发了端午节时内心的惆怅和思绪的繁杂,又恰到好处地再现了端午时节民间社会的习俗和风物。词中所说的“菖蒲”、“艾虎”以及饮酒、诵读离骚和佩戴香包等,都是端午时节流行的习俗。其中角黍就是粽子;菖蒲是一种木生草本植物,其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是端午节前后民间必备的物品。

五月在中国民间被称为“恶月”,百病滋生,危害生命,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似乎行之有效的消灾避害的办法。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悬菖蒲作为重要内容。家家洒扫门庭,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或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配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既装饰了身体,增添了艳丽,又能驱除瘴疠,有利健康。

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苏辙就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的诗文记述。而“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中的艾虎同样具有镇祟辟邪,保佑安宁的寓意。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炙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材。因此许多地方都有端午采药的传统。

在湖北的监利,“端午,采百草,悬艾于户”,同样湖北的英山也于“日午,采百草以为药物”。端午采药的习俗甚至传到越南等中国周边的国家。如越南端午节时就有采药的活动,而且以为采药应从正午开始,他们相信“这时采草药,药效最高”。《本草经》就有类似的记载:“菖蒲,味辛温。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由此可见,民间端午插艾挂菖蒲的习俗并非单纯的仪式,本身还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来源:信息时报

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服QQ:
  • 点击QQ交谈
  • 点击QQ交谈
转告
      转告至:
      手机版进入

  • 请在微信扫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