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
心理专家:避免扫墓伤心过度,网上祭扫有益健康
2017/3/30 -
春分节气吃什么更健康
2017/3/20
春分时节最值得一吃的就是韭菜,韭菜中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其他常吃的蔬菜相比,并没有特别,但韭菜中的膳食纤维丰富。膳食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预防便秘和肠癌。
-
二十四节气表
2017/3/20 -
春分竖蛋
2017/3/20 -
春风
2017/3/20 -
追思:环球同此凉热
2017/3/16 -
清明节文化:慎终追远 清明永驻
2017/3/16 -
清明节文化:祭祖寻根 迎春健身
2017/3/16 -
踏青:拥抱和谐自然
2017/3/14 -
感恩:寄予无尽情感
2017/3/14
轻轻拭去墓碑上的轻尘,献上一束淡雅的小花,不必刻意供奉奢华的祭品,或许,仅仅是陪在逝去的亲人身边,默默祈福、追思往事、倾吐心声,留住珍藏在心的那份感恩,已经足够。无论是祭奠祖先,还是缅怀先贤,



除传统祭扫方式外,现在有很多新式的文明祭扫方法。吴一帆介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网上灵堂、网上祭扫等方式比较有益健康。除了节省体力,网祭也是一种相对柔缓的情绪表达方式,回避了祭扫现场可能出现情绪过度激动的“情绪场”,虽然并非专业治疗手段,但也有利于情绪转化。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c
春分竖蛋,也称春分立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的“竖蛋游戏”,这个中国习俗也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4000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以此庆贺春天的来临,“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流传至今。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休言冬后萧条景,温暖春风送绿来。——余亚飞《初春》
唐·元稹《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踆踜仰快,雄猷俯慙雌甲,春风细柳拊大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人追思逝者的重要节日。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或祭奠逝者,或与鬼神相关的特殊日子,虽然形式各异、习俗不一,表达出的,却同样是人们对生与死的理 解与追问。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存在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和民族之中,经历千百年世变沧桑而历久弥新,至今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它为何具有经久不衰的无穷魅力呢?因为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
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在古代,清明节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赏春、插柳戴柳、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传承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清明节的主要礼仪习俗有以下几种。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诗,道出的是人们郊游踏春、融入自然的轻松惬意。清明时节,万物更新、春意盎然,千百年来,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刻相约出游,享受春服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