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永念母亲 恒继家风
  查看图片
曹月琴
1945-06-25 ~ 2025-06-21
 
到访:3104  墓地祭奠:64   留言:3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母亲的脸面
乡乐土  2025/8/4 17:53:00  浏览:42

    不要脸,是儿时农村骂人的一句狠话。
    从小母亲就教导我们,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一定要做一个有教养有品德要脸面的人。要求我们做人要有志气,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爱”,坑蒙拐骗的事坚决不能干,要孝敬老人,对长辈要有礼貌,不要看不起穷人,要讲社会公德,要学雷锋做好事......也就是说,做人一定要顾脸要脸长脸。
    母亲也是个注重外观形象的人,打我记事起,她总是将头脸收拾得干干净净,因我父在外工作的缘故,衣服比其他村民穿得要洋气些,出出进进很是风光。但却在20多岁生下我后,右侧脸得了“脸面神经痹麻”,饭渣粘在右嘴角不自知,天阴下雨就会不舒服。因当时生活条件差,未得到及时治疗最后就再也看不好,等于这个病伴随了她一辈子,也因此落下了对我父及祖父母的抱怨。
    一个非常要脸面的人,一侧脸却得了“面瘫”,心情可想而知。后来就常与我父及我们念叨,等她死了,看能不能让医疗机构采取什么办法好好研究研究她的脸,摸索出点门道,让今后得了“面瘫”的人能治好,为党做点最后的贡献,也就算死得其所,也不枉是党的人了,于是便与我父亲开始到处找医院,打听遗体捐赠事宜。2017年72岁身体出了状况后,便与我父立下遗嘱,一是死后遗体捐献国家搞科研;二是不许子女穿白戴孝搞仪式;三是骨灰分撒安王村父母、黄场村我们李家祖坟等处,以还祖恩。摔跤骨折瘫痪一年半后的2025年3月,我们按她的愿望找到西安碑林区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捐赠登记。对于她的作法,舅姨等重要亲属,有的理解,但大多不支持。可母亲在他们家是说一不二的人,大家也都尊重她,即使不理解也就没奈何了。给母亲办理登记的当月,小妹也给自己登记了。小妹登记的初衷,并没有母亲的境界,是要给她的女儿减轻负担,因为她见多了太多繁琐、铺排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安葬方式,当事人随俗劳神费事却无能为力,而遗体捐献不同,不但给孩子省心省事,还能造福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母亲叫曹月琴,1945年6月生于华阴市夫水镇,1959年三峡建库移民时,举家移民到蒲城县坡头乡。 她为长姊,下有6兄弟。1963年18岁时嫁到同乡我们李家,时父亲在周至县地质队工作,算是嫁给了一个吃公家饭的人,很是满意。母亲种过地,当过赤脚医生,任过大队医疗站站长,1978年33岁时先于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随我父农转非到周至县城生活,后又迁居西安至今,先后在父亲单位的小卖部当过售货员,集体企业里干过保管员等。
    性格泼辣大胆,处事雷厉风行;心地宽广无私,为人光明磊落;自幼争强好胜,不赢不甘罢休;是非美丑分明,坚持原则公理;与人为仁向善,怜贫惜苦身受——这就是我的母亲。黄场村的土地上,洒下了她抢干农活的汗水;联兴大队巡回演出革命样板戏的舞台上空,飘荡着她洪亮的歌声;坡头公社超生户的炕头,留下了她语重心长的规劝;物化探队小卖部的柜台上,树起了她热情服务顾客的口碑……。曾记多少个夜晚,门被敲响,她一股碌爬起来背起药箱就去给村民看病、接生;曾记多少个困难的年份里,她将馍送给乞丐或干脆把乞丐领进家与我们一同围桌吃饭;曾记多少个家长里短中,她进路家门出李家院说和调解……。在我们眼里,她一向尊仁义而行善举,崇礼节而讲文明,明大义而守原理。而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她,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孙子外孙的儿童时代,是在她和父亲手中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父亲的种种不愉快,她都能在谈笑间化解;她常为不能在我外祖父母面前全孝而唏嘘;常为我的舅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操心费神,甚至为谁家又起了矛盾夜不成寐。曾记多少次,得到外家的什么消息后,她骑自行车火急火燎地夺门而去;曾记多少次,她与我舅在我家的自留地里挥汗如雨;曾记多少次,她去兴镇车站接送我远在周至工作的父亲;曾记多少次,在睡梦中被她与父亲徐徐如风的谈话吵醒……。而在我们兄妹许多个生病的日子里,是她陪伴在我们身边;在许多个迷茫的时候,是她和父亲给了我们鼓舞和力量;在许多个难决的事情面前,是她和父亲给我们出主意想办法……。
    母亲性格虽然要强,但却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生活非常节俭,想别人多想自己少,一辈子不愿麻烦人。嫁两个女儿均不收男方一分彩礼。上街轻易不下馆子,饿着肚子也要回家做吃。购衣只图合体便宜,上百元的衣服找不出几件。母亲十分感恩党和新社会,我让他们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吃呀玩呀尽着退休工资花,不要想着给子女留,甚至以“花不完的钱我们将全部捐赠社会”相要挟,他们却不为所动,还总要过节衣缩食的生活,抠元掐角地攒钱,资助子女购房,资助孙子女上学等等。我让他们70岁后就来与我们生活可得照顾,他们不肯,就是2023年8月母亲瘫痪在床了,也不让已退休的妻子辞职回家照顾。
    母亲最大的遗憾是一辈子当了个“家庭妇女”。她一生以吴桂贤为榜样,苦于相夫教子,能去石家庄火车站当售票员没有去成,跑小生意经常有家事牵绊未能做大。因父亲是“外头人”,家事主要由她料理,养育我们兄妹三人自不必说,先后照顾和抬埋了我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四位老人,主持翻盖了两次房。也常为娘家操心并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资助,帮助父母为六个兄弟逐一成家,针对生活上的小矛盾经常协商调解、论是断非、纠偏扶正,俨然出嫁不卸责。干赤脚医生及大队医疗站站长期间,因为成绩突出,多次被大队、公社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陕西地矿局物化探队从事集体工期间,作为职工家属党员代表出席了物化探队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
    母亲的脸虽然一生都没有治好,但却用一生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该有的品质、该有的脸面。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2条)
  • 这篇文章本是发给红十字会西安交大遗体捐赠中心作宣传母亲事迹用的,但被父亲批得一文不值,说“帮助父母为六个兄弟逐一成家”言过其实,说成家是多大的事,凭咱们帮那么一点还能算帮?让我舅他们知道了不好。细往这个方向琢磨倒是有那么一点意思,可从母亲对娘家操心费神的种种事情上(比如六兄弟结婚每人都要拿出100元资助,大舅结婚时,父亲一个月工资才40元左右),我认为并没有言过其实。
    乡乐土 发表于2025/8/5 16:24:52
  • 8月3日晚母亲的灵魂定是回来了,睡在了我和妻子之间。因为我梦见母亲与我们在准备年饭,大约夜深了吧,母亲跟父亲还要去厨房,我说今天就到此就都睡了吧,便拉母亲去我们房间,母亲没有推辞跟着来了,妻子诡秘地在向我和母亲笑。
    乡乐土 发表于2025/8/5 16:08:11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