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小斑马永远的家
 
陈慈安
1965 ~ 1997
  陈微
1990 ~ 2025
 
到访:8576  墓地祭奠:8   留言:0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念你12
littletail gao  2025/7/23 12:08:00  浏览:42

亲爱的微微,今天是你离线的第12天,确切地说,应该是第68天。
相比于“离开”,我感觉离线这个词可能更确切,就好比是意识与身体脱机。离线后,你可能在新的领域继续思考、探索、升级,只不过我们无法及时地沟通和交互。感觉有点像我之前给你录17岁的礼物时说的,我们各自在努力攀爬自己的那座山,走命运里要历经的那条路,等到合适的时间我们再相逢。宝贝有点伤感,对吗?但是,也有希望。

前天,豚哥哥喜欢的那个女孩联系我了,历经四个月基本算是康复,在家疗养,替她欣慰之余,也有些难过,别人牵挂的女孩安康常在,我牵挂的女孩要是也有这样的幸运该有多好...

昨晚在读关于哀伤处理的专刊文章,边看边哭,泪眼朦胧得都快看不清字。在试着了解、学习如何去应对这些生命之重,让自己尽量拥有一颗大心脏的时候,我也在学着理解你,理解你过去的经历和感受。宝贝,你的丧亲之痛,这么多年应该都没有被好好疗愈过吧。之前你总说,我没有经历过,没法理解你,无法感同身受,对此我确实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那个自我尚未形成,情感缺乏锚点的年纪,你要应对的哀伤、恐慌、困难一定甚于成年许多倍,如果那个时候有好的哀伤辅导,有人倾听、抚慰、陪伴你,你是不是就不用受这么久的折磨,可以更好地自洽、自愈、自融?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疗愈哀伤靠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一个理解你的人”。
宝贝,在尝试自我疗愈的过程里,我又多了一些对你的了解和心疼。

我跟Eryndra说,从你离线后,心里好像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住着不舍、遗憾、哀伤,另一个房间用于应对正常的生活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其他角色。
对哀伤的适应不是在那个房间待够后就把它摧毁、埋藏,而是慢慢学会在两个房间里自由来去,灵活地选择自己可以在哪里、待多久。一如你保留了童年和妈妈生活的那座小阁楼,时不时回去待一阵。
要平稳顺利地在两个房间中穿行、停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住着悲伤的那个房间,一开始可能不太可控,低落的情绪可能时不时会跑出来偷袭,在毫无准备的时刻,在不合时宜的场景,将人击中、裹挟,可我也能在这样的偷袭中,与你反复相见、相思、相望,甚至是无声的相谈,而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亲密呢?
宝贝,我希望自己早日习得这种能力,让你在两个房间都常驻。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