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刘守仁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刘守仁
1905-02-16 ~ 1976-08-27
 
到访:7582  墓地祭奠:5   留言:16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姓名:刘守仁
出生:1905-02-16
逝世:1976-08-27
祖籍:唐山
宗教:无
职业:军人

    刘守仁烈士,原洛阳军分区司令员。1905年2月16日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原名李玉玺,后取名李存仁,字子信。1937年10月,曾由赵玉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赵玉清同志保持单线联系。其后因组织被破坏,与党失去了联系。1938年6月在冀东暴动时入伍,1940年7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6日,我党发动冀东暴动,刘守仁在川林拉起的一支抗日队伍,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独立大队,刘守仁任该抗联独立大队大队长。从此,刘守仁又找到了党。刘守仁随即率领独立大队400余人北上,由坨子头西山口越过铁路,于7月10日凌晨到达田庄子,同第五总队会合。当天,抗日联军的大队人马兵临安各庄伪警察所,迫使伪警察所所长率部起义。几天后,独立大队又在刘守仁率领下,配合第五总队攻克张各庄伪警察所,缴获全部武器弹药,初步武装了自己。
    1939年,我党在冀东路南地区(指北平至奉天的铁路以南地区,路南为平原游击区,驻有敌人重兵,路北山区为我军根据地。)成立了路南办事处。1939年10月,刘守仁出任处于秘密状态的冀东路南办事处副主任。
    1942年党为在路南游击区迅速打开局面,命他出任四总区副区长,并负责该区的军事工作(当时,四总区下辖滦县、乐亭、丰润、昌黎四个县)。其时,刘守仁多次要求下连队任职。当年5月,经上级批准,他仍任四总区副区长并兼冀东路南地区第一区队(简称路南一区队)三连连长。不久,他主动辞去副区长一职,只当连长,一门心思从事军事工作。
    1943年7月,刘守仁率部发起大庄河攻坚战,毙敌30余名,生俘伪军80多名。
    1944年3月20日,刘守仁被任命为路南一区队副区队长。任职不久,刘守仁便亲自组织了孙家坊子伏击战。在敌强我弱(敌500余人对我300多人)的情况下,刘守仁制定了“以少胜多出奇兵,打个设伏突击战”的作战方案,全歼该敌。
    1944年夏秋之交,刘守仁指挥部队在小庄附近摆下了口袋阵,隐蔽待机、张网以待。全歼了敌人,计有日军100多人、伪军200余人,缴获了全部武器装备。
    1944年12月22日,在刘守仁同志的率领下,一区队打响了刘石各庄战斗。以里应外合的战法,以我军参战不足400人的兵力,全歼伪绥靖第三集团第五团全部,俘伪团副吴荣勋中校以下1000余人,缴获大批物资装备,装满了140多辆大车。刘石各庄大捷一时轰动路南。
    在两年时间里,他先后组织了大庄河攻坚战,孙家坊子伏击战、井离庄伏击战、魏各庄伏击战、小庄伏击战、赵祁庄伏击战、六虎头伏击战,安各庄反包围战、和尚坨反包围战,还取得了智取刘石各庄据点的胜利。我军所取得的这一个又一个大小30余次战斗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刘守仁同志的指挥才能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1945年1月初,一区队改编为李运昌任司令员的八路军冀东军区第十四团。该团由十七军分区副司令员张鹤鸣兼任团长(一直未到任,实由副团长代理团长),赵靖远任团政委,刘守仁任副团长主持全团工作,朱孜敬任团参谋长。
    2月7日,趁敌立足未稳,刘守仁抓住战机,在倴城东北的高泡村设伏,激战两小时,将300余名伪蒙骑兵击溃。仅隔一日,刘守仁又率部在倴城以南李方各庄、高庙、新庄子一线,伏击由倴城出扰的300余名伪蒙骑兵。经两小时激战,歼敌过半,毙俘战马百余匹,仅小泉和雄少佐率残部逃亡。
    1945年3月9日,刘守仁率十四团一部,由我方内线策应,夜袭滦县城南田疃据点,全歼伪绥靖工兵第三团两个营,毙敌多人,俘敌340余人,缴获了全部武器弹药。
    4月19日拂晓,日军纠集伪蒙骑兵部队和当地伪军共计5000余人,集中优势兵力向我军疯狂反扑,发起了对路南地区的新一轮扫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为保存我军有生力量,十四团在特务连一、二排的掩护下突出重围。在突围战斗中,我军担负掩护任务的特务连66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次日,刘守仁挥泪率领团直一部和一、三两个连的兵力在潘庄、宋各庄设伏,截击由倴城而来的扫荡之敌。全体指战员同仇敌忾、英勇奋战、一鼓作气,以不死一人的极小代价,歼敌140余人。从而粉碎了敌人扫荡路南的第一期作战计划。
    6月11日,刘守仁指挥十四团主力在张狼窝、港北、小集、东小营一带设伏,十四团在滦卢支队、滦西县大队、三个区中队队、五个区小队的协同下,与从倴城出扰的伪蒙骑兵800多人激战一日,日本少佐军官1人、尉官3人被逼自杀。在日本军官自杀前,开枪打死了十余名伪蒙军官。此仗歼敌600余名,缴获战马380余匹,打死打伤战马300余匹,缴获“三八式”马枪(俗称马三八)500多支、马刀510多把、轻重机枪40挺、一四式骑炮6门及其全部武器装备,仅有大约20名敌人用了马腹藏身的绝技而脱逃。
    7月21日,十四团又在刘守仁的率领下,将日军山田少佐率领的驻扎爽坨的“铁血部队”伪蒙骑兵280余人,包围于老王庄子。激战五小时,击毙山田少佐、板垣大尉、赤尾宫少尉,全歼“铁血部队”伪蒙骑兵,俘虏伪满骑兵26名,缴获重机枪2挺,“一四式”骑炮1门,轻机枪9挺,掷弹筒8具,手枪20支,马“三八”90多支,马刀200多把,子弹3000余发。我军大获全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遵照党指示,冀东军区抽调部分主力部队组成一个旅,原本由肖全富同志任旅长、刘守仁任副旅长,准备随林彪带领的十万大军进入东北。但当地日军不向我军投降,8月19日刘守仁率十四团主力组织了帅甲河战斗。经激战,迫使整个列车的日军缴械投降,刘守仁却不幸身负重伤,并因伤未能率队奔赴东北。。
    刘守仁伤口尚未痊愈就奉命组建冀东军区第四十八团(又称第十三军分区警备团)。因该团刚组建,全团800余人中有武器的却只有500余人。12月12日拂晓,敌人出动两个营1000多人,在炮火的掩护下直扑我岩山、小山阵地。刘守仁巧妙布阵,先以小股部队用猛烈的交叉火力将敌击退。与此同时,率领团主力秘密运动到三里庄,趁敌人刚刚撤离火线、来不及调整部署、陷于慌乱之机,从正面和侧翼突袭敌人。只半个小时就歼敌百余人,余敌溃败。12月18日、19日和26日上午,刘守仁多次率四十八团主力采用设伏歼敌、正面阻击、侧翼突袭、打敌要害等战法,取得歼敌120多人、击毙两名美国军事顾问及多名随员的战果。四十八团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共计与敌人打了7仗,仗仗获胜,胜利完成了护堤任务。
    1947年1月,刘守仁凭直觉感到军分区机关可能要出事,遂立即收拢部队,当听到前店子方向传来激战枪声后,立即率领部队强行军赶赴战场,从强敌包围中救出分区机关。同年7月,刘守仁升任冀东军区第十七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四十八团团长。
    为配合辽沈战役,1947年9、10两个月,四十八团在刘守仁的率领下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化零为整,四处出击,歼敌千余名,缴获重机枪2两挺、六○炮3门、轻机枪33挺、长短枪300余支。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冀东军区给该团记大功一次,四十八团打出了一个“大功团”的光荣称号。
    1948年大军南下,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补训师副师长、师长,广西武鸣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正师级),洛阳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刘守仁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因战伤复发退了下来,1960年正式离休。
    1976年8月27日,刘守仁因病逝世于郑州,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安葬于洛阳烈士陵园。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