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贾宝增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贾宝增
1924-04-28 ~ 2001-10-27
 
到访:13993  墓地祭奠:102   留言:17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姓名:贾宝增
出生:1924-04-28
逝世:2001-10-27
祖籍:山东莱州
宗教:无
职业:军人、地方基层干部

      【人物概述】贾宝增(1924—2001),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军人、地方基层干部。16岁参军,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战士,八路军胶东军区、解放军第九纵队、解放军和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部通信连通信员、班长、排长、连长,高密县井沟乡党总支书记、乡长,呼家庄公社人委、贫协副主任等职。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国家建设,屡建功勋。   
      【儿童时期】1924年4月28日(农历3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镇贾家村。儿童时期,家境贫寒,忙于与父母兄妹一起务农为生,未能接受正规教育。后来,父亲外出谋生,二哥参军,遂产生参军想法。
      【军人生涯】1940年4月参军,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某团二营六连战士;1940年9月,成为八路军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三营九连战士;1941年10月,成为五旅政治部通信员;1942年1月,成为五旅司令部通信连通信员;1943年1月,成为胶东军区司令部通信连通信员;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1月,始任胶东军区司令部通信连某班副班长;1947年2月,始任解放军第九纵队司令部通信连某班班长;1947年7月,始任第九纵队司令部通信连某排副排长;1948年2月,始任第九纵队司令部通信连某排排长;1949年2月,始任解放军第九兵团司令部通信连某排排长;1949年10月,始任第九兵团司令部通信连副连长;1951年9月,始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部通信连连长。在部队工作期间,曾借业余时间学习汉语和朝鲜语语言文化。
      作为军人,先后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过多个重大战役,执行过各种战斗和通信任务,勇敢机智,多次身负重伤,死里逃生,屡立战功。入伍不久,作为战士,在没有来得及接受正规训练的情况下参加了多次战斗。其中,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冲锋在前,勇猛作战,不幸被一颗子弹打穿右手腕,却带着重伤不下火线,一直顽强战斗到因流血过多而昏迷过去,自此成了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后来,作为通信员,曾冒着敌人的炮火,乘吉普车执行通讯任务,途中因车子中弹起火,被严重烧伤,却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通信任务。
      【地方工作】1954年11月,从部队转业,始任高密县井沟镇党委组织委员;1956年1月,始任高密县城关区副区长;1957年1月,始任高密县井沟乡党总支书记;1958年1月,始任高密县井沟乡乡长;1960年8月,始任高密县呼家庄公社人委副主任;1964年12月,始任呼家庄公社贫协副主任,跨越“文化大革命”,直至离休。在地方工作期间,坚持语言文化和政治学习,曾进入昌潍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学习,并于1960年7月毕业。
      历经多个阶段的国家建设,领导指挥了若干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项目。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呕心沥血,业绩突出。其中,针对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相关干部和群众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找出问题原因,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系统决策和付诸实施。一次,在领导和指挥一个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时遇到难题,除了与同事和技术人员讨论外,还独自一人彻夜不眠,一边吸烟一边冥思苦想,竟抽裂了烟斗杆子,终于创造性地构思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最后省时省力地完成了工程。
      【离休生活】1977年6月离休,返回老家莱州市郭家店镇,在前疃村承担了手工艺品制作等若干乡村经济管理工作,为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1年10月27日(农历9月11日)因病在莱州市人民医院去世,葬于郭家店镇前疃村墓地。
      【家庭情况】父亲贾洪集,农民;母亲贾李氏,农民。大哥贾宝先,农民;二哥贾宝月,军人、工人;妹妹贾淑香,农民。岳父吕福臻(福进),农民;岳母满明志,农民、商人。妻子吕芝英,乡村医生。儿子贾正传,教师、科技工作者;女儿贾秀芝,职员、企业经营者。
      【荣誉评价】作为军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四等功2次,获得朝鲜政府颁发的军功奖章1枚及相应的证书1本;被上级看作最得力的部下,被战友视为最亲密的伙伴,被部下看作最有威信的指挥员。作为地方基层干部,领导完成了若干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项目;被上级看作最值得信任的属下,被同事看作最值得合作的同志,被群众视为最值得拥护和爱戴的领导,被后辈当作“永远的爸爸”、“英雄”、“最可爱的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