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感谢大家的到来,送家父最后一程!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敬爱的父亲修利仁。公元2025年10月13日下午1点43分,家父因病治疗无效,走完了他九十一载平凡而不平淡的人生,与我们天人永隔。
      父亲的一生,是蒙先辈托举、奋力向上的一生。他的祖父是乡间教书先生,每日背负他往返十余里山路授课,父亲自幼便在书声中熟记四书五经。他的祖父临终前,将他托付给他的姑妈,叮嘱务必供其求学。父亲的成长里,亦传承父辈的底色。生父曾当过红军,后回归乡野,我的父亲年幼时跟着生父下地,生父用勤劳朴实教会他踏实肯干;他也曾过继给三叔父,一位红军烈士,这份特殊的身份让他懂得责任与坚韧。1954年考入上海外语学院俄语系,1955年复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五年制)。1961年毕业后,他奔赴云南广播电台,以电波记录边疆岁月。他曾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随军记者深入前线,曾受派赴柬埔寨支教,也曾随周恩来、陈毅、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参与外事接待。上世纪八十年代回闽后,他牵头筹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龙岩记者站并任站长,常年奔走基层,恪守“新闻要沾泥土味”的信条,写下诸多纪实报道。
       父亲的一生,更是以责任、温情守护家庭的一生。他对长辈孝亲敬长,用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对子女言传身教,以谦和品格与坚韧意志为我们树立人生标杆。晚年,他又将精力投入修氏家族族谱的修订与宗祠的修建,悉心关注家族子孙的学业成长,用点滴付出凝聚家族温情。
       如今父亲虽已远去,但他伏案写作的背影、耳畔温暖的叮嘱,还有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谦和与慈爱,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我们定会带着他的期望好好生活,将他的品格与精神代代相传,不负养育之恩。
      敬爱的父亲,您辛苦了!愿您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只有安宁。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的儿孙们,都深深地爱着您!
       安息吧,父亲!
                                       孝子:修 帆
                                    2025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