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一生中最亲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回家的高铁上,思绪万千,无数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闪过,有的发生在我仅仅几岁甚至还未开始懂事的时候,但却无比清晰。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把思念转到文字的,大概是姥姥最后这几年记忆力大幅衰退,我怕几十年后轮到我老去甚至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忘记她。从她突然脑梗到现在,已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慢慢接受这个事实,87岁也算是高龄了,也是算长寿了吧。
从我出生开始,到七八岁之前,姥姥陪我度过了人生中的大半。我刚出生的时候,全身发黄(后来复盘说是可能我妈怀我的时候橘子吃太多了)当时大夫检查了一通说是不治之症,劝放弃。姥姥很坚定地把我裹回了家说一定要养我,可以说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生命里便没有姥爷这个名词,所以对这个称谓我的感知少之又少。第一次对所谓的姥爷有印象,大概是长大以后他病重才去看过一次。小时候我也不去多问,因为我知道这是大人的事儿。我只知道是我姥把我妈我姨和两个舅舅从很艰苦贫困的环境中拉扯到大,非常的不容易。当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以后,她又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作为家里年轻这一辈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男孩,不得不承认姥姥对我都是偏爱的,或许是因为我是第一个小孩,承载了很多的缘故。但其实我们这一代的东北孩子,并不存在什么重男轻女,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被视若珍宝的我们都会享受到家庭中全部的爱。姥姥一生节俭,就算后来大家的条件都好起来了,姥姥也没有好好享受过也不愿意享受物质上的东西。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洗东西从来都用很小很小的水流,小的时候我会受到她的影响,也会节约。但是长大以后,扪心自问,这方面做得很差,喝饮料经常剩半瓶半瓶的扔,每每想到这都非常愧疚。后来我很想让她出去再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可是她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远行了。除了我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一起去过海南和北京,她就再也没有远行过。
要说姥姥对我的爱,我觉得不是溺爱,是一种很正向的爱。对于数字的启蒙是她带我去学校操场上用木棍在沙土上写出来的,对于视频音频的启蒙是一遍遍的看还珠格格开始的,对于做人的启蒙是看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己感受的。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和她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很远的市场买菜,然后背着对于我那个年纪真的很沉的东西回来。小时候和我姨或者舅舅们出去的时候,经常喊走路累,总想打车,当然他们都惯着我,尽管那时候大家条件都很一般。但和我姥姥在一起的时候,很奇怪的是我好像从没说过要坐车,只是一味的走,但却好开心。之后每次从姥姥家回自己家,我都不想回,我只想和她待在一起。印象最深的一次雨夜,快开学了,我妈把我骗上车说姥姥也一起来,最后得知被骗的我哭的撕心裂肺。
虽然姥姥的一生都很苦,一个人惯了,没有社交,也不会用手机,有的时候我会想漫漫的日子她是怎么度过的一天又一天。她其实是与这个世界有些脱节的,回去每次看她,能聊的话题也就是我小时候的事儿。但她却是很幸福的,因为她培养出了四个特别孝顺的孩子。生老病死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大家肯定都很难过。毕竟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其实她是一个脾气性格都有些古怪的人,尤其是最后这几年,大概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有不好的经历。可是她的孩子们却无条件的包容她,他们已经无法再做得更好了。但是我觉得自己这几年做得很差,我会厌恶自己为什么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工作,没有多陪陪她。前两年有一段时间她谁也不信任,谁也不给谁开门,只有我回去的时候可以把门喊开。可能是意识到自己会越来越糊涂了,那一年她把藏在床垫下和衣柜里好几处地方的现金还有存单都拿出来都给了我,我知道自己没法推脱,只能骗她存单只能自己去取,只拿走了那几万块钱的现金,那些钱在我手里觉得无比的沉重,和她说等身体不好需要看病的时候,我再给她。那时候我有了真切的感触,我可能是她这辈子最信任的人,她愿意把一切都给我,这20多年来从未变过。随后姥姥这几年的记忆力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过年的时候问我一句话,过半分钟再问一次,过一分钟再问一次,我有点烦躁,也不想去面对,不敢想象也无法接受她已经这么糊涂了。
也许很多人都会选择暂时离开生我们养我们的那片土地,可是不管人漂得多远,我们的灵魂永远在家。当我们这一代孩子也要逐渐面对长辈们的离世,是必经的离别,是永远的怀念,遗憾和痛苦都是要面对的。真的要珍惜和家里长辈每一次的见面,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是最后一面,逝去的亲人用离去教给我们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
感谢我的姥姥让我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我会好好生活,替她去多看看这个世界,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和她再见面的时候,可以把故事讲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