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亲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送别我们最敬爱的父亲。此刻,我的内心充满不舍与悲痛,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父亲生于1936年12月,古浪县土门镇那个个体手工业家庭,曾是书香门第,曾祖父晏铎作为秀才,书画之名远扬古浪。然而,家道中落,命运的重担早早压在了这个家庭身上。在那个战火纷飞、缺衣少粮的年代,作为独生子的父亲,十二岁便不得不去地主家打工,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艰辛。1949年河西走廊解放,虽分得了土地,可土门集镇土地有限,温饱也仅能勉强维持。
1956年,父亲与母亲喜结连理,两个饱受生活磨难的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大姐出生后,三年大饥荒接踵而至,生活更是难上加难。随着爷爷奶奶的离世,父亲独自挑起了家庭的大梁。他虽目不识丁,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一米八的魁梧身躯里,藏着对家庭无尽的爱与责任。他吃苦耐劳,精通各种农活,用自己的双手,竭尽全力为我们创造生活的条件。
后来,二姐、哥哥和我相继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与希望,却也让本就艰难的生活愈发沉重。因为家境贫寒,大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二姐成绩优异,却因家庭缺劳动力,不得不中断学业,这成了父母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值得欣慰的是,哥哥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在玉门油田工作,让家庭的境况逐渐好转。在家人的支持与鼓励下,我也有幸走进甘肃政法大学读书。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繁荣强盛,我们家境逐渐好转,我们姐弟四人相继成家,都能够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孙子孙女承欢膝下,父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可是幸福的日子总是觉得很短暂,十二年前,母亲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们。
母亲的离世,让父亲的世界仿佛失去了一半的色彩。他变得孤单、寂寞又无助。我们姐弟四人在母亲灵前郑重承诺,要好好照顾父亲。此后,二姐和哥哥将父亲接到新疆悉心照料三年,大姐又接父亲回老家精心照顾。六年前,我们商量后,把父亲接到金昌。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亲在我们身边,健康舒心地生活,是我们姐弟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们心安的寄托。
如今,父亲无疾而终,享年九十岁,平静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我想,他是带着对我们的牵挂与不舍,也是带着对与母亲相聚的期盼,去往了另一个世界。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平凡伟大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坚韧与勤劳,为我们遮风挡雨;用无私的爱,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父亲,您放心地走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不会忘记您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我们姐弟四人会相互扶持,好好生活,让您在天堂得以安息。您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最珍贵的回忆。
最后,我代表全家,向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父亲告别仪式的各位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家庭的关心与帮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