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和祖母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黄少清
1896 ~ 1968
  黄梁氏
1900 ~ 1957
 
到访:5104  墓地祭奠:0   留言: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纪念文章

读伯父黄大淮《我的回忆》有感
龚营松籽  2025/4/3 16:55:00  浏览:21

             历经磨难丹心不变  光明磊落正气浩然
                  —— 读伯父黄大淮《我的回忆》有感
   我的伯父黄大淮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八个年头了。去年底,堂弟捎来伯父《我的回忆》手稿传抄件让我帮助整理成电子版,以供保存和方便大家阅读。我欣然接受了这一家族要事,荣幸的率先拜读。过去,只是从父辈们那里零星的听到一些有关伯父的生平轶事,有些浅表认识。这次完整的看完了《我的回忆》手抄件,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深深地感受到伯父的一生确实不易,他一生所坚持的百折不挠的追求正义和真理的精神;他所经历和忍受的艰难坎坷和内心痛苦;他所具备的廉洁奉公和刚正不阿的青松品质,都是我们这一辈们难以承受和企及的。
   伯父晚年所写的《我的回忆》朴实无华,没有修饰,没有刻意遮掩,直抒本意。给我们晚辈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使我们从中可以清晰的得知家族起源和兴衰史;使我们较为全面的了解伯父的人生轨迹和奋斗史 。伯父幼年时的活泼好动,天资聪慧;少年时的学习勤奋,明知事理,对旧社会保长劣坤、地痞光棍的痛恨;青年时的抗日情怀和执着追求革命的闯劲;在部队学习工作时的拼劲和敬业精神;在身处逆境时,坚持正义,宁折不弯的倔劲;重新工作后的廉洁奉公,“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形像,这些都跃然纸上,沥沥在目,可歌可泣!《我的回忆》是一份难得的正统教育资料和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型宣传素材。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伯父这幅对联也是对自已风风雨雨一生的最好诠释。为了追求革命,千辛万苦,历经波折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后,孜孜不倦的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1949年初,伯父紧急受命为华北军政大学速编《华中、华南地理》一书,对部队营职以上干部熟悉南方地理知识,准备百万雄师过大江作出了自已的努力。文革中,伯父由于坚持真理,敢于同破坏人民军队,妄图毁我长城的邪恶势力作斗争,受到了无情打击和迫害;进学习班,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身心和身体都受到了严重催残。就是这样,伯父仍然没有动摇自已的信念,“总感到这是暂时现象”。平反昭雪后,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伯父更是加倍努力工作,“就是廉洁奉公,办事立求公道,眼睛向着群众;重大原则问题,严重脱离群众问题,坚决顶着,寸土必争,必要时公诸群众,用实际行动感谢党的大恩,用言行保持革命晚节”。这些峥峥之言,是伯父晚年所作所为的真实写照。伯父重新工作后,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全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在高歌猛进,但是,也伴生一些问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双轨制”衍生一些“官倒”腐败现象,国有资产流失,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有些党员干部信仰丢失,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有些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牟取个人和小圈子的私利。“位卑未敢忘忧国”,伯父这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抵制。伯父严以律已,对自已的亲朋好友从不开方便之门,秉公办事。也为此遭到亲朋好友的埋怨和不解。但是,伯父身为共产党人,严格实践了自已的入党誓言,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对得起生他养他的光州大地这块热土。我们作为晚辈的,对有这样一位光明磊落,正气浩然,才华横溢的伯父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们要传承他的正直善良,胸襟开阔,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伯父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奋勇向前! 
           回忆篇章诉衷情,力透纸背蕴意深;
           不计个人得与失,但愿神州永昌盛!               
                           
                   愚侄; 黄德强 敬上
                           2018.1.21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链接
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