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长山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先考:石长山
1953-03-07 ~ 2022-12-25
 
到访:6412  墓地祭奠:41   留言: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清明雨落,念父情长
林立  2025/4/2 17:42:00  浏览:13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又是一年清明至,微风轻拂,带着丝丝缕缕的哀愁,天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仿佛是天空也在为逝去的亲人落泪。站在父亲的墓前,望着碑上的名字,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双眼,那些与父亲共度的往昔岁月,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石长山,生于1953年3月7日,于2022年12月25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来自黑龙江集贤县,作为一名普通职工,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与担当。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忙碌的,他那瘦弱却坚强的脊梁,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一双勤劳的双手,为我们这个家遮风挡雨,养育我和姐姐健康成长。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但他从未向困难低头。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父亲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每天天不亮,他就出门工作,直到夜幕降临才疲惫地回到家。即便如此,他回家后还会帮着母亲做家务,辅导我们功课。夏日的夜晚,闷热无比,父亲一边为我们扇着扇子驱赶蚊虫,一边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作业;冬日的清晨,他总是早早起床,为我们准备热乎乎的早饭,然后送我们去上学。他的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父亲为人宽厚仁爱,善良本分,在乡里有口皆碑。他对待邻里总是真诚热情,谁家有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生病,急需用钱,父亲得知后,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积攒的钱借给了他们,还帮忙联系医院。他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善良,能帮别人一把是一把,不要计较得失。”他的这些教诲,像种子一样,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世。

在教育子女方面,父亲尤为重视。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便家里经济困难,也坚决供我和姐姐上学。他常说:“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改变命运。”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学习,他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却从不吝啬给我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和姐姐努力学习,最终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更注重品德的培养。他教导我们要自尊自强自立,要学会宽容,“只能别人负我,我不负人”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都盼着能让父亲享享清福,可病魔却无情地缠上了他。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依然牵挂着我们,关心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唯独没有考虑他自己。看着他被病痛折磨,我们却无能为力,那种痛苦和无奈至今仍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父亲最终还是走了,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醒来后父亲还能像往常一样,笑着对我说话,可这一切都只能成为回忆。

在这个特殊的清明,我带着无尽的思念来到父亲墓前。墓前的松柏郁郁葱葱,仿佛是父亲坚强精神的象征。我轻轻地献上一束鲜花,抚摸着墓碑,就好像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父亲身边。“爸爸,我来看您了,您在那边过得好吗?我真的好想您……”我喃喃自语,泪水止不住地流。我知道,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他的教诲,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我会永远铭记父亲的话,老老实实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我会照顾好母亲,让她安享晚年;我也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把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让他们明白善良、坚韧和担当的意义。我相信,父亲在另一个世界一定能看到我们的努力,他会为我们感到骄傲的。

清明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我的身上,却凉在我的心里。但我知道,父亲的爱从未离开,它如同这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都能坚强地走下去。爸爸,您安息吧,我永远爱您,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