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转眼间,父亲去世三周年到了。
这三年来,我们过得很恓惶很难熬,心常戚戚然,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突然成了没爸的孩子。常常涕泪满面,哀痛不已,真正体会到了啥叫撕心裂肺、痛断肝肠、痛失我爱。许多个夜晚,父亲都在我的梦中出现。他一如年轻时那样,不知疲倦地忙着,间或回头一暼时,满脸是笑。许多次南柯一梦,才惊觉父亲这次是真的不回来了。
父亲是个苦出身,心肠软,脾气倔,上进心强。他生于1945年,逝于2022年。7岁丧母,12岁顶替伯父到麟游煤矿工作,15岁顶替祖父去冯家山修水库,18岁执拗参军,成为了青海门源一名优秀的侦察兵。当兵的6年里,父亲非常努力,学文化练本领,勇挑重担,先后荣获连队三等奖嘉奖三次。非常不易。1969年,父亲光荣转业,作为好人好马上三线中的一员,进入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工作,期间因爱厂如家,勇于担当,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受到单位多次表彰。
父亲的童年少年是缺失父爱的。走街串巷的祖父常年不在家,没了祖母后父亲拉扯着小他两岁的叔叔艰难过活。可以想象,父亲的少年时期过得有多么艰难,即便这样,父亲也从没贪过别人任何东西。这就决定了他一心往外走的格局和志向。在部队,他继续学习文化,感受到了官兵一家亲,从内心深处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光辉论断。父亲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毛主席至死不渝,这为他为企忠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父亲晚年多次与我交流,询问关心企业的发展情况,工人的薪资水平,企业在国内外的处境等等。父亲对他的工厂,抱有朴素的“宝钛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主人翁思想。这是他们这代人永恒的信念。
父亲一生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帮全家人解决户口。他晚年每次谈起这事总会大笑,自豪孩子们被托举到了一个崭新平台,能有机会继续学习,见识外面的世界,提升格局和认知。父亲总是说,他一辈子与人为善,没骗过人没害过人,厚道正直,他的后辈儿孙肯定个个都会是好样的,都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父亲因为小时候吃了太多苦,所以他总是尽己所能不让我们吃苦。小时候,只要我们喊饿,父亲会立马停下手中活做饭,喂饱他的孩子们。他早年挨饿的经历太苦了,见不得我们挨饿。他此生既是工人又是农民,总是在完成好厂里工作后,积攒假期回家务农。他每次急匆匆回来,把一天当两天用,总是要把家里活全部安顿好完成了,才放心地蹬着他的28大梁自行车,花费2个多小时,冲向他为之奉献一生的工厂,去完成下一个任务。父亲说支持他日复一日这样做的,除了母亲,就是他的4个嗷嗷待哺或茁壮成长的孩儿们。
成为人母后,在每一个养育孩子的瞬间,在娃成长的跌坎里,在我开车回老家的车辙里,我一天比一天清晰地认识到,那个年代的父母,养育我姊妹四成才,耗费了多大的心力和心血!每每想起感激涕零,泪流满面。作为人子,我们花费在父母身上的心,比起自己的孩子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和渺小啊!我这个父亲的女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痛失父亲的日子里,一天比一天深刻地认识到,从一个懵懂婴儿,长大成才的过程中,那一步不是在靠父母的心血浇灌。镜子中那张酷似父母的脸时时在提醒着我,我哪能忘得了父亲养育的艰辛和不易啊!
父亲虽然不在了,可他的爱和深情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陪伴温暖着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后辈们的人生底气和力量源泉!父亲无私赤诚的期盼和疼爱,也将随着心底里的哀痛和深情永远陪伴我们,再由我们感悟传递给后辈儿孙。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义吧。
父亲去世后,他退休前所在单位——宝钛集团党委副书记携党委部门领导,动力公司、设计室等领导,及亲朋挚友等前来吊唁,对父亲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陷于极度悲痛中的我们送来了最大安慰。
我最亲爱的父亲,您的儿孙们将会永远怀念您爱着您。谨记您的教诲和恩德,好好生活,不负您的期望和嘱托。下一场梦里,我将对您再诉思念、依恋和彷徨。
张军利写于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