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缅怀父亲
?? 1943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日军占领长江南岸多地,重庆危急。父亲从西充入伍参加爱国抗日战争,先是到达湖北宜昌王家坝公社作战训练一年半时间。《中国国家地理》曾描写:“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期间中日双方激战王家坝等地,胜利保卫长江要塞,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1945年部队前往湖北宜昌接受日本投降,圆满完成受降任务,《新湖北日报》曾报道 “部队9月2日正式接收宜昌城,民众鸣鞭欢迎,均呼中国万岁。”战败日军9月18日在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受降,这是全国15个受降点中目前唯一对外开放的受降旧址。??
????之后父亲在行军途中负伤,与前方部队失去联系,走失后遇到老家乡邻,沿朝天门码头乘船,一路艰辛回到西充斯家店。
?? 父亲从军抗日的岁月,是爱国抗日历史的一个光辉片断,是融入民族存亡的一段凡人经历,炮火连天抗日,负伤走失归田,是父亲一段真实的人生写照!
????? 附记:父亲尚在时,我读军校放暑假,记得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响午,我坐在挨到水井那间屋门槛上,父亲坐在床边,我有意问起父亲当年当兵的经历,并用一张“贵烟”纸专门记录,搬迁多地,用心留存,时时念及,叹时间流逝!今贴于此,深表怀念!
???? ?时间: 民国32年(1943年)—37年(1948年)
????? 经历: 步兵、后勤炊事等
????? 行程:西充→湖北宜昌王家坝公社(离宜昌20里) 一年半时间→宜昌 接受日本投降 →河南新乡→河北weigui、张达虎(离北京30里)→山东临城、松八集(受伤)→安徽徐州、蚌埠(过黄河桥)→江苏南京→湖北汉口、沙市(在湖北 东县与部队走丢)→湖南→重庆→内江→西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