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杨重兴网上纪念馆
 
杨重兴
1941-06-24 ~ 2006-04-29
 
到访:7300  墓地祭奠:5   留言: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十六年后忆父亲
青杨  2022/3/24 17:22:00  浏览:155

???????????? 4    我的父亲是农民


??????? 父亲离开我已经十六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时刻闪现在我的耳畔眼前,十六年里常常想起他老人家,在过去那些不懂事不成熟又拮据的岁月里,我几乎没有尽到一个人子的孝心,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常常会想起他,如果现在他还健在,也八十高龄了,不知道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常常回忆起曾经的往昔岁月,在这个静夜里,又一幕幕浮现开来。

???????? 一?? 父亲突然离世
???? 
????????? 父亲的死是我一生的痛,一生的阴影,如果不是头年母亲得病突然离世后,他来城里看工地发生了意外,或许现在也好好的。那一年我操心他不会做饭,又不能时常回村照应,把他接下来寻了一个看工地的活儿,心想着他年事已高再不用种地了,至少我能隔三差五看见他一面,给他些日常用度,洗涮洗涮陪他说说话,或许他也能像大多数老人一样,有个安稳平静的晚年,唉,俱往矣!
?????? 很久以来,一直不敢去触摸那个黑色的日子,在我们三兄妹之间,也都成了忌讳的话题,每一次说起来都会绕开话题,不想去触碰。2006年的春天,我回村看望父亲,他又说起了今年可怎种地一类的话,是啊,母亲去年病故不在了,收秋也是我和哥哥们回去,众人一起收拾回来的,每个人都这么忙,大哥大嫂三个孩子都正在外地上学,个个力逼着要钱交学费,自己就种七十多亩地,一到秋上自顾不暇;二哥常年忙工作,忙生意,他从小就器官有毛病,从来不能干太多的重活;从小娇惯没受过苦的我,就没出过几天地干过活,况且自己家又开一个月饼摊子,还有两个孩子城里念书,八月农忙那些天我也正在打月饼忙销售。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六月的扇子一齐扇,每个人都是顾头顾不了尾,现在父亲一个人还有二十多亩地,委实一个人忙不过来,何况他早就是很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了!
????? 我回城不久后,正好教育小区搞修建,需要一个看工地的,老公给问好了情况后,我就迫不及待给老父亲打电话,父亲听着工资不错一下子就答应了,匆匆收拾了行李,当天来到了我家后,老公便带他去工地正式上了班。
??????? 哪知道工地没看一周,父亲因为本身有毛病,又加上连日半夜起来巡夜而严重休息不够,床头抽烟抽着就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晕了过去,是同屋的老头发现了他摔地上的动静后,把他扶起来拉扯上床,第二天,便被告知辞退了,电话是工地那边打给我老公的,我老公赶紧叫了我二哥,他俩相跟着上去把父亲接回来家。盯着父亲额头上昨晚夜半摔起的大包,还泛着淤青,我当时就心疼的抑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 也忘记他俩都忙啥去了,一中午吃饭只有我和父亲,跟两孩子。吃饭时父亲还遗憾这么好的“工作”弄丢了,又得回去重操旧业种地了,记得中途隔壁住的二姨舅过来还跟父亲说了一会话,午饭过后,父亲便拉了枕头在后炕睡下了,谁知这一睡,就让我跟父亲成了永诀!

?????? 那一年,我住在县城东瓦窑附近的的平房里,吃饭和卧房在里屋,外面的大客厅和南房,我一个人办了幼儿园教四到六岁的孩子们,那天正好第二天不上课五一要放假,父亲打着呼噜整整睡了一下午,我上完一节课就回来看父亲醒来了没有,要不要喝水,可是看了一次又一次,父亲鼾声如雷,一直没有要醒的意思。他睡觉在我印象中就那样,似乎成了习以为常的事,现在又觉他一定是这几天太累太累了,一直等到孩子们放学,父亲还是昏睡不醒。现在想来那时候真是太年轻了,肯定后来父亲的呼吸就不对了,是我却没有早察觉到,又且就我一个人,喊他好像在应我,但是就是不醒来,我干着急没办法,后来跑到隔壁二姨舅家,舅舅不在把妗子喊过来了,也是看了半天说可能太累了,再等等吧!就这样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上小学的儿子也回来了,又给他赶紧做饭,从厨房出来看里屋的父亲还是昏睡,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就赶紧给二哥打电话,不一会二哥上来了,看了一会,等了一会,说:应该没事,就是太累了。可是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裤子湿了一大片,我赶紧叫了起来:不对呀,以前睡觉不是这样的。这下二哥才着急了,赶紧就喊:大大,大大,但是现在都听见是出的气息,而没有进的气息,我吓到大哭,二哥也慌了神,就往起扶,哪知道扶的当儿,父亲已经瘫软的人事不省,他头直往二哥一边倒,嘴里吐出了白沫,我不知道那时候,我们应该掐人中,不知道还能否让父亲缓过来,能否把父亲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父亲,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就这样在我们兄妹二人声嘶力竭的惊呼中,父亲毫无痛苦、毫无征兆地丧失了意识,停止了呼吸!我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突然与世长辞,却无力回天,顿时天塌地陷一般……
????? 八岁的儿子见状看我哭了,也吓得大哭,十四岁的闺女到显得很镇静,一滴泪也不见流,跟着大呼“姥爷姥爷”了半天,死寂一般毫无回声……
????? 又快过年了,每每看着别人成天幸福的给父母收拾家买年货,只要看见别人年迈的父母,我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平静过,现在好像不能看见别人的老人,最是不能触摸这样的情感了,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六年!这些年里,只要一回村看见父母的肃穆的黑色遗像,盯着父母熟悉的脸庞就能勾起沉积于心底的思念!忆起已然远逝的亲情,再次将感戴的深情溢满伤感的回忆,让曾经那个于父亲永远天人相隔的五一,又展现在眼前,永远定格在心底那不能触及的伤处,这样的情伤是永远难以抚平的。
?????? 
????????? 二?? 父亲之生平
???? 
?????? 父亲参与我所有的人生场景不算太多,在我零零散散的记忆里,他一直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辞论,父亲在人群里,永远就是那个从不多言,却愿意事事聆听的明白人。父亲是棱角分明、恩怨分明的人,他一生虽无有大事而出,但是对我们兄妹潜移默化却是无尽而无穷的。
???? 七一年我出生,父亲正好三十岁,这是一个人最好的年龄,两个哥哥分别大我七岁,三岁,都是不懂事的年龄。在我记忆里,虽是农民的有三个孩子的父亲却非常喜欢干净整洁,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后,无论多累,他也总要用门外窗台上放着那把黍秸做的小笤帚,把自己的身上自上而下扫涮半天,才肯进屋上炕,他这个久而久之的习惯,被邻居们取笑过后变为称赞,邻居觅拴大娘从我家串门出来,看见父亲又在刮哒身上的尘土,就笑着说:“看人家他二叔,多会儿也是这么爱精干,我们那老头子一年也不扫涮一下各人,更别说说拿起来给别人扫拦了”!那把小笤帚也成了父亲的专用打扫衣服工具,我们再调皮也不敢拿父亲那把笤帚互相打斗,互相玩耍,总像不能亵渎一般,这是父亲的专用掸灰掸子,陪伴他每一个农忙时节的唯一的清洁工具。
?????? 父亲喜欢抽烟,并且是抽旱烟,那时候也有人抽水烟,那会儿还没有纸制的香烟,记得我们家的菜园子里, 父亲每年总要撒上一片兰花,上秋暴晒晾干再碾碎制成旱烟,每到夏天绿油油的一大片,茂盛葱茏,开着小黄花,长势喜人。隔几天父亲就要在园子里打掐那些草木旱烟的头,小时候记得他有一杆足足二尺长的发红褐色大烟杆,每次看见他把那自制的倒碎的旱烟面子装进底部的铜烟锅里,点着,再猛吸一口,那飘飞的烟雾就顺着那柄大烟杆,通过他的肺部再从鼻孔喷发而出,我就盯着他问:“大大,你的烟锅为啥这么长啊?我看见巧凤她大那就一尺来长”,这时候父亲就会顿一顿,说“长了不呛人”,现在才明白,那也是一种对土产烟的过滤吧!父亲的烟瘾很大,半夜里都得起来抽几锅,开始是用大烟锅抽,后来换成小烟锅,最后用我们写作业剩下的本子纸裁了卷,每晚临睡前总要卷上好几根,放在自制的烟灰缸里以备半夜醒来抽,那时候就咳嗽开了,母亲和我真是深恶痛绝,后来,随着众人的反对和他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开始了艰难的戒烟过程,刚开始是炒豆子吃,磕瓜子,吃糖,直到后来还是有恒心,就慢慢纯粹一根烟不抽了。
?????? 父亲皮肤白净,脸色发红,他永远戴着母亲为他做的那顶深蓝色华达呢帽子,那帽子款式一直没变过,帽檐挺立,帽顶舒展,多会也是一尘不染,戴久了母亲给水里洗一下,又是洁净如新了,阳光照射的太厉害时,那顶帽子也有些褪色,母亲就会又给父亲做一顶新的出来,在所有人的印象里,父亲就那么个老样子,衣服不变,帽子不变,形象不变。我常常在想,我们兄妹三人没有一个人能及父亲洁净卫生的,总是有一回没一回,有一天没一天的。
????? 八四年前,我家住在八角公社前面的农机站院里,那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因为里边有二三十台农耕机器,后来又有了机械厂,榨油厂,我们已经很不适合住在这成天隆隆作响的厂房附近了。责任制开始实行后的八三年,八角大队的六个生产队开始解体,因为公社书记葛俊武和我父亲是初中同学,总是走了一回后门,把八角第四生产队的办公场地,五间窑洞跟我们居住的三间窑洞作了调换,但是必须贴补一些钱给公社,那一年又适逢大哥迎娶嫂子要安家,还有二哥考上重点高中需要学杂费,因为这些钱,父亲愁的牙疼上火,整宿整宿不能入睡。后来总算第二年搬出了那个低洼潮湿又逼仄的小窑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窑洞里。
??????? 联产承包后,农村的土地分开了,队里的牲口也分开了,我们家分到了一头骡子,父亲对骡子的关爱胜过一切,每天会挑垫圈土给骡子清洁房舍,打扫地面,给骡子把身上的毛扫涮的油光锃亮,饮水、挽草、切草,更是忙的不可开交,那骡子也极听父亲的话,有时候父亲在地里锄田拔苗,骡子挣脱缰绳会跑出去,只要听见父亲的吆喝声,它就会乖乖地驻足原地等候追赶它的父亲。
????? 小时候我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骡车,跟电视里的马车不一样,过去的马车一般都是高官显贵才能乘坐,而骡车就是老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了,更是农忙时运送粮草的主要工具,农民家庭几乎家家都有。小时候喜欢随父母出地,主要原因就是喜欢坐着骡车一路摇啊摇,看身边的草木田禾,望一路的来时脚印,听山谷里村人说话的乡音,就这样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惬意的坐在平车上,随大人们一道锄草,割田,掏山药,挽黑豆……此刻父亲就是一座山,他从来都是静默的不多说一句话,性格一直孤独,从不出去和人们喝酒吹牛,父亲是滴酒不沾的,在我记忆里,父亲从来没喝过一次酒,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父亲高兴的出去买酒去了,结果买回一瓶黄酒,让爱喝白酒的客人很尴尬,这让母亲说了半天,还是打发我出去换回来一瓶高粱白。
???????? 父亲不善言谈,我觉得用沉默是金最恰当不过,但他有过一个关于喝酒的笑话,让我一直捧腹不已:有一个人就想蹭酒,自己又买不起,去别人家一回两回别人不好意思拒绝,都好酒好吃喝招待了,第三天又去蹭,人家知道他要来,就早早的把那瓶酒放到了水缸后面,谁知道他坐了一会就打量酒藏哪儿了,但他不明说,指了指身边的炕沿就搭讪着说:“今年那庄户可瞎的甚也没上来,这儿一苗,酒大瓶那里一苗!”你说说,遇上这样不知进退的人让人家主家多尴尬多不自在啊!
??????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思维一直很超前,那些年缺衣少食,许多人都是都是手工缝制衣服,很少有家庭买缝纫机,但是父亲早早就给母亲买了缝纫机,让自己学着裁剪缝制衣物,外套上衣、裤子、衬衣、袜子、鞋帮、帽子,后来还用羊皮吊了蓝色或者黑色的大皮袄,母亲样样愿意学,记得我们那时候的冬天是真冷,但是我们没有受冻过,有一年给我用绵柔的羊羔皮做了一截套袖捂在手腕上,以前记得都是因为受冷而夋裂的口子,从那一年开始,再没有受冷冻,有父亲山一般的呵护,有母亲灵巧的双手,总能让我们过着一个又一个的暖冬。
?????? 上世纪七八九年吧,父亲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根本没见他学过骑车,就独自一人从八角骑车去了隔着五寨县的偏关县,偏关有我大伯父一家人在那里安家,父亲几乎每年都要下去看望自己的兄嫂和侄儿侄女们,伯父和伯母都是五寨师范毕业的文化人,伯父一辈子当过偏关县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他知识渊博但胆小谨慎,握了一辈子笔杆子,政界没有杨再兴,新闻报道倒常见杨再兴的大名。伯母一辈子在学校里教书育人。记得从偏关回来时,父亲骑着自行车背上捆绑着买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回来了,那时候常常搜不到任何信号,听个新闻或者民歌一类的东西,时而清晰时而就飘远了,急的父亲就摇天线挪地方,一会放窗台上,一会又放柜顶上。在那个物质与精神俱缺乏的年代里,那个一尺多长的半导体在寂寂长夜里,电波传送,讲述着北京,上海等地许多遥不可及的故事,伴随着我们度过了贫穷又贫瘠的童年时期。
????? 八二年开始,日子稍稍有了好转,那一年第四生产队里出资150元,每家每户200元,专门组织专人上京买了一批电视机,尽管是黑白十二吋,已经让全公社的人震惊了!因为有许多人根本没见过电视,甚至许多村落还没有通电照明呢,而我们却能在落后的农村遥遥领先,不亚于现在的人家买回了奔驰汽车!那是八十年代我们的巨大精神享受和永远美好的记忆呀!

????? 父亲是种地的一把好手,春种秋收,犁地、耙庄户、撒花肥、锄草割谷,挽苗子掏山药,拔黑豆,筛籽种,场面里扬场,那真是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父亲是一个合格的农人,从每年的正月十五刚过,他就开始了一冬天早就从粪坑里断断续续掏出的各种人粪尿和驴骡猪狗鸡各种粪便,再铺上秸秆焚烧,“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下干净整洁的父亲,在伺弄这些脏活累活时,也从没见过他头疼厌烦,每年都是一个人井井有条的、将这些在我们看来恶心的事,早早准备妥当,腊月里天寒地冻,一年的农活都已忙完,许多人们男男女女都在暖和的屋子里编棍棍打扑克,甚至押宝赌博,但是父亲从未染指过这些恶习,每天午后他都会去伺弄他心爱的骡子,饮水铡草,有时候我们在透过玻璃看憋闷的骡子喝完水后,开心的吆喝几声难听的声音,甚至还会开心的打几个滚儿,看它滚的满身泥土后,父亲会微笑着摇头,等它完全释放后,又会给骡子一笤帚一笤帚细密得打扫干净,骡子这会总是一动不动,任由父亲给他挠痒痒,大概这也是父亲与骡子之间最默契最无言的配合吧。
?????? 父亲亲手播种过的地,每年到了五月份,都会整整齐齐的钻出疏密有秩的苗子,一颗跟一颗总是排列有序,间距相同。每年都有好多人要求父亲给他们播种,都是头一年冬天就过来说定,生怕第二年父亲不给播种似的,我上初中时候,总有相邻过来约这些农事,那时候我们不懂,一直厌弃自己出生农门,没有像许多人甚至三爹家里吃上购粮证,让我们从小就扣上农民土老帽的大帽子,其实现在想想,父亲本身做事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把他放在在任何行业里,他不是最优秀、最负责的一个?
????? 土地是父亲的根,种地是父亲的本分。每年从下种到锄草,再到秋天收割拉回场面,再碾压庄户,扬土滤出,装袋背回(早些年还没有骡子),每一样都是父亲母亲还有大哥在受累付出,没有他们三人为我和二哥在前方打拼,默默负重前行,就不会有我们所有人现在的好日子,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默默奉献了他所有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
??????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也做过两三次买卖,一次是我十岁时候吧,他和对面不远处的姜觅文叔,不知从哪里贩回花生,那记忆太深刻了,那美味我们没多吃过,可能也就几麻袋吧,但是记得后来买卖赔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母亲炒的花生,我吃的牙关都困了,咬别的东西都费劲。还有一次送二哥去定襄上高中报到毕,买回几双皮鞋来贩卖,大概也就五六双吧,好像也是最后低价处理了;还有,就是我结婚后,带我老公下长治找他的朋友卖葵花,大概那一次没有挣也没赔了,父亲为人实在,他从来也就不是做买卖的料,对着那些满口跑火车的江湖骗子,父亲从来不是他们的对手,至此,父亲的买卖生涯也就完结了。
????? 父亲从没有给过我高深的教诲,他是一个与土地和牲畜打交道的农民,有时候也会拿土地给我们打比方,“你不好好伺弄土地里的庄户(庄稼),庄户也会糊弄人的肚皮”,等同于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何尝不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深刻解析。上初二时,我厌弃物理学科,连同一向不怎么喜欢的数学课也排斥,渐渐地萌生出想辍学的念头,父亲很失望的说了一句话:想拿讨吃棍还不简单!短短几个字深深刺痛我的心,我羞愧难当,从那以后渐渐的打消了年头,继续认真学习。
????? 高中时期,得了一场大病,没出过门、且没见过世面的父亲,陪我县里看了又下地区医院诊断,从头一年秋天,跑到第二年春天才做了手术,又陪侍了一个月才得以出院。那一个月里,病人多时没有床位,他就搬上两把椅子在过道走廊里整晚凑合,病人少时才回到病房和衣而睡到那些众人躺卧过的空病床上;每天的吃食大部分是以泡干馍片为主,给我却是打医院食堂的饭菜,他自己连医院食堂的一碗刀削面都不舍得吃,有时候看对面病人吃烧鸡猪蹄,说实话我也哈喇子在喉咙里泛滥上流,父亲又挤出各人的饭钱给我买来解馋,他还是泡膜泡面,一个月后出院时,我身体好多了,父亲却严重消瘦,回到家后,他也病了,卧床不起好几天!母亲看着一个后炕一个炕头的两个病人,也暗暗垂泪,那些日子真是凄惶不已!
???? 当我因病延误课程休学后,越发对数理化课程拉下老远,一心想学文科就直接在第二年秋季分科跟上高二文科班,文科班虽说不学理化,改为死记硬背的政史地,但是数学照样还是必考科目,我对那函数纯粹一窍不通,偏偏还是对数函数,上课时简直听天书般度日如年,就这样高中三年里,浑浑噩噩的混完了日子。
???? 人常说:不吃学习的苦,就注定要吃生活的苦,这句话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深切体会到了,父亲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不好好学习,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我,以他独有的沉静,诠释着父爱的职责。当我成家后,每到农闲时节,就下来小住几天,和我收拾庭院,拾掇柴禾,他永远不说一句话就在默默的干,有人说: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学说话,而用一辈子的时间学闭嘴。小时候跟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和别人一样不满父亲不会说话,不跟人沟通、我行我素的孤独性格,可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事情和经历告诉我,那些能言会道、胡说海吹的人,果真就那么事事做的圆满而受人尊敬了吗?
?????? 母亲过世后,我担心他一个人太孤独,农忙过后就下来住了一冬天,那年我在龙兴小学代教,他帮我接送儿子上东关小学,那一年是和我过了一个年,在市场院里给他缝制了一套新衣服,这就是我这辈子唯一孝敬他老人家的一件事,谁知道第二年五一就溘然长逝与我永诀了!
?????? 其实父亲的病早就很严重了,每天中午休息时候,就呼吸困难,整个人脸色铁青,煞是吓人,醒来后会慢慢恢复常态,但是他瞌睡的就是醒不来,每天中午得睡够两个小时,那时候就患上了严重的肺心病,有三次是我和二哥发现的早,及时住院抢救过来的。现在年头岁尾,医院都放假,再说平时也自己没啥不舒服,就是睡觉吓人,我只能接下来一天天观察他的病情。
????? 父亲的身体早就不大好了,一直在延续生命,开春时候,他又想
回村再伺弄那些农活了,眼看着跟上我们也没有他合适的工作,找个单位上看大门的活儿吧,他嫌半夜三更也得开门,还得听别人的吆五喝六,看别人眼色说话做事。我知父亲一向心高气傲,也便不再说什么,就拾掇了些吃喝送大巴车上目送着回了村。
????? 
????? 三? 父亲的葬礼

?? 五一,本身是多么欢快的日子,多少人盼着过节,休息,出行。可是却成了我一生最黑暗的日子,打死我也不相信,我把欢马犊急的父亲叫下来看工地,最后却眼睁睁地看着他躺进棺材里,被大哥和三爹连夜拉回村去;明明高高兴兴地下来打工,我却亲手葬送了他的性命!每当夜深人静时,想起父亲,我就不止几次的埋怨自己,自责万分。
???????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觉睡去,长睡不醒。父亲魂归故里,从此花开一年又一年,风景未变,人却阴阳两隔,生死两茫茫,再无相会之日!父亲的葬礼极为简单,只有一些常常走动的近亲过来和帮忙下葬,大哥找人坟里收拾,修路,二哥只邀请了他平素最要好的同学朋友和单位同事们,我那时候没有电话与手机,一个同学和朋友也没叫,又且父母都走的如此匆匆,我没有跟任何朋友见面诉说不幸的心肠,不想求任何人同情怜悯,独自一人把泪水吞咽……
      因为母亲笃信着基督教,生前一直反对我们按照常规打发老人的方式,将来给她送行,她在时我们每一个人听着这话就和她吵半天:你不要名声,我们还都做人哩,叫世人怎么看我们不孝顺!谁知道母亲走在我大忙的八月间,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为了顺从她老人家的意愿,我们通知了她那一帮常常信教聚会的老姊妹们,来了一起唱赞美诗祷告着下得葬,人家那帮人有各人的音乐队,相当于鼓上家八音会,人家美名其曰那叫升天堂,而这种披麻戴孝的打发叫下地狱,为了父母能死后也呆在一起,一起羽化成仙驾鹤西行,只能遵从母亲的意愿,也按基督教徒的葬礼打发了父亲。我不知道父亲本意可愿意让我们这样淡月微云的送行?基督教跟佛教的终极意义又都一样,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与天堂。
???????? 父亲啊,点点滴滴泪已成河,跟您相处的时日太少太少,多少话儿没说够,多少饭菜没带您尝过,多少地方该带您出去转转……您喜欢外面的世界,一直想看城市的大街与灯火,还有那茶楼里真人的戏曲表演,记得刚搬到楼房时候,上高中的儿子突然问:妈,我姥爷和姥娘住过这样的家吗?是啊,这样的发问我的确怔了一下,上下楼电梯、冬天地暖、上下水方便、客厅暖阳卧……这样的居所他们何时见过?即使当初二哥的家再好,也是小二楼而已,哪有这样的现代化配置?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痛苦与遗憾无从弥补,愈老愈会羞愧难当,忏悔万分,我所有的成长经历里有父亲的影子,没想到沉默寡言的父亲后来让我如此温暖,如此欣慰,这辈子做你的女儿我没做够,央求你下辈子继续做我的老父亲!

——1.17
      
      
?????? 


??????? 

?????? 。
????? 
???? 
???? 

????? 
?????? 
????? 


???? 

??? 
????? 
??????? 

???????????? 4    我的父亲是农民


??????? 父亲离开我已经十六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时刻闪现在我的耳畔眼前,十六年里常常想起他老人家,在过去那些不懂事不成熟又拮据的岁月里,我几乎没有尽到一个人子的孝心,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常常会想起他,如果现在他还健在,也八十高龄了,不知道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常常回忆起曾经的往昔岁月,在这个静夜里,又一幕幕浮现开来。

???????? 一?? 父亲突然离世
???? 
????????? 父亲的死是我一生的痛,一生的阴影,如果不是头年母亲得病突然离世后,他来城里看工地发生了意外,或许现在也好好的。那一年我操心他不会做饭,又不能时常回村照应,把他接下来寻了一个看工地的活儿,心想着他年事已高再不用种地了,至少我能隔三差五看见他一面,给他些日常用度,洗涮洗涮陪他说说话,或许他也能像大多数老人一样,有个安稳平静的晚年,唉,俱往矣!
?????? 很久以来,一直不敢去触摸那个黑色的日子,在我们三兄妹之间,也都成了忌讳的话题,每一次说起来都会绕开话题,不想去触碰。2006年的春天,我回村看望父亲,他又说起了今年可怎种地一类的话,是啊,母亲去年病故不在了,收秋也是我和哥哥们回去,众人一起收拾回来的,每个人都这么忙,大哥大嫂三个孩子都正在外地上学,个个力逼着要钱交学费,自己就种七十多亩地,一到秋上自顾不暇;二哥常年忙工作,忙生意,他从小就器官有毛病,从来不能干太多的重活;从小娇惯没受过苦的我,就没出过几天地干过活,况且自己家又开一个月饼摊子,还有两个孩子城里念书,八月农忙那些天我也正在打月饼忙销售。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六月的扇子一齐扇,每个人都是顾头顾不了尾,现在父亲一个人还有二十多亩地,委实一个人忙不过来,何况他早就是很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了!
????? 我回城不久后,正好教育小区搞修建,需要一个看工地的,老公给问好了情况后,我就迫不及待给老父亲打电话,父亲听着工资不错一下子就答应了,匆匆收拾了行李,当天来到了我家后,老公便带他去工地正式上了班。
??????? 哪知道工地没看一周,父亲因为本身有毛病,又加上连日半夜起来巡夜而严重休息不够,床头抽烟抽着就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晕了过去,是同屋的老头发现了他摔地上的动静后,把他扶起来拉扯上床,第二天,便被告知辞退了,电话是工地那边打给我老公的,我老公赶紧叫了我二哥,他俩相跟着上去把父亲接回来家。盯着父亲额头上昨晚夜半摔起的大包,还泛着淤青,我当时就心疼的抑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 也忘记他俩都忙啥去了,一中午吃饭只有我和父亲,跟两孩子。吃饭时父亲还遗憾这么好的“工作”弄丢了,又得回去重操旧业种地了,记得中途隔壁住的二姨舅过来还跟父亲说了一会话,午饭过后,父亲便拉了枕头在后炕睡下了,谁知这一睡,就让我跟父亲成了永诀!

?????? 那一年,我住在县城东瓦窑附近的的平房里,吃饭和卧房在里屋,外面的大客厅和南房,我一个人办了幼儿园教四到六岁的孩子们,那天正好第二天不上课五一要放假,父亲打着呼噜整整睡了一下午,我上完一节课就回来看父亲醒来了没有,要不要喝水,可是看了一次又一次,父亲鼾声如雷,一直没有要醒的意思。他睡觉在我印象中就那样,似乎成了习以为常的事,现在又觉他一定是这几天太累太累了,一直等到孩子们放学,父亲还是昏睡不醒。现在想来那时候真是太年轻了,肯定后来父亲的呼吸就不对了,是我却没有早察觉到,又且就我一个人,喊他好像在应我,但是就是不醒来,我干着急没办法,后来跑到隔壁二姨舅家,舅舅不在把妗子喊过来了,也是看了半天说可能太累了,再等等吧!就这样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上小学的儿子也回来了,又给他赶紧做饭,从厨房出来看里屋的父亲还是昏睡,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就赶紧给二哥打电话,不一会二哥上来了,看了一会,等了一会,说:应该没事,就是太累了。可是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裤子湿了一大片,我赶紧叫了起来:不对呀,以前睡觉不是这样的。这下二哥才着急了,赶紧就喊:大大,大大,但是现在都听见是出的气息,而没有进的气息,我吓到大哭,二哥也慌了神,就往起扶,哪知道扶的当儿,父亲已经瘫软的人事不省,他头直往二哥一边倒,嘴里吐出了白沫,我不知道那时候,我们应该掐人中,不知道还能否让父亲缓过来,能否把父亲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父亲,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就这样在我们兄妹二人声嘶力竭的惊呼中,父亲毫无痛苦、毫无征兆地丧失了意识,停止了呼吸!我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突然与世长辞,却无力回天,顿时天塌地陷一般……
????? 八岁的儿子见状看我哭了,也吓得大哭,十四岁的闺女到显得很镇静,一滴泪也不见流,跟着大呼“姥爷姥爷”了半天,死寂一般毫无回声……
????? 又快过年了,每每看着别人成天幸福的给父母收拾家买年货,只要看见别人年迈的父母,我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平静过,现在好像不能看见别人的老人,最是不能触摸这样的情感了,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六年!这些年里,只要一回村看见父母的肃穆的黑色遗像,盯着父母熟悉的脸庞就能勾起沉积于心底的思念!忆起已然远逝的亲情,再次将感戴的深情溢满伤感的回忆,让曾经那个于父亲永远天人相隔的五一,又展现在眼前,永远定格在心底那不能触及的伤处,这样的情伤是永远难以抚平的。
?????? 
????????? 二?? 父亲之生平
???? 
?????? 父亲参与我所有的人生场景不算太多,在我零零散散的记忆里,他一直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辞论,父亲在人群里,永远就是那个从不多言,却愿意事事聆听的明白人。父亲是棱角分明、恩怨分明的人,他一生虽无有大事而出,但是对我们兄妹潜移默化却是无尽而无穷的。
???? 七一年我出生,父亲正好三十岁,这是一个人最好的年龄,两个哥哥分别大我七岁,三岁,都是不懂事的年龄。在我记忆里,虽是农民的有三个孩子的父亲却非常喜欢干净整洁,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后,无论多累,他也总要用门外窗台上放着那把黍秸做的小笤帚,把自己的身上自上而下扫涮半天,才肯进屋上炕,他这个久而久之的习惯,被邻居们取笑过后变为称赞,邻居觅拴大娘从我家串门出来,看见父亲又在刮哒身上的尘土,就笑着说:“看人家他二叔,多会儿也是这么爱精干,我们那老头子一年也不扫涮一下各人,更别说说拿起来给别人扫拦了”!那把小笤帚也成了父亲的专用打扫衣服工具,我们再调皮也不敢拿父亲那把笤帚互相打斗,互相玩耍,总像不能亵渎一般,这是父亲的专用掸灰掸子,陪伴他每一个农忙时节的唯一的清洁工具。
?????? 父亲喜欢抽烟,并且是抽旱烟,那时候也有人抽水烟,那会儿还没有纸制的香烟,记得我们家的菜园子里, 父亲每年总要撒上一片兰花,上秋暴晒晾干再碾碎制成旱烟,每到夏天绿油油的一大片,茂盛葱茏,开着小黄花,长势喜人。隔几天父亲就要在园子里打掐那些草木旱烟的头,小时候记得他有一杆足足二尺长的发红褐色大烟杆,每次看见他把那自制的倒碎的旱烟面子装进底部的铜烟锅里,点着,再猛吸一口,那飘飞的烟雾就顺着那柄大烟杆,通过他的肺部再从鼻孔喷发而出,我就盯着他问:“大大,你的烟锅为啥这么长啊?我看见巧凤她大那就一尺来长”,这时候父亲就会顿一顿,说“长了不呛人”,现在才明白,那也是一种对土产烟的过滤吧!父亲的烟瘾很大,半夜里都得起来抽几锅,开始是用大烟锅抽,后来换成小烟锅,最后用我们写作业剩下的本子纸裁了卷,每晚临睡前总要卷上好几根,放在自制的烟灰缸里以备半夜醒来抽,那时候就咳嗽开了,母亲和我真是深恶痛绝,后来,随着众人的反对和他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开始了艰难的戒烟过程,刚开始是炒豆子吃,磕瓜子,吃糖,直到后来还是有恒心,就慢慢纯粹一根烟不抽了。
?????? 父亲皮肤白净,脸色发红,他永远戴着母亲为他做的那顶深蓝色华达呢帽子,那帽子款式一直没变过,帽檐挺立,帽顶舒展,多会也是一尘不染,戴久了母亲给水里洗一下,又是洁净如新了,阳光照射的太厉害时,那顶帽子也有些褪色,母亲就会又给父亲做一顶新的出来,在所有人的印象里,父亲就那么个老样子,衣服不变,帽子不变,形象不变。我常常在想,我们兄妹三人没有一个人能及父亲洁净卫生的,总是有一回没一回,有一天没一天的。
????? 八四年前,我家住在八角公社前面的农机站院里,那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因为里边有二三十台农耕机器,后来又有了机械厂,榨油厂,我们已经很不适合住在这成天隆隆作响的厂房附近了。责任制开始实行后的八三年,八角大队的六个生产队开始解体,因为公社书记葛俊武和我父亲是初中同学,总是走了一回后门,把八角第四生产队的办公场地,五间窑洞跟我们居住的三间窑洞作了调换,但是必须贴补一些钱给公社,那一年又适逢大哥迎娶嫂子要安家,还有二哥考上重点高中需要学杂费,因为这些钱,父亲愁的牙疼上火,整宿整宿不能入睡。后来总算第二年搬出了那个低洼潮湿又逼仄的小窑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窑洞里。
??????? 联产承包后,农村的土地分开了,队里的牲口也分开了,我们家分到了一头骡子,父亲对骡子的关爱胜过一切,每天会挑垫圈土给骡子清洁房舍,打扫地面,给骡子把身上的毛扫涮的油光锃亮,饮水、挽草、切草,更是忙的不可开交,那骡子也极听父亲的话,有时候父亲在地里锄田拔苗,骡子挣脱缰绳会跑出去,只要听见父亲的吆喝声,它就会乖乖地驻足原地等候追赶它的父亲。
????? 小时候我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骡车,跟电视里的马车不一样,过去的马车一般都是高官显贵才能乘坐,而骡车就是老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了,更是农忙时运送粮草的主要工具,农民家庭几乎家家都有。小时候喜欢随父母出地,主要原因就是喜欢坐着骡车一路摇啊摇,看身边的草木田禾,望一路的来时脚印,听山谷里村人说话的乡音,就这样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惬意的坐在平车上,随大人们一道锄草,割田,掏山药,挽黑豆……此刻父亲就是一座山,他从来都是静默的不多说一句话,性格一直孤独,从不出去和人们喝酒吹牛,父亲是滴酒不沾的,在我记忆里,父亲从来没喝过一次酒,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父亲高兴的出去买酒去了,结果买回一瓶黄酒,让爱喝白酒的客人很尴尬,这让母亲说了半天,还是打发我出去换回来一瓶高粱白。
???????? 父亲不善言谈,我觉得用沉默是金最恰当不过,但他有过一个关于喝酒的笑话,让我一直捧腹不已:有一个人就想蹭酒,自己又买不起,去别人家一回两回别人不好意思拒绝,都好酒好吃喝招待了,第三天又去蹭,人家知道他要来,就早早的把那瓶酒放到了水缸后面,谁知道他坐了一会就打量酒藏哪儿了,但他不明说,指了指身边的炕沿就搭讪着说:“今年那庄户可瞎的甚也没上来,这儿一苗,酒大瓶那里一苗!”你说说,遇上这样不知进退的人让人家主家多尴尬多不自在啊!
??????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思维一直很超前,那些年缺衣少食,许多人都是都是手工缝制衣服,很少有家庭买缝纫机,但是父亲早早就给母亲买了缝纫机,让自己学着裁剪缝制衣物,外套上衣、裤子、衬衣、袜子、鞋帮、帽子,后来还用羊皮吊了蓝色或者黑色的大皮袄,母亲样样愿意学,记得我们那时候的冬天是真冷,但是我们没有受冻过,有一年给我用绵柔的羊羔皮做了一截套袖捂在手腕上,以前记得都是因为受冷而夋裂的口子,从那一年开始,再没有受冷冻,有父亲山一般的呵护,有母亲灵巧的双手,总能让我们过着一个又一个的暖冬。
?????? 上世纪七八九年吧,父亲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根本没见他学过骑车,就独自一人从八角骑车去了隔着五寨县的偏关县,偏关有我大伯父一家人在那里安家,父亲几乎每年都要下去看望自己的兄嫂和侄儿侄女们,伯父和伯母都是五寨师范毕业的文化人,伯父一辈子当过偏关县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他知识渊博但胆小谨慎,握了一辈子笔杆子,政界没有杨再兴,新闻报道倒常见杨再兴的大名。伯母一辈子在学校里教书育人。记得从偏关回来时,父亲骑着自行车背上捆绑着买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回来了,那时候常常搜不到任何信号,听个新闻或者民歌一类的东西,时而清晰时而就飘远了,急的父亲就摇天线挪地方,一会放窗台上,一会又放柜顶上。在那个物质与精神俱缺乏的年代里,那个一尺多长的半导体在寂寂长夜里,电波传送,讲述着北京,上海等地许多遥不可及的故事,伴随着我们度过了贫穷又贫瘠的童年时期。
????? 八二年开始,日子稍稍有了好转,那一年第四生产队里出资150元,每家每户200元,专门组织专人上京买了一批电视机,尽管是黑白十二吋,已经让全公社的人震惊了!因为有许多人根本没见过电视,甚至许多村落还没有通电照明呢,而我们却能在落后的农村遥遥领先,不亚于现在的人家买回了奔驰汽车!那是八十年代我们的巨大精神享受和永远美好的记忆呀!

????? 父亲是种地的一把好手,春种秋收,犁地、耙庄户、撒花肥、锄草割谷,挽苗子掏山药,拔黑豆,筛籽种,场面里扬场,那真是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父亲是一个合格的农人,从每年的正月十五刚过,他就开始了一冬天早就从粪坑里断断续续掏出的各种人粪尿和驴骡猪狗鸡各种粪便,再铺上秸秆焚烧,“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下干净整洁的父亲,在伺弄这些脏活累活时,也从没见过他头疼厌烦,每年都是一个人井井有条的、将这些在我们看来恶心的事,早早准备妥当,腊月里天寒地冻,一年的农活都已忙完,许多人们男男女女都在暖和的屋子里编棍棍打扑克,甚至押宝赌博,但是父亲从未染指过这些恶习,每天午后他都会去伺弄他心爱的骡子,饮水铡草,有时候我们在透过玻璃看憋闷的骡子喝完水后,开心的吆喝几声难听的声音,甚至还会开心的打几个滚儿,看它滚的满身泥土后,父亲会微笑着摇头,等它完全释放后,又会给骡子一笤帚一笤帚细密得打扫干净,骡子这会总是一动不动,任由父亲给他挠痒痒,大概这也是父亲与骡子之间最默契最无言的配合吧。
?????? 父亲亲手播种过的地,每年到了五月份,都会整整齐齐的钻出疏密有秩的苗子,一颗跟一颗总是排列有序,间距相同。每年都有好多人要求父亲给他们播种,都是头一年冬天就过来说定,生怕第二年父亲不给播种似的,我上初中时候,总有相邻过来约这些农事,那时候我们不懂,一直厌弃自己出生农门,没有像许多人甚至三爹家里吃上购粮证,让我们从小就扣上农民土老帽的大帽子,其实现在想想,父亲本身做事那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把他放在在任何行业里,他不是最优秀、最负责的一个?
????? 土地是父亲的根,种地是父亲的本分。每年从下种到锄草,再到秋天收割拉回场面,再碾压庄户,扬土滤出,装袋背回(早些年还没有骡子),每一样都是父亲母亲还有大哥在受累付出,没有他们三人为我和二哥在前方打拼,默默负重前行,就不会有我们所有人现在的好日子,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民,默默奉献了他所有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
??????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也做过两三次买卖,一次是我十岁时候吧,他和对面不远处的姜觅文叔,不知从哪里贩回花生,那记忆太深刻了,那美味我们没多吃过,可能也就几麻袋吧,但是记得后来买卖赔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母亲炒的花生,我吃的牙关都困了,咬别的东西都费劲。还有一次送二哥去定襄上高中报到毕,买回几双皮鞋来贩卖,大概也就五六双吧,好像也是最后低价处理了;还有,就是我结婚后,带我老公下长治找他的朋友卖葵花,大概那一次没有挣也没赔了,父亲为人实在,他从来也就不是做买卖的料,对着那些满口跑火车的江湖骗子,父亲从来不是他们的对手,至此,父亲的买卖生涯也就完结了。
????? 父亲从没有给过我高深的教诲,他是一个与土地和牲畜打交道的农民,有时候也会拿土地给我们打比方,“你不好好伺弄土地里的庄户(庄稼),庄户也会糊弄人的肚皮”,等同于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何尝不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深刻解析。上初二时,我厌弃物理学科,连同一向不怎么喜欢的数学课也排斥,渐渐地萌生出想辍学的念头,父亲很失望的说了一句话:想拿讨吃棍还不简单!短短几个字深深刺痛我的心,我羞愧难当,从那以后渐渐的打消了年头,继续认真学习。
????? 高中时期,得了一场大病,没出过门、且没见过世面的父亲,陪我县里看了又下地区医院诊断,从头一年秋天,跑到第二年春天才做了手术,又陪侍了一个月才得以出院。那一个月里,病人多时没有床位,他就搬上两把椅子在过道走廊里整晚凑合,病人少时才回到病房和衣而睡到那些众人躺卧过的空病床上;每天的吃食大部分是以泡干馍片为主,给我却是打医院食堂的饭菜,他自己连医院食堂的一碗刀削面都不舍得吃,有时候看对面病人吃烧鸡猪蹄,说实话我也哈喇子在喉咙里泛滥上流,父亲又挤出各人的饭钱给我买来解馋,他还是泡膜泡面,一个月后出院时,我身体好多了,父亲却严重消瘦,回到家后,他也病了,卧床不起好几天!母亲看着一个后炕一个炕头的两个病人,也暗暗垂泪,那些日子真是凄惶不已!
???? 当我因病延误课程休学后,越发对数理化课程拉下老远,一心想学文科就直接在第二年秋季分科跟上高二文科班,文科班虽说不学理化,改为死记硬背的政史地,但是数学照样还是必考科目,我对那函数纯粹一窍不通,偏偏还是对数函数,上课时简直听天书般度日如年,就这样高中三年里,浑浑噩噩的混完了日子。
???? 人常说:不吃学习的苦,就注定要吃生活的苦,这句话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深切体会到了,父亲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不好好学习,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我,以他独有的沉静,诠释着父爱的职责。当我成家后,每到农闲时节,就下来小住几天,和我收拾庭院,拾掇柴禾,他永远不说一句话就在默默的干,有人说: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学说话,而用一辈子的时间学闭嘴。小时候跟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和别人一样不满父亲不会说话,不跟人沟通、我行我素的孤独性格,可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事情和经历告诉我,那些能言会道、胡说海吹的人,果真就那么事事做的圆满而受人尊敬了吗?
?????? 母亲过世后,我担心他一个人太孤独,农忙过后就下来住了一冬天,那年我在龙兴小学代教,他帮我接送儿子上东关小学,那一年是和我过了一个年,在市场院里给他缝制了一套新衣服,这就是我这辈子唯一孝敬他老人家的一件事,谁知道第二年五一就溘然长逝与我永诀了!
?????? 其实父亲的病早就很严重了,每天中午休息时候,就呼吸困难,整个人脸色铁青,煞是吓人,醒来后会慢慢恢复常态,但是他瞌睡的就是醒不来,每天中午得睡够两个小时,那时候就患上了严重的肺心病,有三次是我和二哥发现的早,及时住院抢救过来的。现在年头岁尾,医院都放假,再说平时也自己没啥不舒服,就是睡觉吓人,我只能接下来一天天观察他的病情。
????? 父亲的身体早就不大好了,一直在延续生命,开春时候,他又想
回村再伺弄那些农活了,眼看着跟上我们也没有他合适的工作,找个单位上看大门的活儿吧,他嫌半夜三更也得开门,还得听别人的吆五喝六,看别人眼色说话做事。我知父亲一向心高气傲,也便不再说什么,就拾掇了些吃喝送大巴车上目送着回了村。
????? 
????? 三? 父亲的葬礼

?? 五一,本身是多么欢快的日子,多少人盼着过节,休息,出行。可是却成了我一生最黑暗的日子,打死我也不相信,我把欢马犊急的父亲叫下来看工地,最后却眼睁睁地看着他躺进棺材里,被大哥和三爹连夜拉回村去;明明高高兴兴地下来打工,我却亲手葬送了他的性命!每当夜深人静时,想起父亲,我就不止几次的埋怨自己,自责万分。
???????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觉睡去,长睡不醒。父亲魂归故里,从此花开一年又一年,风景未变,人却阴阳两隔,生死两茫茫,再无相会之日!父亲的葬礼极为简单,只有一些常常走动的近亲过来和帮忙下葬,大哥找人坟里收拾,修路,二哥只邀请了他平素最要好的同学朋友和单位同事们,我那时候没有电话与手机,一个同学和朋友也没叫,又且父母都走的如此匆匆,我没有跟任何朋友见面诉说不幸的心肠,不想求任何人同情怜悯,独自一人把泪水吞咽……
      因为母亲笃信着基督教,生前一直反对我们按照常规打发老人的方式,将来给她送行,她在时我们每一个人听着这话就和她吵半天:你不要名声,我们还都做人哩,叫世人怎么看我们不孝顺!谁知道母亲走在我大忙的八月间,我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为了顺从她老人家的意愿,我们通知了她那一帮常常信教聚会的老姊妹们,来了一起唱赞美诗祷告着下得葬,人家那帮人有各人的音乐队,相当于鼓上家八音会,人家美名其曰那叫升天堂,而这种披麻戴孝的打发叫下地狱,为了父母能死后也呆在一起,一起羽化成仙驾鹤西行,只能遵从母亲的意愿,也按基督教徒的葬礼打发了父亲。我不知道父亲本意可愿意让我们这样淡月微云的送行?基督教跟佛教的终极意义又都一样,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与天堂。
???????? 父亲啊,点点滴滴泪已成河,跟您相处的时日太少太少,多少话儿没说够,多少饭菜没带您尝过,多少地方该带您出去转转……您喜欢外面的世界,一直想看城市的大街与灯火,还有那茶楼里真人的戏曲表演,记得刚搬到楼房时候,上高中的儿子突然问:妈,我姥爷和姥娘住过这样的家吗?是啊,这样的发问我的确怔了一下,上下楼电梯、冬天地暖、上下水方便、客厅暖阳卧……这样的居所他们何时见过?即使当初二哥的家再好,也是小二楼而已,哪有这样的现代化配置?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痛苦与遗憾无从弥补,愈老愈会羞愧难当,忏悔万分,我所有的成长经历里有父亲的影子,没想到沉默寡言的父亲后来让我如此温暖,如此欣慰,这辈子做你的女儿我没做够,央求你下辈子继续做我的老父亲!

——1.17
      
      
?????? 


??????? 

?????? 。
????? 
???? 
???? 

????? 
?????? 
????? 


???? 

??? 
????? 
???????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