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纪念馆
  查看图片
杜婉华
1931-07-08 ~ 2021-03-17
 
到访:7502  墓地祭奠:6   留言:9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纪念母亲
13693331※※※  2021/3/19 6:17:00  浏览:185

妈,您走了。

虽说您已是耄耋之人,体弱多病,现在终于解脱了。但我们作儿女的仍然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因为您走得实在太孤单了。

这三个多星期您住在重症监护病房,虽说不缺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却始终没能见到任何一个亲人的身影,没听到任何一个熟悉的声音。且不说女儿和小儿子远在天边,就连身边的大儿子和两年来朝夕相处的阿姨都不能相见。这种不近人情的规定怎么就被您赶上了呢?这恐怕比什么莫须有的“疫情危险”更折磨人。

因为,您虽然饱受身体上的痛苦,却始终有一些神志清醒的时刻。当听医生说您的情绪总是很差而且在治疗中配合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全明白了。您在生前曾多次表示过,不愿意步老爸的后尘,通过强制的医疗手段去延长已经无意义的生命。您以余下的最后一点力量,去拒绝那些让您痛苦不堪的管子、仪器和药物。这的确是您性格的真实写照。

和老爸截然相反,您这一生可以说是不安现状、不服正统、不断反叛的一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从未成年就开始干革命,之后几十年在各种政治浪潮中始终逆流而行。但我们那时都还年幼,不谙世事。等我们长大成人以后,又纷纷离家,天各一方,几乎没和父母享受过阖家团圆的家庭生活。所以我们对您那些年的经历和感受无法客观地重述,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对此我们选择了闭口箴言,这同时也是出于尊重。

而我们了解的更多的是您的晚年,尽管在一起的时间也很有限。退休以后,您还是一个“不服”,那就是不服老:早在国人开始成批旅游之前,您就已经走过了国内的很多地方,还先后到国外儿女家探亲居留;和绝大部分同龄人不同,您很早就开始学电脑打字,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写回忆录,上网参加社区讨论;有了智能手机以后,微信更是成了您必不可少的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平台;您喜欢跟年轻人交朋友,始终保持思维敏捷。正是因为这种不服老的心气,您不愿意进养老院去整日与一群老人相处。可以说,您的退休生活是丰富多彩值得赞许的。

最近这几年,情况发生了质变。您的体力不如以前了,腰腿病让您行动不便。特别是摔倒了两次造成骨折以后,身体状况大大地恶化。在半自主的生活状态下,您的情绪变得悲观低落,总是在抱怨高龄、病痛和失聪所带来的后果。皱着眉头跟家人说话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儿女要么不在身边,要么忙自己的事业和生计,孙子辈们也远在天边,您缺少一个老人理应享受的天伦之乐。我们对此心知肚明,深感内疚,但却又无力改变或弥补。好在您还不是一个彻底的空巢老人,有大儿子在身边照顾。这些年,事无巨细都由他承担了。为了让您开心还定期带您出去吃餐馆,一直到今年春节。我们姐弟二人的感激之情自不在话下。

特别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您在半年前进阶成了太姥姥。福娃的降生如同您灰暗低沉的天空中一缕灿烂的阳光,给您带来了巨大的欢乐。您每隔几天就要求看到孩子最近的影像,收到以后就独自对着影像有说有笑。今年春节除夕夜,您还通过视频直接看到了福娃,高兴地说:“他看我了!他看我了!”。

这些天得知您即将辞世,我们三人都在各自回首往事,在心里追寻母爱带来的温暖。虽然那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像一些在不同年代拍摄的没有编辑在一起的影片,但这些珍贵的闪闪亮亮的片段将会被我们永久地缅怀。

您最近几年开始相信生命的轮回转世,多次跟我们谈起人是有前生来世的。您说死亡其实并不可怕,生命也不是只有一次,但那边的世界是那么秘不可测,所以同时又感到忐忑不安。现在您走到那一边去了。当灵魂飘逸而去以后,肉体不再受苦,精神回复平静,摆脱了世间的一切忧虑和烦恼,我们相信,这也是另一种享受。

我们从心底里祝愿,愿您的来世是一个祥和安宁没有争斗的世界,那里充满了爱心、亲情、宽容和尊重,您在那里将度过幸福美满的一生。

妈,您安息吧!

女儿杨志棠

长子杨志群

次子杨志众

2021年3月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