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波为儿孙
1968年,我大学毕业了,不幸的是正赶上了禍国殃民的WG,一个極左思潮遍布全国的时候,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场恶梦,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流行着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魔咒,它紧紧的套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知识分子被定性为‘臭老九’,紧紧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需要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要彻底改造自己。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被分配到贵州省纳雍县,当时人们对贵州的评论有一段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可见贫穷落后到了何种程度!按照当时的形势,我们这两个‘臭老九’应该被直接赶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不幸中的万幸是,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动乱时期,也有一些头脑清醒、理智尚存的好干部,他们明辩是非,有远见卓识,懂得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
研究过我们的档案后,将我们分配到纳雍县医院,以发挥我们的医学特长,能为更多的纳雍人们服务,就这样,我们在纳雍县医院札根了。
我的娘听说我们分到贫穷、落后、偏僻的山区,心里极为不平、难受,但又无可奈何!她做梦也没想到苦读寒窗20年,让家里拼尽了全力后,我们两个全国医学最高学府毕业的人被流放到贵州,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她在老家常常提心吊胆的想:我们在贵州生活是否适应,我们在一个人生地疏的地方是否会受人欺负,是否能很好的独立生活,何时才能与我们见面团聚……。
1969年,当娘得知仁珍怀孕,且妊娠反应较重时,更是心急如焚,左思右想,彻夜难眠,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辞去已有的工作,带上随身用品,不畏艰难,独自上路,不远千里,转展摸索着来到纳雍县,她抛弃了自己的一切利益,不顾一切后果奔波到贫穷落后的纳雍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心全意的照顾好我们,全力以赴的管理好我这个家庭,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
当时的仁珍,因妊娠反应严重,经常头晕、心慌,味口变异,娘除了要搞好全部的家务,还要细心的照顾她的儿媳仁珍。小瑚出生后,由于我们没有照顾婴儿的经验,仁珍除了负责喂奶,其它的事都是由娘来处理,她就象是一位受过培训的‘月嫂’一样,无微不至照顾着仁珍母女,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使我能安心上班,正常的工作。
喝水不忘控井人,
娘的恩情似海深,
民间传奇又一例,
千里奔波为儿孙!
敬爱的娘:
我感恩您!我怀念您!
祝愿您在天堂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