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失眠严重,不得已靠药物助眠。没想到,不到半月的时间,父亲竟三次毫无征兆地来到了我梦里。第一次,模模糊糊地听说某著名作家慕名来访父亲,不久,果然见到俩人在一起喝酒言欢。第二次,梦到母亲执拗地非睡在一个狭长的小房间里不可,只放得下一个担架似的床,我与父亲极力劝她,她愣是不听,不肯挪地。第三次,梦到我自己去看病,父亲过午了不肯吃饭,车要走,他急得大喊:你姐还没出来。每次醒来,都百感交集,迟迟不能再入睡。
父亲如果健在,该多好呀!如果父亲健在,他才79岁,在这个幸福的国度,算不得年龄大。周围的耄耋老人多了,79岁在这些人面前,勉强够得上小弟。在百岁多的老人面前,他称得上晚辈了。
如果父亲健在,我的母亲一定不会变成这样。我总是觉得,母亲的病,是思念父亲的积累,是憋在心里的委屈。没有谁能代替父亲的位置,无论儿女多么孝顺,失去爱人的庇护她总会觉得不如人。那种重重的失落在没有人的深夜会撕裂她的心。老房子里到处是有父亲的印痕,本是不可触摸的痛却偏偏时刻碰触到。
就算母亲病了,父亲也有的是法给她治疗。母亲说过,“我病了,他有的是法管我,可是他病了,我一点法也没有。”父亲就是有本事处理问题,什么困难都难不住他。如果他健在,也许,我的母亲早好起来了。
如果父亲健在,他是闲不住的。永远不要低估老爷子热爱生活的能量。他能吃一海碗的面条,能睡到日上三竿。能骑着三轮载着母亲风驰电掣般去超市,批发似的买东西;能兴致勃勃和我们一起旅游;或者到各个孩子家蹓跶,谁家水管坏了、灯泡坏了,不声不响他就给修了。
如果父亲健在,即使他瘫在床上,他也是定海神针。他不怒自威,有震慑力,全家老老少少都围着他转,唯令是从。他一身正气,邪恶退避三舍,土匪都收敛几分。他的气场就是“金钟罩”,将我们护佑在他身边,容不得我们受丝毫伤害。
如果父亲健在,面对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一定会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大放豪情;面对江山秀丽,一定顶礼折腰,赞叹不已;面对九三阅兵,一定又给儿孙来一场爱国教育。
如果父亲健在,他一定欣慰孙男嫡女,学成归来,报效自己的国家。在孩子们身上,不仅延续的是他的血脉,更是延伸了他的理想,光大了他的精神。如果父亲健在,他已经当上曾祖了。他一定会抢着抱重孙,给他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他一定盼着天天是节假,日日是新春,然后张罗一桌好饭,听听孩子们讲讲生活的烦恼和工作的事情。
……
可是,哪里有那么多“如果”,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安慰罢了。我经常看央视“等着我”的寻亲栏目,每有相逢,我都热泪盈眶,我常想:父亲会不会迷路了呢?如果我锲而不舍地寻找,能不能有一天重逢呢?父亲走了,我成了没父亲疼的孩子。
许是父亲怜我,接连走入我的梦中,让我获得勇气,知道冥冥中还有人关心自己,庇佑着自己,便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小雨落下来,凉凉的,回忆飘荡在雨中。中元节到了,父亲坟头的草该一人多高了吧,但是我们去不得。青纱帐一人多高,连日的雨让地里湿漉漉的,进不去脚。幸好父亲精通电脑,我在线上祭奠,他也一定会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