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父亲走了三年多了,但他从来没走出过我的心。
那些旧人旧事旧物,常常触动我的心弦,惹我常念着父亲。我常不自觉地想:我这次回家没看到他,可能是上街了,或者看望老同学了。说不定哪一天,我一转身,和父亲撞个满怀,然后惊喜地说,您去哪了?
父亲就是长在我心头的刺,拔与不拔,都是痛。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越来越多地想起父亲。父亲扛着猪肉回家,父亲劈柴,父亲给乡亲们写大红春联,父亲打扫院子……就像昨天的故事,怎么一眨眼就没了呢。
近日读《郭生白处方手迹》,后记中提到父亲,提到他写《笑傲的人生》,记述舅爷郭生白的事迹,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往事涌上心头。
我与父亲,闲来读本破书,网上写点烂字,自娱自乐。只是父亲仅限于QQ、博客,而我开疆辟土,闯进文学论坛、网站,无意中开启了文学之旅,此后便有与父亲同台竞技,同台领奖的佳话。
2007年,在网上发现“平凡武强人”的征文启事,正好手头有篇《小范街上的女人们》,就投稿了。回家看父亲有篇《笑傲的人生》,就怂恿他:你那文章在电脑里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投稿,中了有奖,不中也没关系,都是网名,没人知道你,都是玩呗。你不会我给你投。父亲想了想,答应了我。
没想到,那次我荣获一等奖,奖品是两条品牌皮带和一个百度鼠标,皮带给了父亲,鼠标至今还用。而父亲荣获二等奖,奖品是一个电磁炉。父亲慷慨地说,电磁炉你用吧!我喜滋滋领回我家,现在还能用。
这是父女第一次同台领奖。
2011年,衡水市诗词协会、衡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衡水市中医院?中医中药科普”诗词竞赛。我记得父亲有这方面作品,就“先斩后奏”,自己找出来投稿后才告诉他。好巧不巧!那次父亲荣获一等奖,获三千元奖金,我的诗词获二等奖,获一千元奖金。颁奖时是2013年1月了,正是年终岁尾,我爽性把奖金全部给了父亲。彼此父亲小恙,输了几天液,他自嘲地说,不是自己的肉贴不到自己身上。我说,没这钱咱也看病啊。话虽如此,父亲的神情还是透露了他的愉悦。
这是第二次和父亲同台领奖。
当时接到领奖通知后,我曾写过一首《七律·与父同台领奖(新韵)》表达心情:
捷报频传破雾霾,蟾宫折桂尽开怀。
尚思学步拾珠玉,未料承恩上擂台。
斑鬓求缺夺首冠,蛾眉有愧拜奖牌。
嘶途老骥携驹幼,继世词香创未来。
注:求缺——父亲自号求缺斋主人
大约2015年(因没要证书查不出来了),好像是河北省诗词协会举办“河北省交通安全杯”诗联竞赛,我悄悄给父亲投稿。后来得知父亲荣获三等奖,我获优秀奖,以话费形式发送到手机。父亲最早收到话费,告诉我不知怎么回事,还担心是骗子或是别人误充话费,我才告诉他投稿的事。我后来收到税后电话费80元。
这是我父女第三次同台领奖。
这些年父亲与我,各有情钟,父亲一骑绝尘,诗词远胜我,茶余饭后少不了指点一二,电子邮箱里至今还存有父亲与我关于诗词讨论的来往邮件,睹物思人,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我再也找不到一个像父亲一样博学而又尽其所能教我的人了。
我带着父亲先后加入市、省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申请、找推荐人盖章、打印相关资料,跑腿,父亲不用管,我一一办妥当,并包揽了所有会费。
父亲在我带动下,勤耕细作,突飞猛进,创作了大量诗词,后来竟然出版了诗集《求缺斋博苑诗话》。而我因偏重纪实文学写作,诗词园地草盛苗稀了。
我觉得,孝敬老人,不单是物质上满足老人需要,还有精神上的抚慰。我不愿意我的父母陷入老年孤独,这是我带着父亲玩文字的原因。
这辈子做了父女,是幸运,是缘份。下辈子,据说,就找不到了。
一想到这,眼泪汹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