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一个人的名字不管过多少年,常被人提到,他就是永生的,他就不会死。朋友颇通佛学,在我无数个思念父亲的日子里,她常常这样劝慰我。
在武强伺候了母亲几天,临回家前的一晚(10日),收到了快递通知,问过先生,才知是收到几本医书。昨日回到深州,刚进家门,就望见了新书《郭生白处方手迹》《郭生白方药论》《本能论》(新版),俱是无价之宝,心中狂喜,爱不释手。近年,小毛病多了,常用中药调理,本人对中医情有独钟,这几本书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雪中送炭。
至今,我不知道是谁寄送的,但从网名中,我窥见他的底细,他当是舅爷郭生白的后人。
舅爷郭生白是国医圣手,是当代为数不多的顶尖大师。
翻开《郭生白处方手迹》,舅爷的尊容赫然入目,舅爷的音容笑貌潮水般涌来。我没有见过他年轻的样子,但晚年的他,仙风道骨,气度不凡,说话慢条斯理,稳稳当当,很容易带我入情境之中,一颦一笑俱随他的演讲起起伏伏。
又见舅爷手迹!舅爷的瘦金体字融入个人特性,风姿绰约,干净利索,很是耐看。799张处方,又是另一种风格的硬笔书法:龙飞凤舞,清晰可见。绝不像某些医生,只会“鬼画符”,病人家属甭想猜出字来,好像生怕病人偷窃了他处方。
看着看着,悲伤渐渐涨了上来。这些药方,覆盖了常见的58种病,药材不多,有的只有四味,多的也不过十几味,大多价值超不过十块。期间给亲友开的处方不少,估计舅爷赔的钱更多,他从不要亲友的钱。至于哪个是穷人,我分辨不清,但我知道舅爷对穷人一向也不收诊疗费。而我就近吃的中药,处方密密麻麻,二三十味药材再普通不过,每每几十元,上百元一副,一个疗程下来,总需几千元。舅爷的愿望是“天下无医,生民无病”,这是多么善良的人啊!为什么好人不长寿呢?难道是上苍也需要?
舅爷一生坎坷,长隐民间,清贫度日。但他大智若愚,从未自暴自弃,自律慎独,潜心钻研,终成一代大师。他的智慧,他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从不私藏于己谋利,他是真真正正地把才学和智慧奉献给社会,奉献给老百姓。舅爷走了十年了,他常常被人们想起,武强政协出版的《武强老照片》丛书里载有他的事迹,他的病人也常常提起他,我想,这就是永生吧?
翻到了后记《此情可待成追忆》,第455页,心跳陡然加快,因为我看到了我敬爱的父亲的名字,处方上,仅仅那两个字,就勾出了我的眼泪,心里翻江倒海,读着对父亲的追忆,我陷入了深深的悲痛。肝胆相照两鸿儒,舅爷和父亲,胸怀大爱,境界之高,非常人能比。他们,已载入青史方志,永励后人。
舅爷和父亲,先后去了天国,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相逢,是否闲来品茶,求真论道。
很欣慰舅爷后继有人,传承有道。舅爷和他的后代、学生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舅爷的理论得以推广,药方得以宣传,医者见到,会救治多少人?患者见到,解除多少痛苦?
舅爷的书法和著作,我都有珍藏,在我的余生里,那是我的精神食粮,我将在那里疗养我的身体和心灵,我将在那里重温久违的亲情。舅父和父亲,是我生命的灯塔,照亮我今后的路。
感谢未曾谋面的兄弟!让我在三九严寒里收获一缕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