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逝世周年祭奠
2018.4.12
按照阳历计算,再过2天,就是母亲的周年忌日,2017年4月14日,95岁的母亲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自从母亲离开人世后,在这300多个日日夜夜,我无时不在思念着她,也多次在梦中惊醒,每当此时此刻,母亲的历历往事,就会浮上心头。
听母亲讲,他是1948年农历五月嫁给我父亲的,那时她25岁。母亲出生在安义县城附近一个村庄,三岁丧母,八岁丧父,6岁被姑姑收养到17岁,后在涂家埠生活了8年,经过商,坐过店,回到老家后,经人介绍与我父亲结为夫妻。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从坐店经商,到作田种地,应该说是她人生的巨大转折,也是脱胎换骨的一个变化。做农民,过的是苦日子,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她没有怨言,与父亲相依为命,并生下了我们五姊妹。
母亲养育我们不容易,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带大,有个风寒暑热,免不了担惊受怕。农村妇女,除了做家务,带小孩,还要作田种地,参加生产队劳动,里里外外吃尽了苦。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母亲所付出了心血、劳累和爱是无法计算的。
母亲读过书,识得字,能写会算,知书达礼,算得上半个文化人,在农村同一代人当中,可说是出类拔萃。她当过幼儿老师,在大队食堂做过管理员,记得小时候爸爸在外地当会计,我们长年累月在妈妈身边,她到哪,我们就跟到那,母亲对我们思想的成长影响是最大的。
母亲是个贤妻良母,也是个好当家,她一生勤俭节省,勤劳持家。母亲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待人热情,无论是下来蹲点的社队干部,还是下放知青,均是我家的座上客,走过路过的人都会在我家歇歇脚,喝口茶,吃顿便饭。我小时候常听她讲的几句话是:与人为善,以诚待人,乐善好施,积德修行;朋友不怕多,冤家怕一个,多个朋友多条路;天晴不晒,落雨那有收……,这些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里。
1981年分田到户后,那年我正在师范读书,家里的9亩责任田就是父亲、母亲和我妻子耕种的,当时母亲58岁了,栽禾、耘禾、收割、打晒场,这些事就落在她们身上。1987年我调到太平工作后,除暑假能帮助家里干些农事外,其余时间我根本顾不着家,春种秋收这些农事还得母亲帮着做,母亲勤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80岁还守在老家不肯离开,直到2009年9月底,我才把86岁的母亲接到湾里生活。
放下了一切家事的母亲,天天就和几个老人揍在一起搓搓麻将,日子过得倒也开心。前几年母亲身体还算硬朗,自2015年4月母亲在家中摔了一跤后,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身体从此每况愈下,慢慢地行动已经有些不便了,尽管如此,她对麻将的酷爱还是没变,我只好买个轮椅,每天推着她去打麻将。
我总是想,母亲90多岁算是高龄,寿年非常难得,时日也不会太长,做儿子的应尽量让她享受晚年幸福。我常常提醒自己,平日切莫怠慢她,不要让她受委屈,更不要在母亲过世后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况且尽孝也是做儿女的一份职责和义务。
人到老来,以什么方式走到生命的尽头,是无法预料的。母亲一生心地善良,可临终之前却遭受了不少的痛苦和折磨,实在是老天不公。2006年12月18日,老母上卫生间时,因下肢无力失去重心而跌倒,这一跌竟造成臀部骨折,因年龄过大,各器官功能衰退,医院医生只能建议回家疗养,从此母亲瘫痪在床,直到2017年4月14日,母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如今母亲逝世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我常常会回忆这么一些往事,有时我想,在孝敬母亲这件事上,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首先是平时很少同母亲沟通,我虽然在生活上关怀备至,让她吃好玩好,但精神抚慰却没有尽到责任,她很喜欢儿女们陪她身边说说话、聊聊天,喜欢儿女们在耳边嘘寒问暖,她很需要这份温情,需要这份精神慰藉,可是我的性格沉默寡言,不喜好嗲声嗲气、婆婆妈妈,母亲想要的,我却没有用心做到,现在回过头来想,我感到内疚,我有亏欠母亲的地方。
一年来,不知母亲在那边生活如何?不知是不是真的有那天堂地府,如果真的有的话,我祝愿母亲在那边天天开心快乐,生活幸福美好!
周年之际,不孝之子给冥府中母亲修书一封,表达心迹,母亲生前我若有做到不够的地方,还望母亲在那边能够宽恕和原谅,并保佑后代们子孙兴旺,财运盛昌,身体健康,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