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亲人,应该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像爸爸;像妈妈;像爷爷;像奶奶……都是我们应该爱的人。但,除了我未见到的爷爷,剩下的人仍然被我爱着。姥爷,却不一定了。
十三年前,在大连妇产医院,那天的凌晨两点十分,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从此便有了我。父母有了孩子;姥爷有了一个“外甥狗”。在我小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姥爷的家人-市场街旁,小山丘下面一座老居民楼的六楼。六十平米的房间,成为我的第二个家。每当爸爸妈妈工作忙的时候,他们便把我送到姥爷家待着;或者隔三差五去住一宿……我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姥爷那慈眉善目的面孔,他跟《童年》中阿廖沙的外祖父不同,他真的很少动肝火,脾气很好。
我在那里接受我的启蒙教育。姥爷有很多识字图本,学习之后,我便无忧无虑的玩耍。后来,我认的字多了,养成了和姥爷一样的习惯:读报纸。我还记得我看的第一篇报道是一名中学生农药中毒的事……
姥爷还教会了我很多:比如“美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啦,“撼山易,撼共产党难”啦。我学会钢琴以后,他又成为我最忠实的听众。我每次去姥爷家,都会弹琴给他听,他总是会笑着鼓掌。
但,有一天,预示着这一切将不复存在。姥爷被查出肺癌,中晚期。可是我并不明白这一切,姥爷每天都给我“我很好,啥事没有”的形象。他以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这一切,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教我热爱生命……这天夜里,三月春天的夜里,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那天,大雨滂沱……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去给姥爷上坟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我写下了这遍作文,心中百感交集,不由得想起亲爱的姥爷。姥爷,见到我妈妈了吗?我想您了!
你最喜欢的小外甥
2015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