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怀念我们的父亲母亲
  查看图片
朱文英
1933 ~ 2022
  高铭喜
1926 ~ 2019
 
到访:13935  墓地祭奠:277   留言:6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怀念母亲(二):大家闺秀挑起家庭重担
小宁  2022/12/16 23:11:00  浏览:89

                   怀念母亲(二):大家闺秀挑起家庭重担

      我的姥爷姥姥养育了一男六女共七个子女,我母亲排行老六。听姥姥家的亲人说,姥爷最疼爱我母亲和小姨。安排她们到大城市接受好的教育,关心她们的生活。我在整理老照片时发现有一张1956年6月29日姥爷和我母亲、小姨的合影,姥爷在寄给我母亲的照片背后写有“希望你经常回忆我的嘱咐!歌”(姥爷名:朱歌玖)。不难看出姥爷对我母亲的喜爱和重视程度。在家务劳动方面,我母亲上面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是受众人照顾的小妹妹,没有机会做也可以说不会做家务。但在我的印象中,母亲聪明、勤劳、能吃苦,一点也看不出大家闺秀娇小姐的样子。

      我父亲是部队的领导,家里的事基本顾不上。从我记事开始到6岁前,家里所有的家务事都是母亲做的,从早到晚不闲着,每天早上给全家做早饭,忙完家里后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中午回来忙午饭再去上班,下午回来忙晚饭,打扫屋子、洗衣服,诸类日常的家务什么都干。那时候家里没有自来水,需要到部队食堂前面的压水井挑水,也是母亲一条扁担二个水桶的去挑。那年月,生活物资都是按计划凭票供应,家中吃的粮油都是母亲骑自行车去粮站买。家中做饭、取暖都是靠烧煤炉。在临汾和丰润,都是母亲带着我和小东拉着二轮平板车到很远的煤场买散煤,再到地里挖黏土,母亲拉车我们在旁边推车。回来后按比例在煤里加上黏土和水,用铁锨反复翻腾均匀后,铺成厚约3公分的煤饼,趁着湿润,再用铁锨切成4公分左右的方块,晒干后用手掰开,收放在用砖垒起的池子里备用。还有我们穿的衣服,很多都是聪明能干的母亲踩缝纫机做出来的。在做饭方面,母亲也是把好手。那时候供应的粗粮多,特别是玉米面,母亲刚开始用它做粥,做发糕,做窝头。说实话,这些东西口感不太好吃,后来母亲就开始变花样,买来软柿子,把柿子和玉米面按一定比例和好,就做成了柿子窝头,很受我们欢迎。春天母亲带我们上城墙采摘嫩榆树叶,槐树开花了采摘槐花,把它们和面粉、水、盐拌在一起,放在笼屉上蒸,吃起来也别有风味。母亲还学着用羊油、面粉、玉米面做炒面,早上放到碗里用开水一冲就做出了一碗既美味又营养的早餐。当然,母亲最拿手的菜还有红烧肉和猪肉丸子。她退休后来我家住过几段时间,她做的丸子我的几个朋友都吃过,多少年后依然赞不绝口,说是他们吃过的最好的猪肉丸子。
      现在想想,那个在姥爷姥姥和姐姐哥哥的眼中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的大家闺秀,自从成为母亲便快速变身为无所不能什么都干的挑起家庭重担的贤妻良母,这种转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母亲对家庭的重视和对我们满满的爱。

                                                        小宁
                                                  2022年12月16日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