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慈父姚进泉慈母徐燕蘋天堂家园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姚进泉
1928 ~ 2006
  徐燕蘋
1938 ~ 2013
 
到访:9088  墓地祭奠:22   留言: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父亲的力量
远方  2020/3/31 15:44:00  浏览:178

远方
父亲不是运动员,父亲是个机修工,他一生都以机修工为傲,尽管他一直是企业里的中层干部,书记、主任、科长。但这些名头远没有他的机修工占据的位置重,他是个非常出色的机修工,至少在我懂事后就为我的这位父亲自豪。
远的不说,就看左右邻居对我父亲的那种敬重,就让我有点小陶醉了,我常常听见他们叫我父亲“爷叔好”,“爷叔饭吃了吗?”特别是那些平时看起来野里野气孩子,见了我父亲也是毕恭毕敬一贴药。我不知道父亲是依靠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些坏孩子都大气不敢出的谦卑起来,也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大人都喜欢听父亲对一件事的评判,甚至把家丑不可外扬的家丑也说给父亲听,并希望得到父亲的帮助。父亲说话从不啰嗦,言简意赅。但一旦做出判断,那么一定八九不离十。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受到很多人敬重的普通人。
父亲从不训斥孩子,哪怕做错事的孩子,也包括我们,但奇怪的是父亲就是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力量,让原本知道自己做错了但还想狡辩一下的勇气也会在父亲面前顷刻瓦解,丧失殆尽。
在上海的时候,记得有次楼上的阿亮踢球时竟然把我家的玻璃窗也踢碎了,阿亮知道闯祸,干脆逃回家里,闭门不出。当我们把这个情况添油加醋向刚下班回家的父亲描述后,父亲只是淡淡的说,这种事只能怪我们家的玻璃不牢,不能怪踢球的人。啊,我们被父亲的逻辑气坏了。那样还行啊,几天后阿亮的父亲拉着儿子来赔礼道歉,父亲反而批评阿亮父亲小题大做,父亲说,阿亮都吓得不敢出门,这说明,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对一个能自己知道错误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宽容一点。
父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得我们家在70年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起因是母亲单位突然准备让母亲去贵州支援三线建设,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单位里决定了,那么基本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去贵州,路途遥远,父亲主要担心我们这些还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祖母,在权衡再三的情况下,父亲决定自己主动提出去江西支援三线建设,这样他们单位在母亲单位还没有公布支内名单之前,抢先一步公布了名单,结果还好,我们终于去了离上海比较近的江西,而且事实证明,父亲的决定是非常英明,我们一家在江西的生活还是非常开心的,特别是祖母还在江西睡到了棺材,如果在上海的话,那个时候也只能火葬。所以祖母也没有一点不高兴的。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父亲的活动能力和远见卓识。
在我们全家去江西之前,父亲还特地先去了一趟江西了解情况,回来后父亲把我们全家即将要去的地方描绘成了人间天堂,让我们一家都没有怨言的高高兴兴的去了那个遥远又陌生的地方。父亲唯一的问题就是身体不太好,主要是高血压毛病挺严重,在上海的时候常常因血压高而半休,到了江西,父亲是以普通工人的身份直接到了生产岗位,他以6级钳工的身份分到机修车间,这也是他最喜欢的工作。
    父亲常常告诫我们做个普通的工人是最愉快的, 但他却并没有做多少时间的工人,厂里领导很快就把父亲提到了中层干部的岗位,记得父亲曾经同时担任过科长、书记、主任的工作。但不管怎么样,父亲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心应手的把工作做好。父亲管人确实有一套方法,特别是他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最调皮捣蛋的工人管理好,让他们愿意听你的领导,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情况并不容易,父亲曾经说起过怎么让车间里一个非常难缠的刺头最后成为车间先进的事,好像硬则更硬,柔则更柔,先灭其嚣张气焰,不惧威胁,然后找到对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于实实在在的解决,这样,几个刺头收服,人员管理也就迎刃而解。父亲管人是很有一套方法的,同时,他也非常重视技术,对优秀技术人员总是放手大胆的让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父亲领导期间的车间,科室可以说都是厂里领导最放心的地方,直到父亲病退(主要是为了让身体不好的我能顶替进厂),他都一直身兼三职。
由于父亲的能力,厂里在父亲病退后也没有让父亲安稳的过退休生活,父亲也是感激厂领导的照顾和关心,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厂里提出的要求,就是让父亲帮助组建一个小工厂,让厂里待业青年有一个可以暂时的工作可做。父亲非常理解支持厂领导的想法,也放弃了很多退休后的机会,包括回到上海金山的一次绝好机会。从此后父亲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为厂效力的努力。
他从上海老单位用个人关系帮小工厂买来一部分几乎是送的报废设备。让小工厂开始了越来越兴旺的成功之路,那时候到小工厂工作的年轻人对父亲也留下了很多美好印象。直到将近10年后,父亲才结束了小工厂的顾问工作。小工厂也进入了最繁荣鼎盛的时期。
父亲能力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只要他想干一件事,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这件事做好。这也是他人生中永远值得骄傲的事。就拿我的治病过程来讲,父亲也是费尽移山心力,由于我的先天性心脏病,父亲一直担心我的身体,总是把营养品留给我吃,家里凡是好吃的东西都是以我为中心,可以说我能活到现在,是父亲用自己的寿命换给我的。
为了治好我的病,父亲奔波于上海,奔波于广州,他相信我的病会得到医治。当我从手术结束后的麻醉中醒来,看到的第一张脸,就是父亲消瘦但难掩兴奋的脸。是父亲的力量把我从死亡中拯救,是父亲以永不放弃的乐观坚毅的自信为我获得新生。
父亲的力量好像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在家里是个模范丈夫,在厂里是个合格的管理者,在家乡的亲人中也有很高的威望,因为他总是尽可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父亲的哥哥我的伯伯,文革时期被批斗,在特别绝望的时候想到了死,是父亲用非常乐观的语言告诉我伯伯,不要担心,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切都会好起来。果然,伯伯最后获得平反昭雪,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可以说,父亲总能高瞻远瞩,也一直相信人只要做事对得起良心,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度过的。
此刻,我脑海里全是父亲慈祥的笑容,他虽然离开了现实的人世间,但他在我们儿女心中却依旧活着,我相信他的精神力量,人格力量会一直伴随我们直到永远!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