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办公室,翻阅了学校出版社发行的“口述史料汇编-2019卷”,题为“一名党教育和培养的革命战士”,这是老父亲对自己一生的回顾。
父亲1932年11月21日出生在安徽芜湖的一个小村庄,他从小在祖父举办的私塾学习识字,仅上了三年由于停办辍学在家。
1947年,由于我的爷爷(爸爸的父亲)病逝较早(1940年,父亲当时才8岁),我的父亲那时家庭并不富裕,只能选择报考芜湖安澜中学,由于安澜中学是一些乡绅捐资办学,因此学校收费不高,仅需要收饭费。父亲的二叔向学校交了一石米,冲抵学费和饭费,这样又上了一年学。
1949年4月24日,父亲家乡解放了!那年父亲17岁,当时正赶上安徽省皖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招生,便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从此走向革命队伍。
1950年,由于在学校表现出色,父亲被军干校评上“劳模”,加入了中国共青团组织(当时称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通过一年的政治理论和军事技能学习,于1950年6月,顺利毕业,被分配到皖南军区司令部情报科工作,由于工作努力,第一次荣立“三等功”,喜报也发到父亲所在家乡的人民政府,地方政府敲锣打鼓送到父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