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潘仁希、殷韫英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潘仁希
1909 ~ 1961
  殷韫英
1915 ~ 1992
 
到访:17055  墓地祭奠:199   留言:5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情系豫园 (潘与庆)
雨晴  2019/3/13 7:57:00  浏览:448

                              情系豫园       
     我生长在一个家境不错的家庭。父亲潘仁希解放前是名律师。有自己开的律师事务所。解放初,由于律法不齐全等原因,父亲没能延续律师的职业,自己开了一家“晨曦文具书店”营业。记得在我上小学时,父母亲带我们兄弟几个去逛城隍庙。在九曲桥畔,父亲指着那高墙深园对我们说,这是豫园,四百多年前的明朝,这里是我们祖辈的私家园林。可惜,后来世道变迁、家道中落,潘家园林落入了外姓之手。
    那时,我们还小,还不懂父亲说话的意思。到了家,父亲从箱子间取出了一叠用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几本线装的书。凑近一看,上面写着《上海潘氏家谱》几个字。我问父亲什么是家谱,父亲说就是一个家族过去的历史。我们几个兄弟见了就翻看起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一本书上,画着好些个戴着京剧中官帽的老人,印象中还有“刑部尚书”、“左都御史”等字样。我们想多翻翻看看,可是父亲怕我们弄坏,匆匆收起来放好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从小学进入中学学习。我平时喜欢音乐舞蹈,参加过学校和区里的演出。1960年前后,上海实验歌剧院演出舞剧《小刀会》,我想办法去看了。当我看到上海小刀会在刘丽川、潘启祥、周秀英的率领下,把豫园点春堂作为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在“点春堂”商议军政要务、指挥作战、颁布政令……于是想去豫园看看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1961年,父亲因患鼻咽癌去世了。也就在这一年,经过修缮整理的豫园对公众正式开放了。那年年底,我第一次进入了梦寐已久的豫园,看到了布局有致,疏密得当的亭台楼阁、假山水榭、古树名花,并在点春堂前久立回想。这次瞻仰游览,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我知道了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于是,潘允端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1966年,文革开始了。“打到封资修,反“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为流行的口号。我的弟妹怕红卫兵上门,主动将自家的《上海潘氏家谱》连同父亲留下的古字画、银器等都交给了学校红卫兵组织。可惜的是到文革结束,这些东西都去向不明,不知下落了。
    90年代,我在中国福利会参与全国宋庆龄奖学金的表彰和宣传工作。豫园是上海的名胜古迹,我曾一次次地带领全国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和各地带队老师到豫园参观。我们在大假山前驻足,在玉玲珑前合影,与豫园有了更多的接触。但是,我想进一步了解我家以往历史的心愿,却久久没能如愿。
    我的亲叔叔潘仁恺长期居住在菲律宾、台湾和美国。在他九十高龄那一年,他叶落归根回到苏州金鸡湖畔居住。记得他回国不久,就向我们讲了能否寻找到《上海潘氏家谱》的宿愿。1996年年底,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开放了,我曾多次去那里查阅。但是光凭着“潘允端”三个字,要在洋洋洒洒三百多种几千册的潘氏家谱中,找到我们这一支潘氏家族的家谱,无异于“大海捞针”、难度很大

    两年前,上海市举办“家和万事兴”上海市民家族家庭故事征集大赛。其中希望大家反映家庭家族发展变迁中的人或事。为此,我就想趁这次机会,把我家的家谱以及家族的来龙去脉弄个明白。我静下心来,从“潘允端”着手,开始在网上搜索。我知道了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科场失意落榜归来,在自家住宅西面数畦蔬圃之上,聚石凿池,构亭植竹,营造小园,始建豫园。三年后,潘允端金榜题名中了进士,沉浮宦海十多年无暇顾及建园。万历五年(1577年),他从四川布政使任上辞归,请来园艺名家张南阳为其设计营建,不断充拓扩大增添景物,积十余年之功,把余生的精力和财力耗费在修建园林上。万历十八年(1590年),终于建成一座规模恢宏、景色旖旎、盛名一时的私家园林。当即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奇秀甲于东南”,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还知道了豫园之所以叫豫园,主要是潘允端为“取愉悦老亲之意也。”而潘允端的父亲即“遇事敢为,不惧强御,御倭有功”,担任过明朝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的潘恩。潘恩家教有方,自己是进士外,他两个儿子潘允哲、潘允端都是进士,故他家有“一门三进士”之誉。据史料介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县经济发展很快,此时海盗、倭寇屡屡横行海上、侵袭上海县镇。仅这年四至六月间,因无城墙据守,倭寇五次冲进县镇,烧杀抢掠、搜括一空,许多人流离失所。为此,一批地方乡绅强烈要求筑城抗倭,这件事得到松江知府方廉的首肯及各方人士捐款、捐地的积极响应,城墙不到三个月即建成。潘恩作为家在上海的朝中大员,不仅鼎力支持,还著书《筑城记》记载。初建的上海县城周围九里,设有六个城门,城墙建成后不久倭寇又来犯,击退黄浦江上的水师后,直逼上海县城。上海军民利用城墙奋力抵抗,最终将倭寇驱赶出境。
    我还知道了豫园之所以珍贵,还因它历经浩劫而复生。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曾将豫园西园用作军营。小刀会将点春堂当作指挥部兵败突围后,清兵涌入城内烧杀抢掠,豫园破坏严重。清咸丰十年(1860年),豫园成了洋枪队的兵营,内园造起了西式兵房。1937年“八一三”爆发,日军向上海居民区投掷炸弹,其中一枚炸弹将豫园内的玉华堂炸毁••••••
    建国后,破烂不堪的豫园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经过政府一次次拨款和修复,豫园又恢复了秀丽典雅的名园风貌。豫园之所以珍贵,除了它是呼风唤雨的商会中心外,还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之一。由于潘允端喜好昆曲,在家蓄养戏班,将南戏替代北剧。演过好几出大戏,对昆剧初创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清末的上海,又是全国画坛的重镇。当时在老城厢一带有不少书画社团存在。 1909年豫园书画善会成立,使豫园成为海派书画家的活动中心和“大本营”。会员中有虚谷、赵之谦、任颐、高邕之、钱慧安、吴昌硕等上百人。

    在查豫园的资料时,我还发现了好几位对豫园、对潘氏家谱很有研究的潘氏宗亲。他们是广东南海的潘文生、湖北广水市委党校的潘成忠、无锡的潘明山,江阴的潘维初还有潘广洲秘书长等。在他们的指引下,我基本弄清我们上海潘氏家族的始祖是明朝的潘彦章;先祖是明朝入籍上海的潘奎;而清朝时的潘汉臣是沪西的始迁祖••••••
顺着这条线索,我到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很容易地找到了盼望已久的六卷本的《上海潘氏家谱》。

   在这六本潘氏家谱中,我看到了“明进士出身、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潘恩”带着官帽的线描画像,还意外地发现了孙中山、蔡元培、张謇等历史名人为我们潘氏家谱、家祠的题词;我还知道了《上海潘氏家谱》1935年版本的编著者潘守仁(字翔麒)也是一位在潘家历史上值得一写的人物。他勤劳守信。白手起家。购地造屋,逐步成为上海二、三十年代沪西地区首富。而后,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建公学、造菜场,设邮局。办商会会所施诊给药、施粥施衣等。如今在大场境内,还有守仁桥路,就是他造桥修路的遗迹。
在这本家谱中,我还找到了潘氏祖辈留给后代的宝贵家训。这家训占了五页。共13条39个字:“敦孝弟、慎祭祀、勤读书、肃官箴、睦宗族、和妯娌、择交游、力稼穡、戒赌博、遏邪淫、恤贫乏、宽仆婢、端品行”。值得我们铭刻在心、修身齐家、代代传承。
    面对这几卷家谱,我想起在三十年代上海沦陷期间,父亲潘仁希因不愿为日本人服务当律师而锒铛入狱。母亲也没有被日本人的淫威吓倒,她宁可父亲失业也不向日本人求饶,并四处奔走设法营救。给予父亲在生活和精神上的最大支持。
    五十年代初,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父母亲又毅然决然地将当时才满15岁的大哥潘与进送去参军,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空军教官,为保卫祖国的领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我再一次来到豫园时,看着中外游客啧啧赞许的目光,我想告慰我的父亲、母亲、叔叔以及祖辈们,豫园没有败落,,“豫园有史足千秋”,在祖国母亲的关怀下,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美丽,生气盎然。豫园,已经成为大家“平安”、“安泰”的“愉悦乐园”。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我还梦想着有一天,我们潘氏家族的人聚集在豫园,一起为潘氏家族的兴旺,为祖国大家庭的繁荣和富强,共商大计,共添砖瓦,共迎更加美好的明天!

                                                   潘与庆
                                   
作者后记:
 这是我在2016年6月28日写的一篇文章。非常感谢江阴的宗亲潘维初邀请我参加了在江阴举办的潘氏大家族年会,有幸认识了宗亲潘广州秘书长。秘书长还热情地将潘氏家谱有关资料的电子文稿发给我,供我了解、参考。
但是我把这些家谱资料给我亲属看后,他们提出这样的疑问:怎么证明这六卷本的《上海潘氏家谱》,和当年我们家上交的家谱是一个版本?咱们和潘氏家谱的这一支,是否真是同一支派呢?我愕然,无言以对……
为此,我想借这次编印出版《江苏潘氏家谱》的机会,请大家帮我们出谋划策,证明或甄别我家和六卷本《上海潘氏家谱》是否同一支派?如果是,怎么证明?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是潘氏家族的哪一支?并请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容当后谢!谢谢!
我们能告诉大家的线索很有限:
1、 我们家确实有过《潘氏家谱》,但遗憾的是,由于当初年纪小,父亲去世早,谁编的?祖宗祠堂的堂名都不记得了。
2、 我祖父是潘诚性(号诵笙)祖母是徐翠英
我父亲是潘仁希,生于1909年11月8日,青浦朱家角人,(家中排行老六) 据东吴大学校刊《老少年》1930年7卷2期记载,父亲在东吴大学学习期间,曾担任过东吴大学惠寒小学校长,还和其他几位老师创建了“吴平国乐团”。后来到上海当律师,律师事务所在圆明园路169号“协进大楼”,老家在杨浦区隆昌路226号红房子。 1961年3月19日父亲病逝,享年52岁。 
母亲殷韫英(生于1915年11月16日,1992年4月23日病逝,
享年78岁) 子女在昆明和上海,我们是“与”字辈,小辈是“言”字辈
我亲叔叔潘仁恺(排行老八)婶婶詹璧钦均已去世。 
(子女基本在国外,也是“与”字辈)
3、  我们家谱的小辈姓氏中间一个字的排列,家谱有规定:
我祖辈起是“……诚—仁—與—言……”,但愿宗亲中,有同样的辈分排列。,请联系。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潘与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百老团作家分会副主席、上海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会员、中国福利会退休高级教师。曾任《儿童诗》执行主编、上海民协理事歌谣专委会主任等。出版专著有《另一种创造》、《捧出心中的爱》、《成长的脚印》等,作品五十余次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获奖。
手  机:13524336298
邮  箱:yuqingpan@163.com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