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陈寿荃慈母戴明教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查看图片
戴明教
1922 ~ 2018
  陈寿荃
1917 ~ 1978
 
到访:14317  墓地祭奠:541   留言:22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忆1987“顾绣艺术展
守墓人  2022/6/20 14:06:00  浏览:154

1986年10月,松江县文化局将我从文化馆调入博物馆工作,在博物馆我总共待了一年半时间。那时国家大力提倡重视、恢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在短暂的博物馆工作期间,1987年松江博物馆主办的“顾绣艺术展”在我记忆中印象深刻。那次展览第一次把松江50多幅顾绣真品呈现于社会,展现历史特色文化,直观文化传承。那次“顾绣艺术展”吸引了众多观众,使更多百姓了解顾绣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
松江县博物馆(筹)成立于1957年,但始终作为“筹建馆”状态存在,那时县博物馆没有单独的领导班子,只有一两个专业工作人员【配图1】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文化馆和博物馆的办公地址均设在醉白池内园,与县文化馆合属一个单位。博物馆的办公地点在内园荷花池东侧的一幢二层古建筑内(称之宝成楼),楼正南有一天井与大厅,天井松江人也称为庭心,石板路面,两侧有树木花草摆石,环境很雅致。该大厅(称为轿厅)曾作过博物馆的临时展厅。我记得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大约1980年前后,县博物馆办过一个馆藏书画、出土文物展,其中可以将中国画史上有巨大影响的董其昌作品拿出来展览了。在以前好长一段时间董是被批判否定的对像。1980年正逢国家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时代,展出董其昌作品是表明在对待历史传统文化上一个新的文化姿态。当年这个展览陈列是得到上博很大支持,也是文革后松江第一个具有相对高水平文化展览活动,展览在广大普通市民中引起很好的反响。
文化馆、博物馆在醉白池公园内合在一起办公,尽管环境相当不错,但单位不同,工作开展、业务要求、受众对象等都不一样,常常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县政府根据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决定将两馆迁出公园,文化馆选址谷阳南路,博物馆选址中山东路方塔园北大门东边,拨地各建新馆。两馆分别在1983年底与1984年初相继搬出醉白池迁至新馆。
松江博物馆新馆,财政总共投入人民币28.9万元。馆名由中顾委领导、中国古籍文献研究专家李一氓题写。新馆建筑面积共为1344平米,包括陈列厅、文物库房和办公楼。陈列厅一层为218平米,共二层。松江博物馆从此结束了近三十年始终为 “松江博物馆(筹)”的历史使命,配置了行政领导班子和事业单位编制名额。1984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一个崭新的松江博物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给上海郊区同行业内呈现了最为亮丽的先行一步。
那时博物馆新馆已经做了两年的陈列展示工作。我去时,县文化局领导鉴于新馆开放不久,希望搞出几个能拿得出手又具松江特色的展览。馆长、书记是文化局办公室主任查逸云同志兼任,他是一位很亲和的部队转业同志。那时领导班子商量工作计划都较简约明确,征求原馆老同志意见,也觉得顾绣从古至今与松江文脉相连,又具地域文化特色,办一个松江顾绣展作为五一劳动节的重头展献给松江观众为好。当时五一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日,社会各系统都会推出各种庆祝活动,人流量集中进城,观众也会特别多。办展事宜商定后即落实具体工作,尽管半年筹备时间比较紧张,但有松江工艺品厂(顾绣车间)从事顾绣制作已有十多年生产的优势,只要几方齐心合力,在劳动节对外开放是可以完成的。
1972年,根据周总理恢复挖掘全国传统工艺品生产的指示精神,松江建立了工艺品厂,以生产实用生活工艺品出口换取外汇为主,因松江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遗存,又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支持下,在一些熟悉松江文化历史的老同志建议下,决定建立顾绣车间(当年提法),恢复顾绣制作,真为慧眼远见之举。尔后又聘请了松江刺绣社戴明教老师傅带教年轻学徒,通过几年精心传授和实践,创作不少绣品。刚起步头几年,也受到社会政治大环境影响,经历过曲折。1976年后,松江工艺品厂顾绣制作走上正常发展之道,已有不少绣品参加了业内国家级水准的工艺展览,有些绣品还获得奖誉或被外国友人收藏,也有不少报刊杂志对此作了专题宣传报道。到我们1987年要办展览的时候,松江顾绣在上海外贸界、工美界已享誉不小名气,不少外宾来松江参观,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去工艺品厂参观顾绣。顾绣已成为松江对外宣传的一个亮丽的文化窗口。当时陈丕显、胡铁生、程十发等多位领导、名家为松江顾绣题了字。【配图3】
1986年12月30日,我们去了位于袜子弄(北内路)的松江工艺品厂,和工艺品厂党支部书记沈锦溪、厂长俞国成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工艺品厂领导对顾绣的恢复和生产都非常支持,他们得知松江博物馆要为顾绣办展览,表示会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因顾绣是很少盈利甚至不盈利的,能建立顾绣车间,这在当时企业经济形势并不很好的前提下已属不易。那些绣工、画师也是怀着故乡之情从事这一寂寞而又清苦的工作,都是为了传承这一独特的古代松江文化奇葩,才甘心情愿手不停针。
随后又去了顾绣组,当年顾绣组有10多位绣工,比如至今还在从事顾绣工作的朱庆华、高秀芳、吴树新、钱月芳、富永萍等等。这些年轻的绣工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松江的女中学生;三位专职画师梁景惠、吴铁华、刘建民,他们负责美术设计和选稿定位,几位美工师和绣工的相互配合,起到了画意入绣的重要作用。今天因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顾绣制作很难再出现韩希孟那样的集诗书画绣一身的人物以及造就那样人物所需要的文化氛围。今天画师与绣工互补交流、磨合切磋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一尴尬状况,这是现代顾绣创作的一个特点。另配有一位勾稿师沈月仙,一位装裱师周金勇;技术力量备当齐全。我们向顾绣组组长刘建民介绍了来意,他们听到博物馆要办顾绣艺术展,大家都很高兴。他热情介绍目前顾绣制作和销售实际情况。那天,我们也第一次认识了戴明教师傅,她是一位非常温雅和气的老人。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对这项活动心里有了底气。几天后,刘建民复印了一本1936年徐慰南著的《顾绣考》送给了我们。这本书虽然文字不多,但能基本了解顾绣历史的概貌。【配图2】
展览前期预备工作相当顺利。
尔后,我们又专程去沪,拜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黄宣佩,向他汇报松江文物保护和古民居普查情况,最后谈到我们准备在五一劳动节推出顾绣展览,他听后很感兴趣,表示支持,并建议古代绣品没有,除了考虑上博支持外,可以去上海文物商店看看有没有,可以找一些调拨的明清绣品,主要看你们的展览质量。据松江老同志讲,上博对松江的文博工作一直很关心支持,两馆联系很密,因为松江是一个文物大县。
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又邀请了上博工艺部负责人朱淑仪来松,听听她的具体意见。我们陪她去工艺品厂参观了顾绣,她也很支持松江举办顾绣作品展。建议让我们向上博申请借几幅清代绣品来松江展出,明代绣品不大可能出借的,但可让上博陈列部同志代你们把韩希孟绣品做成同样尺寸的幻灯片来展览,作为展览宣传效果也不错。这样,明、清、民国至今的顾绣沿革脉络能串得起来,整个展览给观众对顾绣的生发和演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解读。
现在回想那次展览,我们需要有关顾绣的文史资料还很贫乏,专门研究顾绣的人也很少,不像今天有那么多专家、学者、爱好者在进行各种研究解读。办展目的,是向观众展示我们身边的一种历史文化,宣传今天顾绣传承的意义,让市民了解上海特色文化,宣传一个地域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博物馆的功能和意义。通过这个展览激活了一段曾经灿烂后又几近"消失"的顾绣艺术发展史。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把清代松江另一位云间才女丁佩拿出来介绍,她是中国第一位在刺绣史上作出理论阐述的松江女子。再说当年我们县博物馆也不具备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研究能力,仅是我们现在几十年后再回想那段展事时的不免有些遗憾。

        二
   展览陈设内容分四部分:一、序导;二、顾绣的沿革;三、顾绣的传承与发展;四、顾绣的艺术特色。
   晚明之松江,鱼米之乡,生活富庶,漕运兴旺。城内官家栉比,商贾杂居,是江南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之地。书画文化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包括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崇尚南宗禅学为画理,绘画创作提倡“寄乐于画”,讲究笔情墨趣,以书法之笔入画,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抒写心意为上的审美理想,松江画派这一画理思想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海内画坛的艺术引领和正统。 
刺绣本为中华女红文化之一,源远流长。顾绣绣技从江南民间闺阁绣和画绣中吸收其精华,加上松江府文化和松江画派画理之影响,使顾绣滥觞之时获得无可替代的艺术营养,顾绣初成就是松江书画这一艺术审美领域里的产物。
  顾绣源起于明嘉靖年间松江府上海县官宦顾名世家族,顾官至尚宝司丞,性好书画,喜交文友,情怀豪爽,追求奢华。归隐回乡辟地筑宅建园,穿池得石,见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故取园名“露香园”。顾家侍姬多善工刺绣,其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绣艺高超而名扬四方。有幸近观其绣的座上佳客正是顾家邀请来的官宦好友、文人骚客、商家大贾等,见此刺绣众口称誉,高士姜绍书在《无声史诗》评说:“刺绣极工,所绣人物山水花鸟,大有生韵,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嘉道年间,顾家之绣品,名震天下,争相宝之。顾绣始于缪氏之说也由此而来。“露香园”也因顾绣之盛名同样远名四方。方有“觐者倾一邑,维杨大贾某者重币踵门,特请一见,用汉玉连环及周昉美人图易之”的佳传。
   真让顾绣名冠群英、史留绣名的是顾名世次孙媳韩希孟夫人。她丈夫画家顾寿潜,“号绣佛主人”,拜董其昌为师,习山水。董对这位弟子的山水人物花卉颇为赞赏,夸为才士。董其昌与顾家交谊非同一般,顾名世、董其昌分别为嘉靖、万历年间进士,从辈份论顾名世要长一辈,他们都是官场中的士大夫,又特别喜欢诗文笔墨。所以,韩希孟身处上层文化学养境遇中耳闻目睹,修性养慧,作为顾寿潜之妻在书画艺术审美上能亲受董其昌教诲,难得此独一无二的天赐良机,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从事刺绣,再添韩希孟天资聪敏,绣技娴熟,针线似代笔墨,擘丝染色超群,犹如神针下凡,这种心情与技艺的完美结合,“能将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使其绣品齐、光、直、匀、薄、顺、密等绣艺表现上大大超越同侪之绣,使其绣成为新的艺术创作,韩希孟成为真正名冠天下的顾绣高手。【配图14-1,4-2】
   时年33岁的晚明文学竟陵派创始人谭元春,与文坛知友文学大家云间陈子龙交谊很深,长年活动于江南,松江府是他文游常来之地,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曾得一帧顾绣尊者图,十分欣喜,乃为歌识:“女郎绣佛人天喜,运针如笔绫如纸。华亭顾妇嗟神工,盘丝擘线资纤指。……”。见此惊叹“如是我闻犹未见,以纸以笔想灵变,一见惊叹不得语…….”。足见顾绣不仅绣艺让人惊叹,其文化内涵、艺术情趣与文人士大夫心灵相通,赞不绝口。
崇祯二年(1629)晚明文坛大家云间陈子龙为韩希孟画绣题赞:“花鸟草虫生气迴动,五色烂发,即薛素素、苏蕙兰未能妙诣至此”。并赞誉顾韩这对艺术伉俪不减当年赵孟頫和管道升夫妇之间的丹青之谊,实为难得。【配图5】
   韩媛之绣跳出了士人眼中历来视女红刺绣为雕虫末技、难入高堂的偏见。董其昌将她画绣与书画逸品同论这是极高的赞誉。韩希孟性情孤高,以她的艺术修养和优渥的物质生活环境,她从事的创作环境和视野高度是常人无法达到的,正如其夫顾寿潜所说:“寒铦暑溽,风冥雨晦,弗敢从事,往往天晴日霁,鸟悦花芬,摄取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这种以心刺绣创作方法与董其昌提倡的以心作画,文人南宗山水“抒写胸中之逸气”审美追求同理同法。
崇祯七年(1634),那一年韩希孟积数年之心力覃精运巧,一气绣成《宋元名迹方册》八方绣品,董其昌俯身近察,大为感叹,问道:技至此乎?诧叹“以为非人力也”。被眼前绣品艺术魅力深深吸引,欣然濡毫,一一题赞;从中可以看到书画眼光一向清高无比的董其昌对这一家乡特有的女红文化何等看重和珍爱。
   崇祯九年(1636)首春,年已81岁的董其昌又为韩媛之绣题了长跋,共125个字,对韩希孟刺绣技艺给予极高的史学意义上的总评和赞誉:“……绣彩绚丽,良丝点染精工,遂使同侪不能望见颜色…….其灵秀之气,信不独钟于男子,观此册,有过于黄荃父子之写生,望之似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工,错奇矣!错奇矣!” 就那一年的秋天,画坛一代宗师董其昌也许带着对顾绣最后的眷爱离开了人世。【配图6】
由于董其昌在明末书画史的崇高地位与巨大影响,他对顾绣的极力推崇,大大丰富了顾绣的文化气象,顾绣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大大宣传和提升。加上众多著名文人墨客的揄扬褒奖,顾绣独领风骚。顾绣不仅成为封建上流社会的时玩,而且成为富贵阶层争相收藏之传世物宝。
崇祯间年,董其昌挚友陈继儒以松江书画的审美视角将顾绣收进《松江府志》 :“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作人物,刻画精巧,为他郡所未有。”大文儒笔下的顾绣评价十分平和理性。 崇祯王朝表面的太平盛世,松江府浓郁的文化氤氲滋养了顾绣生成和繁荣,而社会内质却隐藏着巨大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外患矛盾。
在明末韩希孟时代,民间绣女已普遍慕名仿制顾绣,呈现出 “百里地无寒女”的现象。崇祯府志曾载,上海县城120多个石牌坊中,有3座绣衣坊,华亭县200多个石牌坊有8座绣衣坊,另有一座松江府唯一的“画绣坊”,竖立在离董其昌住所不远的古城之东。这些迹象充分说明松江府(华亭县)的刺绣行业繁荣和商业市场化程度之高,也说明府城是顾绣文化产业的中心。吴越之地民间刺绣也并非无高手,史书也有记载。只是晚明松江府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书画地位巨大影响,以及董本人对书画巨大影响和对顾绣的极力推赏,松江府必然成为顾绣寻觅、收藏、交换的中心地区,也成为松江一种特有的士大夫美术文化风景。
清初康雍乾三代帝皇对董其昌一派文人画视为正脉,从而加以推崇传习,使顾绣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上更具备了向民间传播的条件。嘉庆后,民间刺绣更多的从事绣衮服衣裙佩囊等实用性刺绣,董其昌当年所推颂的纯文人画意的“顾绣”已很少见。尽管大多刺绣仍标以 “露香园顾绣”之名, “露香园顾绣”几成江南刺绣的代名词,这也仅仅是市场买卖交换的需要。据史书记载,上海县刺绣从业人员不仅仅是妇女,多半还为男工。说明刺绣市场日趋繁荣,供不应求。反之,随着这种需求发展,“顾绣”溢发朝着商品化的趋势发展,传统顾绣难复希孟时代。
但是,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温度总会蕴育着特色文化的种子,松江府浓郁的儒释道文化以及书画创作的艺术氛围仍滋养着顾绣的温度,仍有少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眼光关注着顾绣的发展,总有有志者在作不断的探索和传承。也正如此,才会出现云间才女丁佩从自己一生刺绣实践中总结经验,以自己的卓越才华撰写了《绣谱》一书,并在道光年间出版传世。
文化和市场的不同需求以它自身的规律支配画绣的传承发展。苏州、南通、松江、扬州、镇江等地都是经济文化繁荣发达之地,大多画绣尽管仍标以“顾绣”或“露香园顾绣”品牌效应,但也更多呈现出各自地域文化特殊属性的刺绣工艺。
至清末民初,外患内乱加剧,咸丰十年(庚申),松江古城遭遇兵燹,古城毁坏严重,民不聊生,顾绣随着社会动荡更趋颓势。但是,松江仍保持着独宠教育文化优厚生存发展的地方文化传统。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官府慈善机构“全节堂”创办松筠女校,地址于城内思鲈巷东、北仓桥南、佛字桥北、普照寺西,文化环境浓荫。女校内设刺绣课,民国时期,吸收新学,师资力量亦为雄厚,注重品德教育,教学以女红为主,给学生传授美术与刺绣,培养了一届届会刺绣有文化的女学生。学校还制定校歌,歌词就有“……松筠女校名,廿五载于今,刺绣科翻新,美术尤相竞,看九峰三泖,代代有传人,女子贵自尊……”,美术与刺绣实乃顾绣艺技之源,客观上为松江布播了顾绣文化种子。【配图7-1,7-2】
松江古城自1860年那次兵燹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元气逐渐有所恢复,渐渐呈现依旧风采,浓厚艺术氛围吸引文人骚客集聚松江,也是顾绣寻访者的所趋之地。绣庄与绣坊到处可见。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一个唐代设县、令无数文人向往的松江古城遭日军多次狂轰滥炸化为灰烬,成为一片废墟,一座已有32年校令的松筠女校连同他多年积累的绣品从此消失。【配图7-1,7-2,7-3】


1972年,松江新建了工艺品厂,决定恢复顾绣制作,聘请了松江刺绣社的戴明教师傅来厂传授刺绣技艺。而戴明教在上世纪1929――1937年间在松筠女校学习刺绣,那时的刺绣指导老师,是特地从江苏南通聘请来松江传授绣技的宋金苓女士,她是沈寿的关门弟子。那时苏州、南通等地刺绣行业已远超松江。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往往都会出现这样情况,只要保持温度,丰厚的地域文化,如藕断丝连,只要培养加温,必然会东山再起。
 1987年4月份,正是春花烂漫,我们开始布展、展览面临的很多具体问题,主要经费紧张的困难,财政拨款常常捉襟见肘。这个陈列经费需要几千元,当时几千元就很厉害了,我们想了用借鸡生蛋的办法来弥补经费不足,去工艺品厂请求资助,厂长爽快同意以赞助宣传制作费的形式,资助1500元,用这个钱去定制了50多个精致的仿红木小镜框,用于装置顾绣,展览结束后,再把镜框"还"给工艺品厂,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展览需要的一批大展柜我们没钱定制,得到消息,上博有一批淘汰的展柜,请上博支持,样式很大气,他们答应借给我们(后来当年调拨给松博)。我们另外定制了仿红木镜框,适配每件顾绣,将小镜框再悬挂在大展柜里,尽管相隔两层玻璃,但绣品与眼睛视距也只有二十多公分,视觉效果非常好。既能保护展品,也能看得清楚。形式感上显得特别珍贵典雅,又弥补了绣品小展厅大的不协调感。【配图8】
我们向工艺品厂借用的顾绣作品大都是斗方大小,作品尺寸雷同,为了避免观看作品时外形单一,要有几件大尺寸的绣品增加视觉观感的反差和节奏感,除了1980县博物馆向工艺品厂定购过一件董其昌书法作品尺幅较大,还在年初向工艺品厂定制两件较大尺寸的顾绣:一件为元赵孟頫《吴兴清远图》162.7/25cm,因尺寸太大,分成两段绣制;另一件为元倪云林《渔庄秋霁图》63.5/29.5cm。(这两件绣品原稿画本均藏于上海博物馆)由10多位绣工(人次)经过加班加点,总共绣了750多个工时,才得以完成。成为不可多得的当代顾绣精品,现藏于松江博物馆。【配图11】
展览用的请柬、说明标卡、展板美化、灯光均是我们博物馆同志自己动手制作完成的,那时沒有像今天的电脑喷绘制作工艺,绝大部分是手工完成。展览形式陈列经过半个多月的布置,顺利完成。【配图9】
这个展览第一次集中将历史上的顾绣和当代顾绣放在一起介绍,重点是放在当代顾绣的展示和介绍,宣传了顾绣的传承、复苏和发展,让观众感到一度冷落的顾绣文化又以活态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进行了一次松江今古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4月29日,在劳动节前一天,举行了预展,那一天,我们邀请了上海电视台、松江电视台、上海解放日报、劳动报均前来松江观看预展,记者们对此也颇有兴趣,各采所需。媒体自然对戴明教师傅有着特别的兴趣。戴明教在1987年回首50年前松筠女校时点点滴滴,感慨无限,她带徒传艺,确实起了关键的传承作用,功德无量。当年松筠女校像戴明教这样的女生不少,因人生境遇不同而后况各异。戴明教成为顾绣国家级非遗项目唯一代表性传承人既是时代历史的选择,也是她的技艺、人品、性格所决定。【配图10】
展览松江展出20天,5月下旬,适逢上海市主办“上海艺术节”,上海市文化局通知松江“顾绣艺术展”移至上海南市区文庙继续展出,又展了半月。市级媒体对此都作了报道。
整个展览活动结束后,松江博物馆花了5000多元征集了8件优秀展品,加上定制的2件和1980年定制的1件,上世纪共有11件顾绣作品被松江博物馆收藏。使博物馆新增了一项藏品项目。让顾绣再次与松江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接在一起。【配图12】
此展相隔十九年后,为成功申报顾绣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松江作为这一非遗文化传承具备承上启下不可缺一的三要素的活态存在地,至今仍具传承人、传承物、传承地的有力佐证。2006年获得国家的认可与公布。松江成为国家级首批非遗保护项目顾绣传承地。今天我们相隔35年再回首这段展事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家乡历史文化记忆。
今天,松江的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作为上海古文化的发祥地,各种古文化遗存都比过去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顾绣也有了更多的机构和更多的个人在从事传承、保护、工作,这对今天顾绣传承与发展都是极大推动。我们知道,唯有文化的积累和有意义的作为让人追忆和珍惜,这就是历史的温度,抚史前行,播布美术,造褔人民。

唐西林稿于云间清缘斋   2022.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