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翁总 尊重翁总的意愿
我们夫妻俩是翁长溥老同事老朋友。一起参与过西津电站建设,我们一直尊称他翁总。西津站建成以后,我们在南宁经常相聚。翁总晚年生病住院,我先生李维也同住一家医院。仍时有往来。
翁总有理想有追求,敢做敢为踏实肯干能开创局面。他独立思考敢于直言。他求真务实,原则性问题非常认真严肃。
翁长薄有书言:"应机同志,将来我的骨灰和您的骨灰,将在红水河内相聚";"红水河,壮族人民的母亲河。我爱它古老而年青,千万年奔腾不息。我更爱它是我国水电资源的两大富矿之一,因而曾为它的开发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它永远在我心中流淌":"我把壮乡当作故乡,把开发红水河事业定为我毕生奋斗的目标。在我离休后出版的回忆录《恶水缘》一书中,还写有是红水河引我'叶落壮乡',我将来的骨灰要陪覃应机投入红水河中"。
这是他的真实情感和意愿。翁总热爱红水河,为开发红水河付出艰辛努力,做出了贡献。将开发红水河事业定为他毕生奋斗目标并生死相伴,是真实的。翁总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从不说假话取悦于人。他做事说话都很严谨。未经深思熟虑绝对不会反复公开发表。
先生李维已于2018年辞世。我与他相约,我身后骨灰与他的骨灰一起投撒于西津郁江。我们在那里相识相恋,结婚生子。我们一起共同建设西津水电站。我们逝后要在那里一起与江水长流。这是水电人的情怀。
理解翁总水电人的情怀,尊重翁总魂归江河的意愿。
曾桂芬
2022.2.14
(2022年,曾桂芬80岁,广西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退休。)
#####
曾桂芬和他先生李维是我爸爸妈妈的老朋友,老同事。她总说我是她看着长大的,我也是从小管她们叫曾阿姨、李叔叔。西津初建时,李叔叔从清华大学毕业来到西津,在我爸爸手下做技术工作,曾阿姨是职工医院里的护士。过年时,李叔叔带着曾阿姨和许多技术人员一起到家里来拜年,大家互道问候。爸爸拿出相机给大家拍照。那时曾阿姨和李叔叔好像刚相识相恋吧,还很腼腆呢,很爱美,轮到他俩照相时,曾阿姨採一朵小花捏在手上。
2019年秋天(11月9日,爸爸己离开我们一年多),我去见了曾阿姨,曾阿姨一见面就对我大声嚷嚷:“小华,你爸爸一辈子都不爱钱,你爸爸爱知识爱正义,不爱经商”。拨乱返正时期,许多被下放广西各地的干部技术人员齐聚南宁,同赴广西建设大业。曾阿姨及许多爸爸旧时的朋友同事,他们会时常相聚。那段时间刚开启改革开放,不少机构请我爸爸做顾问,说是不用出力,只挂他的头衔,就可以有不菲的收入,爸爸都没有答应。可能时常来看望我爸爸的曾阿姨,就留下了“一辈子都不爱钱”的印象。
我们交谈中说起了爸爸的《恶水缘》,她连忙说看过看过。接着就说,我们建设西津,我们很多人都要把骨灰拿到西津去撒,都不留墓地。我们做水电的许多人,原来的西津人都讲,死了以后要把骨灰拿到西津去撒。在西津工作过的许多老同志的骨灰己经放到西津电站去了。你不要去迷信什么东西,那是每个人的心理学,没有那么好效应的。……
那次见面后不久,我就离开南宁回广州了。11月11日我给曾阿姨微信:
“曾阿姨,能够见到你很高兴,也很难得。 这一次回来,我觉得收获很大,我才知道爸爸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事。
爸爸和这些西津人。不仅是生前一起工作,志同道合,就是死了以后都有相同的心愿,要把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里。
我在西津见到老同学,那个同学的爸爸是安装队的队长,跟我爸爸也是好朋友,聊起来,我才知道他们从西津走出去以后,去过了许多电站。后来到宜昌修了葛洲坝电站,又修了三峡电站,他妈妈逝后骨灰撒在长江里,他爸爸逝后,也是骨灰撒在长江里了。哎呀,我很感动,我很感动,我就觉得那么多的水电人身后都把骨灰洒在了祖国的江河里,我爸爸是水电界的领军人物,他又有遗愿写在书上,骨灰要撒红水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实现他的遗愿,不去让他的一生更加完美。所以这件事情我这次回来以后我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把爸爸这件事情做好”。
曾阿姨11月13日清晨6时多,给我发了三条微信:
“小华,你父親有遗愿就按他说的要去陪应机一起,这句话就夠,你们連他的话都不听怎么行”。
“92年说的就是他已经想好了才说的,他已向众多人宣佈立下他死后处理的心愿,他就想死后和应机在一起。他俩是铁杆老友。親密战友”。
“他立下的心愿你们子女就应该执行就是了。不然要子女干什么?”
我感受到了一位长辈语重心长的深情告诫。
#####
我在2022年春天回南宁见到曾阿姨,收到了她所书《理解翁总 尊重翁总的意愿》一文。
现将此文收入纪念文集。告慰我的父亲,我们懂你,有很多人懂你。上一代祖国水电能源建设者们,生前爬山涉水踏遍祖国大好河山,身后仍有许多人一起相聚青山绿水间。人们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