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翁长溥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翁长溥
1924-08-11 ~ 2018-01-22
 
到访:247199  墓地祭奠:560   留言:228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172.《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不宜超过160米》
翁晓萍  2019/12/13 21:40:00  浏览:266

《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不宜超过160米*》
翁长溥著   (1991年6月28日)   《论三峡工程》(文信选集) P14-P42
  *这是我5月28日致信李鹏总理要他派人来听我口述意见后,遵他传话要我把意见书面报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主任邹家华副总理的全文。
    我着重反复研阅了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潘家铮代表领导小组向国务院作的《长江三峡工程论证情况》的汇报,即领导小组的书面报告,以后简称《书面报告》。也参阅了潘家铮的文学创作《水之歌•三峡梦》注意到他有句话“要知道中国是个弄文字游戏的国家”。①
    我赞成三峡建坝,但不赞成如此不切实际的过高过急的片面追求。
    我赞成三峡建坝,但不赞成如此不切实际的过高过急的片面追求。
            一、防洪问题
    《书面报告》指出,“干堤溃决,特别是不可避免的要有大量人口死亡,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还有人说“如果由于中央决策的犹犹豫豫,反反复复,听不进水利科学家的意见和他们费尽心血的科学结论,这时遭遇了特大洪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大灾大难,这不只是个三峡的投资白白付之东流,而我们新的党中央所建立起来的崇高威信必将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没法向人民交代,人民也不会谅解我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②防洪论证专家组组长甚至说若不解决1870年型洪水问题“这是对广大人民不负责任”。并说超蓄淹上游“灾后赔偿也是经济合理的”。③因此,研究水位问题,重点先研究防洪。
    
    1、对待防洪问题要有几个基本观点
    
    (1)防洪是历史性的全国性问题
    我国的经济文化是沿江河发展起来的。历史进入农商社会以后,河谷地区成为人口聚居密集之地。当今遍观全国,多是穷在深山,富在河谷。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季风气候,旱湿季节分明,雨量集中在六到九月,七、八月份暴雨量最为集中。洪水位和枯水位之间的这一消落区,有很大的土地面积,在这一范围内地肥,从古至今人们都是利用了的。
    如果我们的概念是洪水淹地就是水灾,则防洪问题是历史性的全国性问题,凡有江溪沟之处就有,只有程度之别,不存在有无之分。
    (2)防洪的着眼点,主要应放在依靠当地人民的适洪能力上。
    筑坝建库防洪的先行者是美国。1979年在纽约和伦敦出版的《人类防洪》一书指出,他们在削减防洪工程措施。“人们不再仅仅简单地企图控制洪水的物理能力,而是以更大的注意力使人类适应于他们本身的洪水环境”。④(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各沿河地区都有自己的丰富多彩的适洪措施和适洪文化。
    我发现有的防洪工程师过份强调防洪、很想有所作为,但与人民群众的实践不符。郁江西津水库移到青桐乡去的移民,丢掉自己的新房和不受淹的耕地,搬回库边每年必淹之地,靠山搭蓬而居。我访问他们,据答,洪水淹到的地又厚15
又肥,一亩产量顶青桐乡的三亩,能得一季就够了。从而起了我的兴趣,亲自进行了一次长时间广泛的历史水查。1965年写成《郁江西津水库区人民群众历史上如同待洪水的调查》,摘要列如附件。三县一市城镇街道的低处,十个村的房屋地面高程共14个聚居点,其中只有两个临江村的最低处在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上。房屋,街道高程如此耕地高程可想而知。查阅史料,洪水记载只有“大水”“淹民田”“害稼”“漂流近河民舍”。但我查阅了八百年的《横州志》惠民卷,“发仓粟赈民”“蠲免赋役”均与旱年吻合洪水年虽有“城市巨浸秋收甚歉”的记载,也没有相应的惠民记载。为何秋收歉甚也既不赈又不减?看来以春补秋及汛后生路还宽,无需施惠。真的成灾,如下游的藤县1586年大水记有“被灾田粮数百石发谷赈之”。朝廷惠民或节支是综合判断历史洪灾的基本依据。被洪水淹了,朝廷并不一定承认是灾。人民群众适洪措施请阅附件。从各种考察看,“我归结人们的适洪能力为,人有退路,平原地区为上楼上屋顶爬树等,建屋不当流没顶,结构求泡不垮漂不起,对耕地着眼在冲淘或淤积,对农作物是利用洪水的时空规律,趋利避害,不强求于天?”具体措施,各地不尽相同,但传统适洪能力则为中华民族所共有。
      致于适洪文化,如历史特高洪水位各地有刻痕,居民屋里也有,以昭示后入警惕。沿江人民从小孩起就听洪水朝天的童话,各地又多有禹王宫庙宇,不忘禹王就是不忘洪水。每年端午节都看水涌金山寺的戏剧。凡此种种,使人民从小就培养泱灾意识,年年汛前在端午节敲响警钟。我国沿江人民能够繁衍起来,显然是能够正确利用自然界的洪水法则,形成了群防自救的社会机制。这是永远也不可抛弃的。
    (3)必须认识防洪工程的两面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用工程防洪以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们的需要。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曾说“我们决不要过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⑤后汉明帝对治黄争议也曾说“左堤强而右堤伤,左右俱强而下方伤,宣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地而处,公家息塞之弗,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⑥筑堤必带来渍涝,筑堤越高,积聚的水头越大,一旦溃堤,势如溃坝,把原来只受浸泡之处变为面对虎口,百姓就有陷溺之患了。自古以来,为政者就看到了工程防洪的两面性,注意上下左右关系,兼听不同意见。
    防洪工程是为保障经济建设的,就要有经济观念、资金的时间效益观念。早在1984年国家领导人就批评过我国搞建设缺乏资金周转观念,缺乏利息观念。⑦人民银行存款的现行利率和我们接受世界银行援助性低息硬贷款的利率,按复利计,本息和均约为十年一翻番。试看资金的时问价值:
    20年      2的平方=4
    50年      2的5次方=32
    100年    2的10次方=1024
    200年    2的20次方=1048576
    500年  2的50次方=1.125899×10的15次方
    1000年 2的100次方=1.2676506×10的30次方
防500年一遇洪水,相隔500年,则1元投入的复利本息和已是以10的15次方即千万亿元来计了,10的30次方是只有天文学家才用的数字。世界上比我国发达国家的防洪标准,城市一般在50-100年,农业地区一般为20年或更低,高的也未超过50年,对那些险区,采取惹不起总躲得起的原则,禁止在那里去发展。正如我们禁止在活动断层带去发展建筑一样。建立防洪保险与防洪基金制以及灾后接受国际援助,均属正常办法。联合国决定九十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也是要求通过预警和提高公众防灾、备灾、救灾的能力,以达到减轻伤亡损失之目的。⑧人类尚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三峡论证防洪专家组中研究外部信息者说得对:“据现有资料,不论哪个国家,江河的防洪标准都有一定限度,都不可能彻底解除洪水威胁,完全免除洪水灾害。”⑨但我们某些防洪领导者动辄要防历史特大洪水。看来应有开放观念,工程防洪只能适度。
    (4)黄河三门峡的流域控制观念不宜沿袭
    初中地理课本上就有“黄河百害”,小说如《岳飞传》
一开篇就看到了岳飞出生时的黄河洪灾情景。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原因,黄河自邙山以下,河底高于地面,称为“悬河”,成为华北平原的分界脊轴。历史上黄河河堤决口1500次,大改道26次。黄龙失控、奔腾呼啸一泻千里,席卷田庐人畜,吞没以去,这叫毁灭洼灾害,甚至曾紊乱淮河水系,堪称浩劫。辽阔坦荡的华北平原以及淮河地区人民,长期以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群防自救的作用很有限,谈虎色变,灾荒动乱,人口外流,影响深远。而三门峡控制黄河流域面积92%,水库库容系数设计时达0.8在五十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兴建三门峡工程防洪是无可指责的。任何工程的防洪作用,在技术上、经济上、政治上都是不可与三门峡比拟的。何况黄河寄望一库防洪的实践,只能作为前车之鉴。
    
    2、对长江防洪,必须首先判明几个基本事实
    
    按现在划分,长江宜昌至江西湖口称中游,湖口以下称下游,中游的枝城至城陵矶河段称荆江。荆江长度,约为长江中下游全长的五分之一;为长江全长的二十分之一强。地理概念,必须界定。
    防洪要求属鉴往知今,出自历史经验,中华文化小儿就接受“读史者,考实录”的明训。必需出自考古人的实录,不能想当然耳。
    (1)长江的历史洪水,灾在何处?
    《书面报告》着眼的是,长江中下游12.6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有9000万亩耕地,7000万人口。接着说西汉至清末两千年来发生了较大的洪水灾害214次。我认为,这种不把史料汇编成册,提供专家参阅的做法,是不能令人信任的。我判断,史志中不可能有12.6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区全面性的洪灾记载;长江中下游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局部性水灾的累计数则是可能的。
    至于引人注目的近代三次大洪水,三峡论证会资料第二集第四分册中有三张(1788、1860和1870年)《灾情概略图》,看来是由历史灾情调查人员摘史志原文编制透露的,与《书面报告》两相对照,就发人深醒。万望注意。
    1788年(清乾隆53年),四川的合江、内江、合川丰都、万县、云阳……等县均有大水入城记载,其中万县、云阳“城墙坍裂”。湖北的枝江、江陵等均有堤决水入城的记载。但川、鄂均无死人之说。而《书面报告》只是“1788年荆州城被淹,大量人口死亡”。
    1860年(清咸丰十年),四川的丰都“城塌二百丈有奇会川门将圮”;万县“城外滨江市廪唯见屋瓦”;云阳“南门坏垣数十丈”;巫山“顺城街市多半倾圮”。两湖的枝江“西门城决水入城至东门涌出大江,民舍漂没殆尽”;公安、松滋、汉寿、湘阴、岳阳等地只有“夏水大、溃堤”记载。1870年(清同拾九年)岁次庚午,庚午之灾令人关注。四川的铜梁“六月二十一日午后晦震雷大作,俄倾溪水陡涨至五六丈”广安“中桥郭南五里同治庚午大水倾圮”;蓬安“大水溃堤”合川“雨如悬绳连三昼夜”“大水入城深四丈余,城不没者仅北郭一隅,登高四望,竟成泽国,历两月之久稍可居人,满城精华一洗成空,十余年未复元气”;重庆“江中大水漂流人物有七目之久”;涪陵,“涨水入城”;丰都“全城淹没无存”;奉节“水遇后城中淤泥高数尺”。湖北的具体灾情是在汉水上,如汉川“上游襄堤南北俱溃”。沿长江的枝城、石首以及监利、螺山等地,均只有“大水溃堤”记载,无灾情描述。在长办另一描述庚午之灾对两湖影响的资料中,也只谈到波及之广,只有“田亩淹没,人民迁徒”之说,⑩找不到类似四川灾情的记载。但《书面报告》只说两湖平原“损失十分惨重”“洞庭湖区受到毁灭性灾害。”而在潘家铮的文章中在宜昌城头看见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南扑洞庭、北吞江汉,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着一座座城池和片片乡村”。?谁要对这位中科院学部委员从史学或水力学方面提出质疑,他可回答说,我的题目就是《水之歌峡梦》,怎么不可以说梦话。潘不愧是文章高手。
    这三年洪水在江西的灾情,是在早于上游来洪前本地支流的暴雨上,如1788年祁门“淹漂居民数千”,上游来洪,广济、彭泽只有“大水”记载,或“河湖水涨间有低田被淹”。江西以下,未见灾情记载。
    具体调查人员提供的史实如此,《书面报告》的灾情反映又如彼,定要明察。
    1931年洪水死亡14万多人,主要是荆江大堤江陵洲子沟决口。1935年是支流澧水、清江、汉水死了14.2万人,此与三峡工程无关。
    1954年洪水有专册资料,分洪溃堤1032亿立方米洪量,淹地2505万亩,2505万亩中的相当部分原已涝渍,洞庭湖的死人,淹死3000多人,灾后疫病死亡3万多人。?“但《书面报告》写成分洪和堤防漫溃“有4755万亩农田被淹”“因灾直接死亡3.3万人”。
    《书面报告)强调“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000立方米每秒的有8次”。必须指出,其中5次在宜昌未找到过洪痕,而1981年四川洪水受灾农田1311万亩,受灾人口1584万人,其中死伤一万余人,却避而不提,如此避实就虚谈史料,实属罕见。
    从上述史实看,灾情记载多在上游或支流的罕见暴雨成灾上,未如“书面报告》所引向的平原地区。因为,中下游平原地区源远流长,汇流大而涨势缓,无遭突然袭击之虑;河宽流缓,无汹涌激流席卷洗劫之虞;水位变幅小,无没顶之危。1954年是长江中下游历史实测的最大洪水,沿江的房屋是保住了的,这场洪水超泄量1032亿立方米若淹在2.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平均水深只0.8米,还淹不到人屁股。人为万物之灵,完全有逃生和转移财产的机会。荆江河段的堤垸之内,居民历来家家户户有船,出门就有高台可登,漫堤、扒口等也完全有逃生和转移财产的机会。突然溃堤,在近渍口区难免人员死亡,但突溃常因堤身隐患所致,中国古有蚁蝼溃堤明训,不能完全怨天。岳阳楼、黄鹤楼为中国古文化的遗产,如果荆江地区曾像重庆那样,“江中大水漂流人物有七日之久”,能无记载?能无哀歌?当然,不是说平原地区就绝对平安,按1954年洪水淹死人口4982人,洞庭湖外也有千多人,大灾总难免引起死人。农田大量被淹无庸置疑。但要看到,上游大洪水来期,一般在早稻收割之后,也要看到淹地同时带来了淤泥。当今,洞庭湖区的农田单产高于江汉平原。据说,江汉人中有怨张居正郝穴堵口者。“分洪以后土地都肥了,越高产越往里跑。”尼罗河泛滥培育了古埃及文化为举世共认的历史事实。客观世界是辩证存在的,我们也应该作辩证认识。
    对于长江的历史洪水,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历史洪灾调查人员是作过若干如实反映的,而论证领导小组对国务院的《书面报告》却光说自己想说的话。目前梦话又充斤于报刊书籍,知之者广,合之者众,是想把荆江地区的水灾称作“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以逼三峡上马。讲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当自史实始。
    (2)荆江险在何处?
    “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成因是峰高量大,而河槽泄量不够。”这是一些人一再向国务院报告和对外宣传的观点。这连四川得名于川,湖北、湖南得名于湖也不顾了。中国地形图上四川盆地巫山之东为另一不闭合的盆地,荆江河段原本为湖,古称云梦泽,是天然的蓄洪调洪大湖。如1954年洞庭潮四口四水最大入湖流量69000秒立方米,城陵矶最大出湖流量41600秒立方米,残余水域的削峰作用也如此显著,自然界怎能在其下游造化出更大的行洪河道?
    有人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此说不知始于何时何人之口,但已流传。这只反映了近代长江中下游的灾情分布,而未反映此非天险,险在人为。云梦泽泥沙淤洲后,随着生齿日繁,进行围垦,始有零星灾。历史上权在荆州,故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始筑金堤,但荆北仍有口穴相通;明代江陵大吏张居正当政,荆北遂形成大割据,险在自作孽也。这就是恩格说的“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荆江之险的另一特点,为利、害相随,围垦有冒险性质,后果自负。以个人而言,不上山垦荒而入湖围垦,既有厚利可图又预为之备,如解放前圩垸内居民家家有船,出门又有高台可登。对于朝廷来说,南宋因人口南迁承认筑垸,洪涝灾害日频后,又明令禁止围垦;清康熙推行围垦,清乾隆初年又严禁再开新垸。朝廷不是无可作为。
    荆江大堤在明、清两代(1368-1911年)548年间,就有46年决口,损失是肯定的,但是否为毁灭性呢?这就不能只凭今人之说,而要拿出史料或作历史分析。如前所述,综合判断灾情,应拿出朝廷“发仓粟赈民”和“蠲免赋役”的史料来。有人拿出了“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着花鼓走四方之类的花鼓词,来证明荆江地区人民的苦难。可惜,老百姓熟知此词是黄泛区的流浪者唱的。湖广地区的著名唱词是“人人都说天堂美,哪比我洪湖鱼米乡”。有人指出1749年至1989年两湖地区人口增长7倍,湖区人口增长更快,?符合“越高产越住里跑”。而同一时段全中国的人口只增长5倍(按全国人口在1751年为18180万人)。社会学家怎能承认荆江地区遭了毁灭性灾害?1981年四川洪水已如前述,在宜昌站10多年实测中该年洪水居第二位,但荆江分洪区也未启用,这是眼前事实。如果,是对荆江地区人民不倦地宣传洪水之可怕,以增强其灾患意识,则属可取。但事实上只是用作对上的胁词。
    又一说为“古云梦泽已不复存在”,洞庭湖也将逐渐消亡,似乎今天只有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了。古云梦泽的原景观和名词是消亡了,但实质并未完全消亡。水沙运动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在时间上积分,尚未造化出高于常水位的平地,如郁江的南宁盆地,或西南地区江边的坝子。而是人为活动超前,在湖中以堤束水,堤外形成围垸密布似蜂窝,港汊错综如球网。当今,汇水区内的流量,下游河道的泄量,均是难以改变的,云梦泽的水已束为荆江,盆底低于汛期水位10米或更多,甚至有的还低于河床2米。此为荆江地区的基本格局。
    (3)《书面报告》追求的是什么防洪标准?
    当今,对自然灾害,商务活动或战争,正确地估算风险度,使心中有数,是进行决策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三峡论证领导小组的《书面报告》中,1870年洪峰流量为10.5万立方米每秒,但毫未透露属于什么频率,而又在历史洪灾、三峡工程作用、上马时机等章节三次提到“类似1870年洪水(这类洪水从1788年到1870年不到百年时间内已三次出现)”,距今“已过一百数十年”。(0似乎再现期是很短的。从而,导致国家领导人对1870年洪水十分重视,甚至提供给国家领导人,向国际会议上的外国水利专家去谈1870年洪峰流量为11万立方米每秒。按1870年洪水并无水文实测资料,水文专家组认定的洪峰流量10.5万立方米每秒按标准的频率曲线在4000年一遇以上,11万立方米每秒在7000年一遇以上,以如此令人吐舌的防洪标准在国内外大谈,实属不妥。
    国务院批准的1980年长江中下游防洪方案,是对1954年洪水确保重点堤防安全,分蓄洪量2500亿立方米。国发(1985)49号文批准的渡汛方案,长江若出现了1870年特大洪水,也有应急措施,以保荆江大堤安全。洪水频率因不同断面而异,长江中下游长1851公里,有些防洪专家认为从总体上说以汉口站为代表是适宜的。武汉市也是防洪重点。1954年洪水为宜昌、汉口有测站观测百多年以来的最大洪水。以洪量计,宜昌站属百年一遇,武汉站属三百年遇。必要的分蓄洪淹没也属古今中外的常规措施。试问,国内有哪一条河流用到了这高标准?与国外的防洪标准比也毫无逊色。而《书面报告》对此却诸多烦言。
    认真而明眼的人不难发现,在防洪标准问题上,《书面报告》在水文实测与历史调査、理论频率与经验频率、洪峰与洪量、此一水文断面与彼一水文断面等方面,任意取舍,混乱逻辑。以致比较超脱的防洪专题论证组专家、国家计委国土局总工程师刘善健也不得不说“愈看愈糊涂了”。(39)?有人竟说这是“费尽心血的科学结论。”可悲!
    (4)是否危言耸听
    若再现历史特大洪水,将有成百万人丧生,或一个三峡工程的投资将白白丢掉的提法,不用争论是否危言耸听或吓唬人,而应具体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
    湖南省的同志说,1954年洪水洞庭湖淹死了3000多人,若再现1954年洪水“将会有几十万,上百万人丧生”?对此,首先应认真对待。“建国以后围垦的圩区有耕地800万亩,安置人口约500万”。?荆江险地也,清乾隆就已明令严禁筑新垸,但1949年至1977年洞庭湖平均每年围垦的面积,比过去124年的平均数大三倍多。(21)?人们传统的家家户户有船和有高处可登的安全保障,又没有了。(22)?人民群众失去了自救能力,光靠政府出动海、陆、空军,也救不了多少的,会死多少人,虽难预测,但危险是现实的。这是认为有了三峡工程就万事大吉,主水政者推行“蓄洪垦殖”造成的恶果。
    一个三峡投资之说,是指有了三峡水库之后,再遏1870年洪水,可减少淹没耕地1000万亩可减少淹没损失354亿元。淹地每亩损失是以2200元计,城镇人口每人损失是以7000元计,(均为1986年物价)此区人民太富了。要全国人民支持建三峡么?全国人民可以说,1981年四川淹地1311万亩,就算荆江地区也受了一次灾吧!三峡工程的全部投资由受益地区全包了,并把移民安置也包到那里去。别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地儿年淹一次也该承受,占自然调洪湖泊得来的地,儿千年淹一次还不能承受么?总得讲道理让人说话,总得有个公道!
    对于死人,有盐卡决口50万人丧生之说。(24)?是否在盐卡决口,专家也有异议。为什么会决?对国发(1985)75号文批准的南溃分洪既未实现,北堤又隐患未除,此属渎职。为什么会淹死这多人?因为不只无逃洪设施和预警,洪水来了,人们连爬上屋顶待救也想不到。以至洪到之处每平方公里内414人全被淹死,无一幸免,也属渎职。
    一旦发生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我想,不是人民是否谅解的问题,而是应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因为早在1958年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就已指出;“在防洪问题上,要防止等待三峡工程和有了三峡工程就万事大吉的思想”。1980年国务院总理又再指出防洪“不能等待上三峡解决”。我们如果真心关注人民安全,鉴于上述情况,不应等待大灾之后,现在就应对非三峡工程防洪,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
    
    3、三峡工程防洪的利弊得失
   
     (1)175米方案的防洪作用
    《书面报告》抽象吹成“减免中下游广大地区洪水灾害”。(25)?但在答辩时,一是提高了荆江大堤防洪标准,二是“如遇1954年洪水,有了三峡水库,荆江分洪区就不必运用,可减少整个荆江地区分洪量96~200亿立方米,减少耕地淹没180~330万亩。”这是多年论证精心筛选出来的答案,即只利荆江。我查了所有防洪结论,(26)?未有超过此者,对汉口以下只有鞭长莫及、微不足道的表述。防洪专题报告内有“三峡工程在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地位和作用”的标题和表格命名,但内容只有荆江地区(含城陵矶)的地位。荆江在长江中下游,就可完全代表了长江中下游吗?由于不切实际的宣传,从而于1990年5月10日使赣:皖、苏、沪负责同志共同签名上书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促早建三峡。“只有兴建三峡水利枢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严竣局面”云云。
    至于荆江分洪区,是解放初期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关心建设起来的誉满全国的分洪工程。1952年时有17万人口,移到安全区的是15万多人,分洪区中只有1万多人,现在仅在分洪区里面有29万人,1986年的实地调查数为四十多万人,增长了17倍到23倍。(27)?这显然不是自然增长而是任人由外流入。
    从政治上看《书面报告》代表谁?指向谁?损益关系如何?代表的正是那些成几十万涌进荆江分洪区的盲流人员。指向荆江分洪区的防洪效益,1954年这样的长江最大洪水都不分洪,历史将证明这个分洪区必然消亡,以后不能再指望它分洪了。这一片是我们共产党确定的分洪区,就是那些涌进的盲流人员,站在三峡库区人民面前,也不敢说出“淹你保我”吧?!从经济上看,1954年洪水洪量属100年一遇,耕地淹没年平就只有1.8万亩到3.3万亩,而三峡库区耕地和桔地共43.13万亩是经常被淹的,从经济和国土资源观点看,也不能只看到《书面报告》的180~330万亩。从社会观点看,分洪区内被淹一次,人们只能老老实实以丰补歉,否则就回答:“你们本来就该搬出去!”至于库区成100万人的迁移,就无庸多言了。
    总说是建立分蓄洪区是不得已的办法,没有办法的办法,损失很大。国家已指定的蓄洪区也要提高防洪标准到其他省区望尘莫及的地步。并说,有了三峡长江中游的工程防洪可以简化。各层次的防洪文件均有如此反映,是三峡防洪论的重要阵地,并称对建立分蓄洪区“湖南湖北两省难于同意,因此现实性也很少。”
    建立分蓄洪区是古今中外的通例。国发(1985)79号文的批文专谈建设好分洪区,滞洪区,四大江河也无一例外。还必需指出,分蓄洪水损失在全国各河流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的河流多是宽谷与窄谷相间,左右岸大平地与小平地高低错落,广西叫塘,西南叫坝子。到一定洪水位时就变成蓄洪、滞洪区,从而降低了下游的洪水位减少了下游的淹没。就以荆江而论,1981年的长江洪水,重庆寸滩洪峰流量86000秒立方米,经过狭谷与宽谷交替的槽蓄作用后,洪峰到宜昌后只有70800秒立方米,削峰23%。全国高于常水位的耕地可以淹,就是指定为分洪区的荆江之地不能淹。岂有此理?论单体可能荆江分洪区较大,论群体,论逐年累计,就不算大。对湖区之地,寸土必争,分秒不让。这在荆江地区的基本格局内,是真正的危险所在。
    (2)对上下游防洪的影响
    泥沙专家认为,重庆港和嘉陵江口将有累积性淤积,若再现大洪水,必将增加上游淹没。由于清水淘冲,荆江一带泥沙向下运动,至武汉河段后难以继续下移,日久必将抬高此河段的洪水位。水沙均不利于武汉防洪。(31)?此种对上下游防洪俱害之说,是科学预见。
    《书面报告》对此答辩说,库区移民提高了防洪标准重庆是个山城”、“不会受到影响”、“成都平原高程一般在500-700米”。这属答非所问的文章。
    (3)关于不可替代说
    《书面报告》不惜篇幅,说明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不可替代。问题应该反过来提,三峡水库能否替代得了自然界赋与的天然调洪大库云梦泽(或称荆江盆地)?一个峡谷形水库,不可能替代中国地形图上的一个大盆。三峡水库现方案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只是1949-1977年围垦圩境的湖容就与此数相当。新防洪库容内的全部水量泄下去,在历史洪水淹没面上平均水深不到0.7米。怎么替代得了?
    有人指出1870年荆江大堤上段未溃;荆江大堤汛期出险,1954年为2367处,1981年水位相近但仅74处。《书面报告》在答辩时说“两岸俱溃的危险性是完全存在的,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在答辩遭核武器袭击三峡溃坝的后果时,则称“但荆江大堤可保安全,对荆北、洞庭湖和武汉地区无大影响”。因为溃坝时的水情是自选的,当然可以导致预期的结论。此种在计算机中由自己输入常数的论证手法,在《书面报告》中不只此例。
    由于荆北历史上多次进水,溃口渊塘至今比比皆是;由于此区水位变幅小;由于此区民富,应考虑容忍必要的进水,规定居民建适洪楼房,同时作好进水的安全措施。试看珠江三角洲河网堤网地区的民居,和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干栏建筑,再看我国以至全世界建坝的基坑渡汛充水,实践经验不少,水利部防洪专家柯礼丹早在1987年6月就已提出在荆北准备“太平门”的主张,属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3)我可以断言,人民群众自己的防洪主动,不只效益显著,且将惠及后代。
    (4)关于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
    从荆江地区寸士必争分秒不让的要求出发,提出防洪库容要求,甚至预留超蓄的余地,并且成为不容讨论的前题,这是很不正常的。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时的调洪计算,当1000年遏洪水时,水库最高水位已至175米,毫无余地。“但系假定按理想水文气象预报调度,如预报失误,突然出现特大洪水时,将承担一定风险”。这是按20年一遇洪水开始调洪,???何况据说泂庭湖要求小的洪水时,三峡就要补偿调节,因为你吹得大,别人寄望很大,也就很不安全。如果以国务院已批准的平原防洪渡讯方案为准,用国定的荆江分洪区,当枝城流量超过80000立方米每秒后,才动用三峡防洪库容以削1870年洪峰,以代替紧急措施,按1870年无实测洪水过程线,据有关说法,我估计此一削峰值约在60亿立方米之谱。则三峡正常蓄水位150米方案的防洪库容己足。160米方案有防洪库容138亿立方米,裕度很大,不是最怕1870年洪水毁灭吗?防洪库容小了,反而更安全,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可见,即使防1870年型洪水标准,防洪库容也不是什么不可讨论的。
    
    4、要从政治上考虑三峡防洪问题
    
    任何自然灾害都不会直接引发政治问题。唐山地震如此,今年的孟加拉国风灾也是如此。何况荆江大堤在历史上曾十来年一决口,解放后人民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近些年又安排了数以十亿元的投资。如何建三峡工程,倒是要严肃考虑政治问题。
    (1)关于坝高留有余地对上游带来的危险
    《书面报告)推荐的初期移民156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坝顶高程185米,一再留有余地。不只要看到大量积压资金,还要看到为下游防洪留下幻想,为库区人民留下的是忧虑与怨气,将为后人留下无穷的政治后患。早在1987年6月水位专题论证专家、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覃修典就已指出“实质上是一次建成180米方案”、“至于利用‘超蓄来发挥早期的防洪作用,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可资援引,可谓独创”。???这应引起政治家的认真注意。三峡和荆江分洪区的控制闸都在湖北境内,按现在主张是荆江分洪区避免分洪,三峡新的防洪库容摊在荆江地区平均水深0.7米,在坝前库内却是30米,峡谷型水库水位具有陡涨性质。提供了物质条件,随时都可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发生荆江分洪区未分洪而库区超蓄使不少人民丧生。而上游人民今天是节言的,但是明确反对超蓄的,当这种人为的责任的灾难出现后又将如何?周总理曾提醒过“天下未乱蜀先乱”呵!我们有远见的肩负历史责任的政治家,在这种具体条件下,似应抛弃“留有余地”之见。
    (2)三峡工程防洪与荆江地区带来的潜在危险
    有些人一直宣传“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的根本措施”,有了三峡,就关闭了每年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之门。”我们荆江地区在自己所处的基本格局内,散布幻想,松懈灾患意识,瓦解地方上的群防自救体系,如前所述,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当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成为现实之后,正面的效益是可以预期的。若按现状发展下去,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可以预期的,过去几十年来己出现的人口涌入,百业并举,灾患意识消亡、适洪能力丧失,群防自救体系消亡,一遏洪水载伐三峡,势不可遏。这样进入恶循环是我们国家的心腹之患,人民群众不适应洪水环境,长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是引发悲剧的内在因素。三峡工程没有绝对保险的作用,今天可以看得到的,就有预报调度失误、泥沙长期淤积、超设计洪水发生、战争溃坝等,还要承认今天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因素出现。到那时发生了大灾大难,因建三峡而引发人类空前大难,才真的要震惊世界。水库防洪的先行者早已指出三峡“防洪规划是不适当的”,切勿忽视潜在的巨大危险,切勿丢掉人民群众的自救能力。需知历史是无情的。
    (3)要面对全国人民
     《书面报告》的防洪论,只是站在荆江地区讲话。但必将面对全国人民,只管锦上添花,怎么叫全国人民甚至未越温饱线的人民支持?就说关心这块好地吧!从历史上看,洞庭湖区堤垸往往先涝后溃,或有涝无溃,涝灾损失比洪灾大。建国以来,累计洪涝受灾面积2509万亩,其中溃堤淹地974万亩,三峡工程解决不了涝灾。
    (4)防洪建议
    国土规划应把荆江河段地区列为洪灾险区,以划为农业基地为宜,除了开发当地资源外,国家要避免资金投入,对人口流动也要严加管理。
    国务院已批准的防洪渡汛方案同建立当地人民群众的群防自救体系相结合,应作为长期的基本的措施,并应考虑荆北分洪。
    上游的水土保持,和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库群的建设,是一个积累过程。其中三峡水库位置优越,用于错峰、备急等作用显著,将来应由国家掌握。
    荆江地区的防洪库容要求,不应成为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选择的制约因素
          二、水电开发问题
    所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似乎不早开发不充分利用,不留有余地,就有负于天了。
    三峡工程可开发巨大的电能,又接近负荷中心(解决远程输电现已可解决),坝址地质条件好,开工后的支援条件好。三峡地处要津,自古有名,政治家和国内外专家亲临视察后,在这些方面,都会取得共识。但我们必须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1、从宏观着眼看
    峡坝址处于长江全长的三分之二长度以下的河段,尾水海拔标高在60多米处。从全世界的经验看,已开发的著名河流,在这样低海拔之处建坝(含规划中的)的最高水头未有超过34.5米者。这是因为,第一,这种低海拔地区多属人口已较密集经济已较发达的地区,建坝时淹不起上游,万一溃坝淹不起下游。第二,水能属位能,建库蓄能同海拔高程成正比。第三,装机容量大,主要靠的是流量大,但般迁百多万人,有效库容16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系数只有0.037。调蓄性能很差,保证出力最终499万千瓦,156米运行360万千瓦,属准径流式电站。《书面报告》说1788万千瓦“相当于十座大亚湾核电站或相当于七个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在系统中此属不实之词,是把必要的重复容量投资打了埋伏。第四,坝址地质是不难处理的,库区地质的隐患是难于捉摸的正视此宏观四点,三峡建坝宣低不宜高。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任弼时、贺龙将军率红军渡金沙江处叫石鼓,下游邻近虎跳峡。已故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将军视此为长江筑坝得天独厚之处,以个人影响,曾亲自带领科技人员考察九次,并组织筑坝技术的研究,死后遵其遗嘱将骨灰葬于虎跳峡内。此处可建多年调节水库,每立方米库容的淹没移民数比之三峡约为百分之十几,而每立方米水的蓄能量则为三峡的18倍。调节径流后对下游的防洪、拦沙航运之利,惠及整个长江。其几何地理位置适在我国经度的中部。这里也很美,上面是云涌玉龙,下面是柳烟百里。但地方上不办接待,倒有可能被悬崖垦石接待。据我所知,、长办曾在此勘测过,浅尝辄止。
2、经济上的合理性
这是《书面报告》第(六)专题的命题,是“用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三峡工程在同自己选的20个水电站比什么?比实物工程量和单位千瓦投资。实在比得没道理。
    第一,生产力经济学中有规模经济效益,即规模大的投资效益也好。水电建设的经济工作者一般都懂得,“一五”期闻建设规模为几万千瓦的水电站,每千瓦投资平均为1250元,“二五”期间建设规模为几十万千瓦的水电站,每千瓦投资平均为738元,由于项目规模扩大,从而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38)?《书面报告》比法,是超重量级举重运动员找轻量级举重运动员比。第二,如果引入资金早发挥投资的经济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比,规模较小的优越性就突出了。不用烦琐算帐,现实就很清楚。这些年来的水电投资,中小水电热热闹闹,大型水电冷冷清清。全国各业也不仅水电是如此。不辩自明。第三,耐人寻味的是现在已公开的共提出了6个替代三峡工程的方案。如综合规划与水位专题论证组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副主任何格高的方寨同三峡工程比,装机容量和总投资(均含输变电投资)二者相当,何方案的保证出力高20%.年发电量高8%,而淹没耕地只有三峡的五分之一,移民只有三峡的九分之一。对于这类真正的挑战,《书面报告》准备有大量遁词,如前期工作深度呀!“其综合利用效益是不可代替的”呀!都是该上的不存在彼此代替呀等等。总之,不比!所谓“三峡工程经济性是优越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结论,不能取信于人。
          三、航运问题
    1、筑坝的利弊
    利在渠化了坝址上游航道。弊在需要过高闸,若发生了技术的、人为的或战争的损坏,就更突出。弊在日久之后的泥沙淤积。有了深水航道之后,若长期没有预期的货运量通过,则弊在积压资金,此为本人曾身受深悔者。川江比降大,单位坝高所渠化的航道短,一般说来筑坝通航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2、《书面报告》立论的基础虚弱
    为什么要万吨级船队渝汉直达呢?交通、水电两部和重庆市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因为五十年代就曾有过三峡正常蓄水位200米方案,175米或180米似乎已较前退让了。因为把重庆市看成大西南地区唯一的永久的货运集散地这些都
属假设,并非事实依据。
    3、重庆市九龙坡不应是正常蓄水位的控制因素
    山城重庆,又称雾都,下游17公里为卡脖子碍航的铜锣峡,重庆市河段不宜集中建内河特大港。
    或谓重庆市已经是西南的经济中心。重庆市处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历史上港以朝天门为中心,沿江展布。解放后随着铁路的修建,九龙坡逐渐形成铁转水货运港。这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据悉,至今九龙坡的年货运吞吐量还不到100万吨,固定资产约千万元,发展前景也受限制,且将受泥沙淤积影响,工程之道,港址贵自然,铁路任人修,为什么三峡正常蓄水位选择还要受九龙坡制约呢?
    试看天津市历史上的港是在市区内海河两岸,发展到大吨位船舶时,甩出去建塘沽新港,相距大几十公里。当今建大港、求水深避水浅,属一般通则。三峡水库形成后,就该遵循建港选址的原则去另选。按此段河流比降约为万分之三,向下移100公里,库内航道水深就增加30米,库面宽度也大大增加,港池的宽度深度均增加了,才具备大港的基本条件。
    涪陵地处乌江、长江交汇处,三峡水库形成后,这里必然要形成一个重要的港区,吸引贵州货物,且已有与川黔铁路在万盛接轨的计划。北岸地形也是选港址之处,与襄渝铁路接轨,距离较南岸的更短。将来成达铁路建成后,还可把成渝路的部分货运量吸引过来。至于重庆上游水运的转载,到这港区来转,就更为方便。此一河段不只港址好,使那些过境散装货的装卸,远离市区,对避免环境进一步污染也大有好处,并且可以作好规划随货运增长逐步实施,不积压资金。若把这一港区划归重庆市管,修条高速公路就连起来了,重庆市区可向下游发展。
    航运部门的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全局出发,重庆九龙坡不应成为三峡工程规模的控制因素。待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审定以后,建议国家计委的国土部门牵头,委托西南或四川的国土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另行作出发挥长江水道作用的综合性运输规划。
        四、三峡工程规模和实施问题
    1、正常蓄水位
    为使库区的前景明朗,为终止无休止的争论,使广大库区人民有所适从,现在以确定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为好。如前所述、防洪、发电,航运都不应成为控制因素。控制因素在移民,对移民,重要的不只是看试点的情况和今天库区人民口里说的,而是要了解当前国内移民的实践,切不可低估了成百万人口移民的困难。按河流开发的惯例,我认为把孙中山和张冲的思路结合起来,最为可取。但鉴于萨凡奇设想的惯性太大,从目前实际出发,提出如下意见。
    国务院于1984年4月原则批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50米,是正确的。但应取消坝顶超高。
    尔后曾进行过国际咨询。“世界银行考虑移民的艰巨性和经济的合理性,表示不支持采用比160米更高的正常蓄水位。”国务院若要调整上述批文,此属上限,不应逾越。坝顶高程不逾越165米。在如此低海拔之处建百米级高坝,在世界范围内,已属空前绝后之举了。
    2、科学化民主化决策
    鉴于全国人民对三峡工程关注已久,鉴于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意见很难协调,专家之间也很难一致,建议最后一个层次把中央和国务院的审批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结合起来。即提前把争议焦点的不同意见和资料送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请他们组织自己信赖的人进行审查,然后与各该省、市、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讨论,随时将意见上报。在此全过程中,被审的原三峡工程论证班子应主动回避在作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由国务院并中央审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3、兴建三峡工程的时机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议论之多前所未有。我们宜设想,人类工程史上的丰碑或耻辱柱同时存在从而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我们能建设成此一工程,我深信不疑,问题在于建设过程不能有大折腾,折腾了,防碍航运、防碍用电、积压资金等,影响很大;问题在于建成后不能出大的纰漏(主要不是指工程本身)。因此,我认为兴建时机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对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基本明朗。如本文揭示,目前不能认为已明朗。
    ②下游防洪主要是荆江地区,对贯彻国务院已’批准的平原防洪方案和建立群防自救体系已较落实。
    ???三峡工程和相关系统的投资数已较可靠,视国力情再统筹安排。
附注
说明:国务院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文件、发言汇编,简称《国务院汇报汇编》。三峡工程专题论证报告汇编,简称《专题报告》。长江三峡工程水文与防洪专题防洪论证报告附件),简称《防洪附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再论三峡工程的宏观决策,简称《再论决策》。
(注1):见《中国水利》杂志1991年第1期第47页。
(注2):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66-267页。
(注3):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363-368页。
(注4):见黄委科技情报站编《国科技情报》1980年第5期。
(注5):《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二卷第89页。
(注6):见《再论决策》第314页。
(注7):见1984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注8):见广西科协学会学(91)08号文。
(注9):见《防洪附件》第149~150页。
(注10):见《防洪附件》共9~12页。
(注11):见《中国水利》杂志1991年第1期第44页。
(注12):见《三峡工程防洪替代方案讨论会会议文件,发言汇编》第89页。
(注13):张英《荆江大堤简介》第3页。
(注14):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601页。
(注15):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584页。
(注16):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2第23第47页。
(注17):见《专题报告》第37~38页并表3~2。
(注18):见《专题报告》第35~36页。
(注19):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1205页。
(注20):见《专题报告》第66页,未具体说明地域。同《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59页所述,对照取用。
(注21):见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史研究室:《明清时期荆湖关系史论》摘要7~8页。
(注22):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54页。
(注23):见《专题报告》第60页。
(注24):见《防洪附件》第12-21页。
(注25):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1页。
(注26):见《专题报告》水文组结论,第44页;防洪组结论,第68页,刘善健书面意见,第79页。见《三峡工程防洪替代方案讨论会会议文件,发言汇编》第114页。
(注27):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376页,第583页。
(注28):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583页。
(注29):见《专题报告》第65页。
(注30):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600~601。
(注31):见《防洪附件》第148页。
(付31):见(注12)第69页。
(注32):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6-27页。
(注33):同(13)第3~4页。
(付33:)同(注12)第50页。
(注34):见《防洪附件》第78-79页并成果表。
(注35):见(注12)第142页
(注36):见《国务院汇报汇编》第254页。
(注37):详翁长溥著《论红水河开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第31页。
(注38):见《再论决策》第191页。(注39):见(注12)第97页。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