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垂帘,大地抽泣。
儿孙心碎,亲朋洒泪。
二零一七年三月六日下午四时三十八分,母亲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永远的闭上了那慈爱的双眼,静静地走了!
娘啊,其实你的儿孙都知道,你不想走,你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期盼太多的留恋。黄泉路上,我的老娘一定泪流满面,一步三回头,难舍牵挂难舍期盼难舍留恋!
娘啊,你的离开,儿孙们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娘啊,儿子不孝,你为儿孙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我们却未能使你颐享天年,临终还受尽病痛的折磨。
天命有常,我们肝肠寸断,却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娘啊,你走得太早,现在日子这么好,你至少该再享十年福啊!
在我们陪着你走的这最后的日子里,你病卧在床,吃不下,睡不稳,坐卧不宁,辗转难安;每当你安然酣睡时,我们内心略安,可这样的日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陪着你痛,陪着你苦,陪着你熬,你一天天的消瘦下去,你痛彻肺腑,呼天抢地,我们却束手无策,有心无处施,有力无处使。
我们恨啊,恨病魔无情,为什么要缠上我们的母亲;恨苍天无眼,如何要让我们母子阴阳两隔,泪水长流……
娘啊,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一家无限伤感,孤立无助,个个都想设法帮你一把,可最终无奈,天不随人愿。
夜深人静,窗外一轮新月挂在天边,散着清冷的光,屋内长明灯跳个不停,闪着清幽的焰,夜静得让人心寒,我跪守在母亲灵前写祭文:
母亲二十二岁与父亲结为夫妻,二十三岁时生下了大姐,接下来相继生养了二姐、三姐、四姐、哥哥和五姐及我。母亲来到我们家后,虽然生活境遇稍有改善,但因为身逢乱世之秋,总体状况并没有大的改变。结婚后,她和父亲共同担负起了养育儿女,维持家计的生活重任。父辈们弟兄姊妹多,父亲又是这个家庭中的长子,作为长兄,自然需要为家庭的出路付出更多的精力,而母亲自然也需要更多地忍辱负重。随着父辈们的相继长大成人,父亲和母亲义不容辞地协同祖父母担起了为弟兄姊妹建立家庭的责任。
纯朴善良勤劳的母亲,在涂氏门中已度过了七十二年蹉跎岁月。为了家庭幸福,为了后辈儿孙,母亲辛勤劳作,含辛茹苦,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娘啊,你是位淳朴善良又充满睿智的农村女性。虽然你不识字,但你对生活的明白、对世事的洞察,远比我们这些读书人深刻的多、精辟得多。你把这些道理融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在对我们的教育中,是你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理,生活的坚强,是你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营造了我们美满的家庭,是你留给我们一生享不尽的精神财富和幸福之本,如今正当我们要报答你的养育之恩,让你享受天伦之乐时,你却驾鹤西去,让儿孙们垂泪千行。
娘啊,回首往事,我们泪如倾雨,千言万语也难表达对你的思念之情。
一九九零年,我的嫂子英年早逝,留下两个侄儿,一个六岁,一个仅有四岁,那一年母亲六十七岁,多病的父亲则已七十九岁高龄,我尚求学在外,是母亲和性情孤苦的哥哥一道艰难支撑起了那个苦难的家,两个侄儿在母亲的拉扯下成人成家……
二零零二年早春,家乡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如期开放,也就在那个花开的季节,和母亲相守一生的九十一岁的父亲走了。母亲伤心欲绝,时常痛哭流泪,父亲和母亲感情深厚,他们的婚姻既是平凡的结合,更是跨世纪的爱恋!
父亲走后的第二年,八十岁的母亲遭遇人生最大的灾难,那一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我的哥哥在车祸中丧生了……
父母的前四个孩子皆为女娃,我的哥哥是他们的第一个男孩,中年得子,哥哥被视为心头肉掌上宝,无比疼爱。哥哥离去的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哭哑了嗓子,哭干了眼泪,我和母亲相拥而泣,全家人嚎啕一片。
哥哥走了,我好担心母亲被悲痛击倒,岂料母亲竟然反过来安慰我,安慰我两个侄儿,母亲说,我们要挺住,眼泪要咽下,生活要继续!母亲啊,你这样对我们说,暗地里自己却经常杵着拐杖,手拉着年仅六岁的侄女来到葬哥哥的山岗,哭晕在哥哥的墓旁。
父亲走了,哥哥也走了,那一年,我的大侄初中刚读完回到家里,二侄尚求学在读,侄女七岁不到,一夜之间兄妹三人成了孤儿。侄儿稚嫩的双肩如何担得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是塌了,一个苦难的家庭被推到了破碎的边缘……
我永远记得,在葬完哥哥后的那一个夜里,天空细雨濛濛,阴冷无比,母亲对我说,儿啊,有娘在,我们的家就不能散,也不会散。八十岁的母亲毅然决定再担生活大梁,带看我的大侄在家乡的小集买起了小菜,我的老娘每日里往返于家乡小集与县城之间,一手杵着拐杖,一手提着菜筐,甚至肩上还背着装满菜的竹篮,蹒跚移步,沧桑前行。
娘啊,我坚强的老娘,在你的带领下,我们全家人勤奋打拼,日子逐渐好了,生活逐渐过出了头!现在,我的两个侄儿都已娶妻生子,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侄女涂园也在医院上班了,有了经济收入,也有了生活前景。
生活好了,母亲也更加老了,她的腿脚已不再灵便,需借助拐杖才能艰难前行。我在城里买了房,母亲辛劳一生,我要把她接到城里来住,让她安享晚年。然而,母亲却不愿进城,她说她过不惯城里生活,家乡有她熟悉的房前屋后,有与她生息与共和睦共处的乡亲邻里。故土难离,我只好依着母亲,让她住在老家,和大侄生活在一起。
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始终是乐观向上的,晚年的母亲喜欢和老友们在麻将桌玩上几圈,或者赢上三元五元,或者输个一元八角,我每次回到母亲身旁,母亲总喜欢和我说起她在麻将桌上的“战况”,赢钱时甚至眉飞色舞一翻,露出许多笑容来!母亲啊,我可爱的母亲。
儿在哪,娘的心就在哪;娘在哪,儿的心也就在哪!娘啊,每次我回到老家,你杵着拐杖把我迎进家门,拖着不灵便的双腿用颤抖的双手为我做好吃的,你总是围着我转来转去,生怕我走出你的视野。我要回城里了,你又总是杵着拐杖把我送到路口,叮嘱我车子要慢些开,到家了要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你眼里含着泪花,泪花里我看到了你的不舍和最淳朴的母爱!
去年十月里的一天,你打电话给我,说你肚子经常间歇性疼痛难忍,我迅速驱车赶往老家,和五姐一起,把你送进了医院。那一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我们是从家乡老年人娱乐室的麻将桌边接你进医院的,爱美的你换上平时最爱穿的衣服,还刻意在镜子前整理了一番,然后才上了车。在医院里,我先后请了本县最好的医生为你诊断,他们都是专家都是教授,配合现代高科技检查手段,最后定性为器官老化,医学难解。你躺在病床上,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疼痛,每况愈下。娘啊!望着你渐行渐远的生命,儿子不甘;看到你倍受折磨的身体,儿子无助!
时间到了年关,要过年了。你说过年要在家里,不能在医院,坚持要回老家,我们只好离开医院回到了老家金鸡。除夕夜要吃年夜饭了,你为了营造年夜里团圆幸福的氛围,坚持着从病床上起身,忍着疼痛和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其实你什么也没吃下,疼痛让你眉头紧皱,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咽下的不是饭菜,而是眼泪!
在家乡,有除夕夜向祖先瞌头许愿的习俗,据说许的愿大都能实现,我们双手合十作揖,虔诚下跪叩首,许下了同样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能有奇迹出现,母亲的病能好起来……,那情景甜蜜而心酸。我用手机录下了那个场景,当镜头扫过每个人脸上的时候,微笑写在脸上,那是送给母亲的希望和信心;痛苦埋在心里,那意味着生离死别的无奈……
坚强慈爱的母亲啊!我们每日里为你打针吃药,疗效却没有,其实,你比谁都明白这其中的意味。在你虚弱的没一点力气甚至说话都气喘吁吁时,你还是用那丝微笑来安慰我们,你从来不说你要离开我们了,是怕我们伤心难过……
一次次虔诚的祈祷,未能延续母亲的生命;一天天婴儿般的呵护,挽留不住母亲离开的脚步,母亲还是离我们而去了……
在母亲病重的日子里,其实最能表达的“孝”的就是陪伴,在陪伴的同时,享受着珍贵的母爱。母亲尽管病得很重,但她都不会停止爱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最后的光,她也会普照在每个孩子身上,会让你一直暖在心里。我忘不了母亲关爱的目光,忘不了母亲“车开慢点!”那句重复的叮嘱,忘不了母亲用浮肿的手轻抚我的额头,忘不了黑夜里她打给我的电话,惦记我是否到家……。陪伴母亲的日子里,有浓浓的亲情,有殷殷的祝福,有深深的慈爱,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
母亲在时,我们远游了;我们回来了,母亲却远走了。母亲的叮嘱声已经渐行渐远,远到已经听不见了。母亲给了我们一生的爱,而我们给母亲却只是一点点,我们还说自己已是孝心一片。母亲啊,你厚重的爱让我心痛不已,也让我惭愧万分!
苦日子过完了,母亲却老了,好日子来了,母亲却病了,在幸福的面前,母亲却走了!
母亲走了,我的世界变了,变成了一个没有娘的孩子。母亲在时,我们姐弟姊妹以及叔侄是家人,母亲走了,我们便成了亲人。有娘在,我们尚有来处,娘走了,生活只剩归途!
当我的事业一帆风顺,生活风和日丽时,母亲给了我一片晴空。当我前进的路途遇到风霜雨雪时,我总能从母亲那得到安慰;当我遇到难题时,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她身体情况,再给母亲报个平安,自己就能积蓄力量,轻装前行。
母爱大如天,母爱又深似海。
母亲啊,我们葬你在父亲墓旁,那里能看见你一生居住的家,让你和父亲海枯石烂,相守永久!
母亲啊,你放心的走吧!我们也会慢慢地从悲痛和忧郁中走出去,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来,我们会彼此搀扶、互相照应,继续着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期盼梦中能与你重逢团聚。
母亲啊,安息吧,通往天堂的路是平坦的,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没有饥饿,有的都是幸福生活有的都是欢声笑语。
母亲啊,一路走好!
涂学庆 于深夜
201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