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董兰芬
  查看图片
董兰芬
1933-07-01 ~ 2003-03-03
 
到访:78818  墓地祭奠:1388   留言:3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想起了上海甲肝大流行
普显宏  2018/8/13 7:34:00  浏览:184

                       想起了上海甲肝大流行

                               普显宏

     年初到主管部门开年度“妇幼保健工作会议”,会上领导通报了这样一件事情:2008年6月,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孕妇,为了保胎住进了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经过妇产科专家的治疗,先兆早产的症状已基本得到控制,小两口甚为欢喜。山里人初到城里,就像陈奂生进城,很多东西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丈夫就领着媳妇天天外出品尝满街的风味小吃,结果就吃出了重症肝炎(甲型肝炎最为严重的一种,比较凶险),急性肝坏死,肝功能衰竭,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医生使尽浑身解数,还是无力回天,母婴皆不治而亡。你可能不知道,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如同矿山安全事故一样,是两个要命的硬指标。就为此事,我们一个地区的“妇保先进单位”就此落空,排名还倒退了好几名,主管部门领导大为恼火。
    在为这位山区孕妇香消玉殒感到痛心之时,我突然想起了1988年春天发生在上海的甲肝大流行,当时上海共计29万多人感染发病,其中11人死亡,震惊全世界。
    1977年以前,我们煤矿是个“劳改”单位,三千多职工及家属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中也有你们上海人。21年前的那次甲肝大流行,因为消息闭塞,媒体又不报道疫情,那种恐惧、紧张的流行态势我们身在边疆的人无法得知,情形大概与2003年春天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差不多吧,但“非典”时上海好像平安无事,是不是得益于甲肝大流行时积累的防范经验?
    有关上海甲肝大流行的消息,我是通过煤矿的两位上海人知道的,一个叫付克已,工程师,懂英、俄、日三门外语,当时已退休,住在煤矿球场边一幢木板房里。一天,他接到上海亲人打来的一个长途电话,说是上海正流行甲肝,人们都害怕得要命,抢着买板蓝根来吃,上海是买不到了,叫他如果在这边能搞到板蓝根的话,就买点过来。付师傅就来到我们医院问医生有没有板蓝根,并开口就要5瓶。当时我们职工医院看病不要钱,职工只需花3角钱挂张号,就可以开方拿药了,但按规定药量不得超过三天,与医生关系熟的人都可以开到三七、人参、十全大补丸等好药。付师傅平时很少到医院看病,又是工程师,再说板蓝根也不是什么贵重药品,医生看在面子上,就给他开了5瓶板蓝根片。可他第二天一早又来找另外一位医生开板蓝根,院长知道后就问他:“开这么多板蓝根做什么?当饭吃格?”付师傅红着脸说,上海流行甲型肝炎,想买点板蓝根带回去。院长半信半疑,瞪着眼睛看了他半天,两人为此还吵了一架。过了几天,医院的板蓝根片,板蓝根冲剂就被人开完了,只剩有板蓝根注射液,医院职工感到奇怪,议论说:“(板蓝根)就是着付克已(托人)开走了!”
    退了休的付师傅每年都要回一趟上海,他本来是想买了药就起程回上海的,但听听上海爆发甲型肝炎,犹豫了好几天,家人也劝他不别回来了,板蓝根用包裹寄过来就行了,他才打消了回上海探亲的念头。
    另一位上海人叫项承忠,喜欢下象棋,是煤矿的象棋高手,在剥离一队开绞车。家人给他打了几次电话他都没有接到,因为他上班的排土场离矿部电话室有两公里路程,后来接到一封电报,才知道上海发生了甲肝流行,但寥寥数语,也不知道更多的情况。隔了几天,又收到一封上海来信,才知道家里也有人因吃蚝蚶染上了甲型肝炎,住进了医院,全家人均被隔离,不得出门,每天需要的生活用品皆由他人送到家里,吃过的碗筷天天都要煮沸消毒,弄得全家人都快要崩溃了。他就请了三年一次的探亲假回上海探望。过去项师傅每次回上海,除了带些云南的土特产外,都要从老农民手里买些猪板油炼化后装在塑料桶里带回上海给父母,他说上海缺油。但这次项师傅什么都没带,而是到医药公司批了5件板蓝根,每件有100瓶,带回上海。不知情的人都笑话他:“从云南买板蓝根回上海,豆腐盘成肉价钱,哪里划算?”但马上就遭到知情者反驳:“上海人精明得很,才不会做亏本买卖!这5件板蓝根带到上海,他来回的车票、两个月的工资都赚了!”
    可见,当时上海由甲肝引起的“板蓝根热”到了什么程度。其实,板蓝根是个很普通的制剂,没有那么神。板蓝根有两种,我们云南的板蓝根为爵床科马蓝的干燥根,其叶又叫“大青叶”,系野生,药效比较好。产于长江以北的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的根或叶,多为栽培。两种板蓝根作用基本相同,其有效药物成分为靛甙,具有清热和抗病毒作用,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一定预防作用。但人一旦真的染上了这些传染病,其实板蓝根也不管多大作用,不可如此迷信。
    医学发展到今天,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甲型肝炎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注射甲肝疫苗,就基本可以防范。任何一种传染病要发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三、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只要切断其中一环,就不会发生大的传染病流行。现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禁售蚝蚶,也就是从根本上堵住了传染源。如果我们医生发现了甲肝病人,须立即隔离病人,报告疾控中心,入户进行个案调查,这也是一种阻断传染源的做法。
    作为个人,防范甲肝可从“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两方面着手。甲肝是通过粪——口经消化道传播的,到干净卫生的环境就餐,勤洗手,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或将食物用微波炉加热消毒,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通过接种甲肝疫苗,可使机体对甲肝病毒产生免疫力,有效减少易感人群。但任何一种疫苗都不能保证终身免疫,有极少数人注射甲肝疫苗后,产生抗体滴度不高,甚至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也就起不到防护作用。就是产生抗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滴度也会随之降低而失去保护作用。所以不要以为注射了甲肝疫苗就万事大吉,最好是每隔3至5年再加强一针。至于注射甲肝疫苗后有没有产生抗体,抗体是高是低,可到医院或疾控中心的检验科抽血化验。
    在我们云南,2007年1月以后出生的儿童,政府都给予免费注射1针甲肝疫苗,很受百姓欢迎。现在云南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已经是历史最低水平,前面所述的那位孕妇,只不过是极少见的个案。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