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女教师莫名感染上艾滋病毒
普显宏
某县中学一名教数学的女老师,有一段时间经常伤风感冒,一感冒就浑身乏力,咽喉肿痛,流鼻涕发高烧,缠缠绵绵十天半月不愈,非得住院输液才能控制病情,以至她与县医院的医生护士混成了“老熟人”。这样反复几次后,医生护士见了她就有点奇怪:“你出院才半个月,这么快又感冒了?抵抗力太差了!”在护士的建议下,医生就在做血常规检查时给她查了个HIV,一查一个准,原来她是个艾滋病毒感染者。当疾控中心防艾办的工作人员拿着确认的检验报告家访时,她死活都不想信自己会得这个病,还辱骂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后经个案调查,发现她丈夫也是个艾滋病毒感染者,原来她丈夫半年前出差时去洗桑拿,与小姐发生了性关系,初步判断该病例是丈夫感染上艾滋病毒后,又传给他妻子的。
我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多少?但我可以告诉你,艾滋病就是这样从一个人传向几个人,从几个人传向一群人,再从一群人传向整个社会的,这个过程,成几何级数递增。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这位女教师,事情并非是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而是无辜的受害者。早些年,我们云南的艾滋病边境县市多一些,大多是吸毒的隐君子(通过静脉吸毒共用一个注射器),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不到5:1。而现在性生活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女性感染者在不断增多,短短几年时间,就几乎要与男性感染者持平。从生理上讲,女性是弱者,更容易受到性侵犯,更容易受到艾滋病毒的感染。所以,女性在健康上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女性更应加强自身的防艾意识。
针对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国外有个ABC经验:A——节欲(abstinence);B——对性伴侣忠诚,不要有多个性伴侣(befaithful);如果A和B都做不到,就用C——安全套(con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