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怀念兰云飞老师
  查看图片
兰云飞
1981-11-05 ~ 2018-04-11
 
到访:23785  墓地祭奠:109   留言:231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南方的雪 2020/4/11 10:00
亲爱的,今天是你离开我们两周年的日子。疫情形势严峻,加之恬恬说她有点怕去墓地,我们来不了龙台山给你扫墓,来网上墓园给你扫了墓了。你自己在那边好好的!也要保佑我们娘俩好好的!
签名:akong 2020/4/1 23:58
云飞,冬去春来……这个特别的春天也许会成为一个历史的节点。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学正有序推进。不料我们的创痛灾难只是一个序幕,此刻,世界其他多国正遭遇病毒的侵袭。疫灾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全球危机,这甚至可能会引发新一轮世界格局的变革……2020前、2020后,时代更迭是历史必然,只万难料是以这样的方式……最近开始读到很多深度好文,关于疫情关于体制关于人性……有深思有批判有爱,我想这才是大灾大难应该赋予个人、留给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多年后,这些收藏也算是个体的一份见证和记录吧。最近上网课,有了更多时间阅读观影,收益良多。站在四十岁的门槛,能重新开启一段学习之旅,倍感幸运。云飞,山河远阔,敬你一杯
签名:南方的雪 2020/3/10 00:13
你离开我们都快两年了,一切都不温不火,不好不差,只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都有些变化。来了重庆,各方面开支增大了,收入却减少了不少,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不如从前,真不知道选择来重庆是正确还是错误?小孩的感觉最明显,她经常说不喜欢现在的妈妈,因为现在的妈妈不喜欢笑,还喜欢打人。她这样说我也很难过,可找谁说呢?今天看了之前恬恬的视频,确实我自己在对待家人不如从前那么豁达。我也在反思自己这个不称职的妈妈!重庆人多车多地少,我也不擅长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心胸不自然变得狭窄起来,就像以前的你:愤慨、悲观,甚至有些抠门。我想自己尽快调整过来,多反思自己,多些陪伴,少些催促,早日变回女儿心中理想的妈妈!
签名:akong 2020/2/19 00:04
云飞,最近给恬恬留了两三封信,收录此次疫灾中网络上的一些好文章,我想留下更多的信息。也许灾难过去、多年以后,孩子们透过这些文章,能对这次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大灾难中人的悲苦,能客观地看待人性的善恶,能尝试着学会在洪流中保持冷静和理性……也是对灾难中离去的人的一种纪念吧——这世上还有人记得他们。有追忆有反思有深深的悼念,才不负我们所承受的苦难。我读到了不少好文,但还是觉得遗憾,在如此特殊的历史时刻,真正的思考者写作者并不多啊,也许是我视域狭窄没有读到吧。一个真相与美缺失的社会,永远孕育着现实灾难和人文灾难。想起小林一茶的俳句:我们在地狱的屋顶/凝望着花朵。我会以自己的方式,铭记!
签名:akong 2020/2/11 21:05
云飞,肺炎疫情还在肆虐,武汉封城20天,全国各地大规模封闭隔离,复工开学推迟,大面积休市停业……山河大地,可谓一片惶惶。这一切何时能结束,疫情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恐怕都只能交由历史来衡量了。可惜,历史触摸不到庶民的悲苦!而书写历史者皆以庶民为刍狗......  从昨天下午起开始读“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的传记《只是孩子》,七个小时,刚刚读完。深深感动,肃然起敬……想起你,想起朋友们相携相望的日子...可惜,我们的时代不会再有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缪斯了吧?或者说“伟大”只属于历史?而能透过帕蒂的笔迹,仰望到那些闪光的岁月、那些闪光的人生和灵魂,我们是幸运的。若有神启,愿余生能完成一些有意之事。
签名:akong 2020/1/24 13:01
云飞,今天除夕,本该是祥和喜乐的,却因为肆虐全国的肺炎而不安……
多事之秋,家国蒙难,忧心忡忡……
愿每个人都能运用理性和智慧,作出自己的判断,选择和行动。坚持心中所信,所爱!
愿这一切能早日过去,爱满家园春返人间。
签名:南方的雪 2020/1/18 20:05
马上又是新的一年了,今年我本命年,搬了新家却遇到不少糟心的事,父母年龄慢慢地大了,很多事情都感觉她们比以前弱了,我正当壮年却处处让他们帮我代劳,真的很惭愧!孩子慢慢大了,每当看到和你的合影她就开始啜泣,他说想爸爸了,她说真想回到过去,这样她就是有爸爸的孩子了。每次面对她的思念她的眼泪,说实话我都有点茫然,我不敢跟着她一起哭,我必须在她面前表现的坚强和淡忘,这样她才会有安全感。我想明年争取拓展一下自己,也更积极一点,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给她弥补父爱的人。过年了,你自己好好的,也要护佑我们母女和父母平安健康。等明年她读一年级了,我再带她来给你扫墓!-写在你离开的第648天
签名:DWW 2020/1/10 08:46
马上就到新年了,来重庆主城也一年多了,始终感觉缺少点什么,最近一直困惑这个问题。直到昨天晚上和恬恬一起看了合川大幼(之前合川上的幼儿园)七十周年主题晚会,看着看着她突然哭的很伤心,她说想念以前的老师和朋友了。在愕然的同时,我突然明白了,其实在重庆主城找不到归属感,不管是老人还是小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如此,所以才有很多不适应。像你之前说的主城有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和公共资源,的确如此,我最近为了孩子上哪个兴趣班、怎样做好幼小衔接想的夜不能寐,她的教育也花费了我大半的工资。但是其实最重要的方面却忽略了:归属感,认同感,邻里情,友情,亲情…。这些需要重构或者找寻替代品,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找到目标和方向!

留言总数:196 分页:11/25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