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之乐事
那些年,您拖着老体,耕耘南园,直到生命之烛燃尽。那是生你养你的大地母亲啊,生不离土早已深入您的脊髓。您勤勤恳恳耕耘70多载,阅尽天上风云万变,历经中国几十年从战争到建国,从动乱到稳定,从贫穷到小康的历史巨变。您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让我依旧怀念月夜下,依偎里,听您讲述过去的故事。如今,您讲带走这本书,回到大地母亲的怀里,回到您的归宿,将历史文明种植,来日化作参天大树,让后世瞻仰。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失去您将不是悲痛,因为您携着土地的使命,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将耕耘持续到永恒!或许南园就此荒芜,就此冷寂,但是您的灵魂身影耕作在更广阔的中华大地上。
所以我将喝彩,我将祝福,我将告诉后来者,人对土地的情感可以如此伟大。
那些年,您生儿育女,顶着文革动乱,临着邻里狭隘的利益袭击,您编制最结实的保护伞,将之挡在外面。如今儿女已经有所成,孙辈也将陆续成家立业。您做到了大地母亲赋予您的一切关于母亲的使命。您的功绩将随着历史的流水,渡向神圣的佛海。
那些年,您给街道带来生机。您的烧饼技术从悠远的传统走来,散发油香,送给了多少孩子嘴上的欢笑。您对土地的爱长成多么鲜美的青菜,荷着晨光,伴着一路吆喝,成为了多少乡亲的碗里的清凉。您对乡村礼仪的崇敬成了一曲佳话,年老依旧拖着不倒的身躯的您,赶去远处山上的庙宇,为后代祈福。您的和蔼成为街道永恒的风景。然而突然间,街市纷闹依旧,但是似乎少了什么。那尊熟悉的身影呢?数日后这片空白将隐隐作痛在人心。
那些年,您给春节添上浓浓的年味,让我们后辈体会到春节应该怎样过方可不枉祖宗。春节扫地要讲时机,要虔诚的扫法;祖宗的香火灰要一年全换新的,压灰钱要重新找到;换灰要赶在天黑前进行;新灰不能参杂旧灰;贴桃符对联手势要怎样怎样......小时候我觉得这些习俗好玩,长大后觉得这些是繁文缛节,而现在,忽然觉得这些习俗将要随人入土,世间又要少去一位传统文化守护人。这个春节即将失去原汁原味,只剩下一片吃喝,一片狼藉,一片快餐文化带来的疤痕......今年的祖宗祭祀的案台再也没有绝技般的身影,火炉或将冷清。忽然觉得这比死亡更让人沉痛,就像京剧衰微,前世绝技,后世难再一样让人心痛。
二.一年前的永别
我对您的记忆将永远定格在一年前元宵日清晨。街道空无一人,人们依旧舔着嘴边的新春梦;但是对于我们家,送别曲已然奏响。我拖着行李匆匆要走,父亲拎着包裹赶在背后,都怕赶不上车,而您站在门口,挥手送别,然后拖着不争气的步子,很想要跟上我们,因为你或许怕太远,不能再看清我们。
如今记忆依旧,感受已变。如果我知道那不是送别,而是永别,我就不会走那么快了,如果我知道那是奶奶最后的期待,那我就不会选择沉寂多日,然后选择今年给她一个大惊喜了。现在觉得那不是空寂的街道,那是时光的街道,老中青三代一前一后行走其中,完成多么壮美的代际交接。
但是不经意间,死神没让今年重演二幕,死神完成一记精彩的绝杀,真漂亮,在人类还未意识到的时候。从此,祖母挥手门前,气喘吁吁极力赶上的一幕就此远去,模糊于历史的牛皮纸中... ...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了摆给人看。
箴言。
暑假本来想回来看看您,却是一个念头把我镇住了——求职忙。
寒假结束本来想早点回来看您的,却又是一个念头把我镇住了——图书馆的书和家教学生中考的压力让我不能离开。
可见,忙,真是世间最好的遗忘剂了。
一夜梦里,忽然看到和蔼的熟悉的面孔向我走来,微笑,然后消失黄沙道中。奇怪。
然后,死神再也等不及了,向我甩下狠狠的嘲笑,一卷而去。。。
五天后,回到家,生平之物几乎消失,唯有压箱底的几千元与留孙的遗嘱依旧安静地凝视我。于是史铁生《我与地坛》式的泪水,又一次在眼眶上演。
人说亲情不能等,我怀疑之前我是否真的理解过。
三.浴火重生凤凰魂
痛定思痛,觉得有必要向所有的死者与活者说点什么了。
死亡无疑让人类百感交集,但是这就是造物主的安排,新陈代谢有时候就是这么绝情。死亡给人类的第一个损失就是腐烂;肉体扛不住时间的吞噬,这是物理腐烂的过程;遗忘将会来临,这是记忆腐烂的过程。不仅仅是人,社会制度也是如此。不然为什么马克思说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呢?但是精神腐烂了吗?幸运的是,它不仅能活着,还能逆生长,这确是死者给生者最大的启示:好好活着,珍惜生命,播撒价值,沐浴幸福的阳光,用苦难熬好药,用辛酸酿出好辣酱,用经验酿好酒,都说生者为死者默哀,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死者用死亡给每位生者沐浴,让生者的灵魂之光变得崭新,变得懂珍惜。所以我要说,感谢死者的馈赠,您给生者上了生动一课,嘱托尘世之灵如何善待生命,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如何为死亡做好一份漂亮的嫁妆。当我抚慰在棺材前,我知道我与其要哭着让死神笑话,不如坦然而虔诚地接受死者的馈赠。与其让死神带走死者,还带走我们的感情,不如决一死战,草拟一份坚强生活规划书,横对死神卷走一切的阴谋。
所以请珍惜吧,生者。死神带走了躯壳,但是死者留给我们的教导活在生者的脑颅中。如果您听信死神的敲诈,被它用遗忘将这记忆腐烂,这对于死者或许是最痛苦的!
耶鲁大学谢利卡根教授谈到死亡哲学。他坚信死亡最大的坏处就是不存在造成死者不再有机会选择生命中有趣而有价值的事情,因为这里存在机会成本的问题。这的确有许多悲凉的意味。但是,我要提出积极死亡的哲学。我有理由坚信死亡最大的好处就是所有生者能够更有动力地选择生命中有趣而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行动吧,当你献上祭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份精神祭品,请告诉先灵新生活是如此美好,自己更加珍惜时间,在走向死亡的鲜花路上采到了更多自己想要的鲜花与圣果了。诚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而我们生者一年年为这个节日做了有意思的准备了。这样的生活,或许就是最好的祭品吧。
这样的灵光转移,或许就是灵魂守恒定律了吧。死者散发余芳,后死者吸而用之,生生不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至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绝唱。
哇,上帝笑了,或许人类懂了。阳光好美,空气好香,流水好甜——死者,您要不要我为您捧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