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怀念爱妻刘晓勤
  查看图片
刘晓勤
1964-07-27 ~ 2017-12-17
 
到访:49613  墓地祭奠:1545   留言:24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93岁的她寻找初恋77年,只为再看一眼他的名字
夫君昕高  2019/1/15 19:43:00  浏览:403

93岁的她寻找初恋77年,只为再看一眼他的名字

从前的爱那么慢,
慢到一爱就是一生......

有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来到台北桃园机场,手里拿着包,这个包对她意义重大,因为里面承载了她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物品——她和初恋的合照。

彼时的她,左眼受伤几近失明,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这片土地对她来说亲切而又陌生。这趟从重庆到台北的旅程,对93岁的张淑英来说,遥远而漫长。然而她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去看一个人,准确地说是去看一个名字,一个让她刻骨铭心了77年的名字———钟崇鑫。

一段爱情的保鲜期有多久呢?
许多人说是三年,又有人说是七年,鲜少有人能笃定地说出几十年或者一辈子,这样的答案,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一段尘封了77年的感情。

似乎只要是真挚的感情,便经得起任何文艺作品的锤炼,她与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又成为摄影作品,辗转又在此刻提起。

一份埋藏了70多年的感情,
从她14岁成为他的新娘,到两年后他的英勇奔赴前线,
再之后领到抚恤金的悲伤与颠沛流离,
从没有一刻,她想要忘怀这段感情。

时隔多年后,老人或许是平生唯一一次到台湾,亲眼看见对方的灵位,几乎晕厥,她和逝去的他一样坚守着这份感情。

灵位被供奉在台湾忠烈祠内的英烈叫钟崇鑫, 是重庆荣昌县人,1929年毕业,黄埔6期第一总队工兵大队第四中队学员,任原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在南京城被攻破前夕壮烈牺牲于雨花台通济门一带,时年32岁。

老太太叫张淑英,1935年,当时14岁的张淑英刚念完女子私塾,在福州经人介绍认识了钟崇鑫,两人很快结婚。两年后,他为国捐躯,她历经世事,却始终把这份乱世中的感情埋在心底。

钟崇鑫总是那么温柔、体贴对待张淑英。

结婚前,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他母亲,结婚后就全部交给张淑英,让自己的媳妇保管。他很节约,却也只是对自己节约,喜欢抽烟却每月只买一包,但张淑英爱些什么,便做什么,想买什么,便买什么。甚至连衣物都不让张淑英动手洗,只是因为害怕磨破了她的手,更喜欢张淑英不化妆的朴实样子。

他总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了。”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战事越发艰难。

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天职。那天,钟崇鑫一回家就说要去上海,张淑英敏感地发现这一次离别不同往常,或许就是再没有相见的机会。
问起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只是摇摇头,不知道。
张淑英送他到车站,给他买了一件汗衫,一条内裤,新衣服带点好运气。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张淑英心里害怕,张张嘴却不敢求他留下。她是读过书的女孩子,钟崇鑫想让她做个有知识的女青年,她也明白,家国存亡的时候,他不得不走。
只是他上车的时候张淑英不敢看他,觉得害怕,于是转过身去,突然他从后面跑上来抱住她,带有点哭腔说到“阿妹,我会回来的”。
随后,两人各奔一方,再没有相见。

钟崇鑫奔赴战场后,张淑英便带着婆婆向内地后撤。

她每天都心慌得厉害,担心着钟崇鑫的安危,还要照顾着年迈的婆婆。

1937年,冬。张淑英终于打听到钟崇鑫所在的259旅参加了南京保卫战,许多人至今生死不明。

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有人都在疲于奔命,哪有人会去给张淑英捎去一份确切的信息呢?

直到七年后。

1944年,张淑英在重庆街头偶遇钟崇鑫的战友。方才得知,钟崇鑫早已在战斗中牺牲。

在知道了钟崇鑫牺牲的消息之后,张淑英和婆婆哭得死去活来。

次年,痛失爱子的婆婆便病逝了。

不久,内战爆发,张淑英的父母和弟弟便去了台湾,而放不下钟崇鑫的张淑英却选择留在了重庆。
“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也要守在这里。”

家人走后,张淑英寄住在同乡家中。

彼时年轻貌美的她,也有许多人说媒,然而她都一一拒绝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面对这份钟崇鑫用生命换回的胜利,张淑英泪流满面。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并且生育了两儿一女。

而在这段相当长的婚姻里,张淑英把那段鲜红的往事埋藏在了心底。

直到1988年,张淑英才把心愿告诉了三个孩子。

大儿子当年就去了南京打听,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几个子女听完后商量着要帮母亲完成心愿,自此几个子女开始四处奔波,寻找线索。

直到长子李长富在一座古迹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条珍贵的资料。

他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文中中查到——
“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

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

1991年,张淑英的家人和纪实的作者邱广汉很快取得了联系。

没过多久,仇广汉的回信就来了,信中这样写道“钟崇鑫烈士确系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对日作战固守雨花台阵地为国捐躯!”

这是张淑英第三次收到钟崇鑫的死亡消息。

三次阵亡的消息让张淑英不得不信钟崇鑫早已不在了,伤心的同时,张淑英有了新的想法:钟崇鑫既然已经牺牲,那他的尸骨、牌位又在什么地方?
生既不能见人,死必见骨见碑。

2014年9月,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热播,她的儿子抱着试探的心态,找到了志愿者芳菲,在《关爱老兵》志愿者的帮助下,最终终于找到了钟崇鑫仅存的照片和他安放在台北忠烈祠的灵位。

知道钟崇鑫牌位的下落,张淑英不顾一切地想去台北看一看钟崇鑫的牌位。

解决了钱财的问题,张淑英老人告诉子女:“我什么都不怕,我都93了,我只想看看他的牌位,死了也值得。我如果在去的过程中出现不测,那就带着我的骨灰去台北;如果去台北后出现不测,那后事一切从简。”

她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只想要完成对他的承诺。

时隔77年,张淑英终于在儿子与志愿者的陪同下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乘飞机前往台湾,去见一见她阴阳相隔的爱人。张淑英手捧鲜花,在供奉抗日捐躯将士的台北国民革命忠烈祠中,再一次与她的爱人团圆。

70多年前的新婚燕尔,谁也不知道那一别,就是后会无期。
老人献祭的花圈上依然将自己署名为他的妻子。
是他一生,唯一的妻子。

张淑英老人在钟崇鑫的灵位前久久不愿离去,短短6天里,或许对于老人而言已经是最长的一段陪伴,用手轻轻抚摸墓碑,似乎是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

28日离开前,老人再一次去到他的灵位前,摸着牌位静静说道——“我们永别了两次,一次是77年前,一次是77年后,我已经93岁了,也没有再见你的机会了。”

战争结束了两个挚爱人的相遇,却没有阻断两人的爱情。而这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最后一刻,终究获得圆满。

这辈子,我可能忘记了你的名字,但我还记得我曾经爱过你。虽然世事变迁,你已不在,我也早已白发,我却还记得当初你爱过我的模样。

爱情,有着可以穿越时空,跨越生死的伟大力量。

因为也许再一秒,再下一秒,那个人就会穿越时间的鸿沟,抚去她的泪水,一如当年一样,七十七年的等待与守候,从乌云入鬓,到白发苍苍。

这七十七年,已经是张淑英的一生。

而海峡的那头,钟崇鑫也等待张淑英的到来,等待了七十七年吧。
于他,这已经是一生了。

“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

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并坚守一段感情。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喜欢上一个人,用一天的时间去爱上一个人。

可是,忘掉一个人,却需要整整一辈子。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