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怀念父亲大人杨炎清
  查看图片
杨炎清
1926-04-04 ~ 2005-12-06
 
到访:9236  墓地祭奠:116   留言:31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祭 父
次子  2018/5/20 14:58:00  浏览:238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严歌苓著的《陆犯焉识》。深深的被书中主人翁陆焉识所遭的不幸吸引。然而却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我的父亲。
父亲,1926年生人,1938年进入兰州乡村师范学校学习。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先后参加了解放兰州和青海的剿匪战役。1951年至1964年在青海西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任计划财务科科长。1964年调入甘肃酒泉地区农牧局,1985年离休。享受副县处级待遇。1994年9月不幸中风,导致行动和语言有轻微障碍,2005年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0岁。
父亲虽然没有“陆焉识”那样悲催的命运,但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中也在劫难逃。文革一开始,父亲便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理由是历史不清白。随着文革的不断深入,父亲惨遭诬陷被关进牛棚,失去了人生自由。他被关押在酒泉安西的一个所谓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那时我尚小,不太懂事。只是记得父亲说起安西那个地方是世界风口,刮起风来是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难得碰上一个不刮风的日子。尽管父亲此后对我们从未提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但我从《陆犯焉识》这本书中可以想象父亲在那种环境下的生活不会好到哪儿去。
父亲在牛棚劳动改造了一年多被解放了。我曾记得文革期间对这些革命老干部采取的是审查——解放——平反——落实政策恢复工作。自然父亲被解放了就可以回家和亲人们团聚了。
记得是父亲恢复自由后第一次回家。那时我家在父亲被关押牛棚期间被强制性的下放到酒泉县总寨公社沙河五队去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了。父亲顶着炎炎烈日在回家的途中巧遇到我。当他看到我身披一件破棉袄在茫茫戈壁放羊,心中很是酸楚。不久,深明大义的父亲下定决心。排除一切障碍,坚定的要送我去读书,他说,你将来当农民也要当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因此,我的命运从那时候便发生了改变。
经过了漫长的十年浩劫和历尽沧桑,1976年10月文革结束。父亲恢复了正常工作,自然我家也属于冤假错案被纠正的对象,无条件的返城了。我们一家又开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就是在那种恶劣的高压态势下苟延残喘地度过的。
父亲一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虚心礼让、深明大义。生活中对待我们子女的教育更是严加有爱。父亲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夹紧尾巴,做事要踏踏实实,虚怀若谷。待人接物要低调。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他经常对我们说,大话好说,大字难写。因此,在我们子女的身上至今都能隐约看到父亲的影子。
父亲虽然离我们而去已多年了,但他一生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无穷的榜样至始至终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永远怀念父爱如山的父亲!

次子:晓光于2018年5月   兰州。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