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丁千福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丁千福
1936-09-18 ~ 2006-08-08
 
到访:6034  墓地祭奠:247   留言:41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牵挂
丁会凤  2017/6/3 16:21:00  浏览:166

生命的每一段都会有让我们永远也忘怀不了的人和事。他们就象划过生命天空的流星,把美丽的光痕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永远的记忆与牵挂。他们也许是哺育你成长的父母,也许是童年时和蔼可亲的老师,也许是雨夜中陪你一程却不知姓名的陌生人,也许是严厉指责你的错误让你下不来台的挚友,也许是曾经占据你整个青春心灵永远飘逝的那个身影。
被牵挂是一种幸福,牵挂别人也是一种美丽的心情,因为牵挂源于爱,心中没有爱的人是不会牵挂的,有的人用“无牵无挂”来证明某人幸福、美满。其实大谬。如果一个人没有可以牵挂的人和事,岂不成了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人。哀莫大与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对胞弟的牵挂,千古的月亮因而被染上一层悠悠的情韵;“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是对恋人的牵挂,这泓美丽而深邃的泉沉醉了多少颗至真至诚的心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对亲人的关爱与牵挂,成为了千古传诵的绝唱。
我的老父亲今年暑假不幸去世了,早已步入知天命年龄的我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之中。父亲劳累一生,为我们操尽了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供养我们姐弟六人上学读书,每天在庄稼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碌,很少有时间过问我们学习上的事。因为交流少儿时的我对父亲有些惧怕,有事也总是爱跟母亲说。有一次邻村演电影,在那个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走上几里路看场电影也算是件开心的事了,不巧那天母亲不在家,我也忘记跟父亲说一声就急匆匆和小伙伴们跑了。电影散场后,我们一路小跑往家赶。刚进村口只见月光下父亲独自徘徊张望着,看见我们几个回来了,快步走上前轻声对我说“快回家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我怕父亲发脾气,不敢多言随父亲回了家。转天听母亲说父亲在村口等了我一个多小时,回家后怕影响我们第二天上学也没责怪我,作为长女的我不禁自责起来,因为我的不懂事,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牵挂担心,要是告诉父亲一声,也不至于让他们这样牵挂。这件事后,我们不管谁外出都要告诉父母,即使这样每当我们不能按时赶回家的时候,父亲的身影还是出现在村口,我们也常常被牵挂感动着。
岁月如梭,我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步入为人妻、为人母的岁月,伴随儿子的成长历程,我深深体验着做母亲的牵挂。其间我曾为儿子的衣食住行而操心,为儿子的健康成长而欣慰,为儿子遇到挫折而忧虑,为儿子外出未归而担心;也曾手捧儿子的荣誉证书傻笑,举着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喜泣,也曾因在母亲节收到儿子祝福的短信兴奋得彻夜未眠。丰富多彩的人生岁月伴随我慢慢的咀爵“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的滋味。
能够被生活和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所感动是一种素质。年轻时,大多数人都有被一些事情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经历,这种感动又化为无穷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刻苦学习,激励着自己走向理想。但当我们成长起来,成熟起来,有了人生的阅历,甚至经过很多坎坷和沧桑,有些人的感觉变得迟钝,麻木了。被感动的机会就觉得越来越少,江郎才尽和半途而废的故事多半的原因就在于此。然而父亲月光下焦急等待的身影仍然在我脑海里闪现,那童真般的感动至今没因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而减弱。
现在父亲离开了,我的心情至今不能平静,真正体味到村妇哭双亲时如泣如诉的那句“让我心里放不下”的滋味,愿父亲的在天之灵深深享受被牵挂的幸福。
也许我永远是株平凡的小草,也许生活永远平淡如斯,但我的心里有牵挂,生命永远有音响和色彩。牵挂是灵魂间的默契,是心和心的对话,多一些牵挂别人,多一些牵挂事业,多一些牵挂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心灵会更加高尚,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作者:丁会珍,
注:此文曾发表在2006年11月的天津教育报上,并获得征文比赛二等奖。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