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
 
曹淑芬的天堂家园
  查看图片
曹淑芬
1948-04-22 ~ 2016-11-21
 
到访:50180  墓地祭奠:907   留言:93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24 14:28
淑芬,(追忆二十三)九月初我请假去河南《五七干校》接妈妈。当年的火车、汽车都很挤,由北京到信阳,倒长途汽车到息县,足足用了近两天的时间才到,看到分别了一年的妈妈感到非常高兴,当晚爸爸也请假回到息县家中团聚。我向爸爸妈妈详细地介绍了妳及妳们家的情况,妈妈拿出了此前我寄给他们的妳的相片,就是妳在冬天戴着栽绒帽子的那张。边看边说这个姑娘面善,脾气人品錯不了。爸爸也说有点象“小常宝”,人挺秀气眼神纯扑。爸爸还特别问了妳的出身,当知道妳们家是“中农”时,爸爸说咱们家是“职员”,也算是门当戶对啦!看到爸爸妈妈对妳的认可,我心里更加坚信找妳绝对是正确的。
过了两天,我陪妈妈返回北京。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23 14:33
淑芬,(追忆二十二)经与各方面协商,结婿典礼选在了九月二十日。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要办的事还真不少。我们俩尽可能细的拉了个清单,一是双方家长谁能出席。这边,爸爸妈妈都在河南《五七干校》,爸爸肯定来不了,只有妈妈还能回来。妳那边,爸爸在天津单位事忙,只能说尽量争取来,妈妈在老家支撑一大家子,里里外外都是活肯定离不开。二叔二嬸很支持,表示只要没有军务就一定来。二是主要親戚要请,由于当时通讯很落后,大多数親戚都没有电话只能上门去请。三是特别聘请这边的老舅出任喜宴的主持和掌勺,要准备什么都请老舅负责拉出清单,再找人分头去买。其中王莹妹妹利用住西单的便利天天去买馒头、豆包、花卷。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22 14:45
淑芬,(追忆二十一)上一篇追忆是四月十五曰写的,至今的一个多月發生的事不少,先是楼房上下水管道改造(到今天3o6还有卫生间防水没搞完),接着又赶上母親节,再加上总有事要告诉妳,所以暂仃了追忆。
上篇写到一九七O年年中,我们结婚登记了又如愿分配了住房,并精心的布置了爱巢。说来也可笑,由于我们尚未举行结婚典礼,就不敢一起到新房住,每天晚上我都要返回办公室。但又怕妳一个人害怕,所以把海英接了来与妳做伴。
那一段时间我们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地做着结婚的准备。经征求双方家长的认可,按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具备的条件,决定在城里铁道部宿舍的家中办,主要是两家长辈和親朋好友聚一聚。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21 14:22
淑芬,妈妈生于一九二三年,自小在家也是骄生惯养,从没受过委曲。跟爸爸结婚进入王家门时刚十七岁,一下了沦为了众多长辈环立挑悌下的小媳婦。当时爸爸的曾祖父还在世(王家门的家业就是他挣的),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礼节之繁,闲事之多,矛盾之杂可想而知。妈妈作为爸爸这一辈第一个媳婦受苦受累受气的程度可想而知。那个年代想当个贤妻良母好媳婦实在不易。到了六十年代妈妈才逐步过上了舒心的日子。
对妈妈往事的回忆,与为妳写的追忆在时间上交集在了一九七O年,那就统一纳入《家人寄语》的追忆中吧!妳和妈妈都是王家门的好儿媳,都是贤妻良母的楷模。唯一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都患上了恶疾,都早早的离别了家人?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20 14:36
淑芬,奶奶去世不久,就赶上了各行各业响应毛主席号召,纷纷成立“五七干校”。中央四十多个部委在河南信阳息县设立了“五七干校”,铁道部也不例外。按部里决定,爸爸被选为第一批去的骨干分子(在当时是非常光荣的),而且可以帶上没有工作的家属,妈妈就符合条件。当时爸爸不无感概地说,奶奶仁义呀,如果奶奶还在,妈妈肯定要留在北京照顾奶奶。那样的话,爸爸去干校很难安心,妈妈陪奶奶在北京会更艰苦。我虽在京但又不在身边。
妈妈隨爸爸去“五七干校”,按規定家属都安排在息县县城租住在老百姓家,一般情况下爸爸每周未周日能回来休息一下。这一期间爸爸成了妈妈的生活中心,贤妻的本色谱写了难得的两人世界。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19 14:28
淑芬,六十年代初期,家里逐步清净了。八叔、小姑和哥哥平时都住校,只是周未和假期回家住。我六八年复员回京,但很快就分到了东炼,基本上也是周末和假日回家住。爸爸仍然是一年到头的出差。这样一来平时家里只有奶奶和妈妈两个人。而奶奶的身体日趋衰老。记得我复员回来时奶奶的腿已瘫痪,自夭只能靠坐在床上。这一期间,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几乎成为了妈妈的全部事务。被待奉了多半辈子的奶奶对我不止一次地说道:你妈真不容易啊,真是王家门的好儿媳。一九六九年四月九日凌晨奶奶病逝。当时身边只有妈妈一人(爸爸出差在外,八叔、小姑和哥哥也不在北京),在东炼的我直到中午才接到电话赶到家己是下午五点(暂仃笔)。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18 14:09
淑芬,记得一九六二年我应征入伍。七月一日在官园体育场开的欢送会,接着发了一套海军服。回到家穿上军装,一家人欢声笑语,只有妈妈很少说话,眼晴总默默地看着我。那天晚上做饭时妈妈有点心不在焉,还意外地切了手。按要求七月二日下午四点在学校集合,出发奔赴军营(当时不知道要开往何地)。两点啦,我背上行李与家人道别在同学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地出发了。这时我发现妈妈躲在屋里隔着玻璃满眼泪水看着我,当我们刚走到二七剧场路北口十三路公共汽车站时,只見妈妈小跑着追了上来,她叫着我的名字紧紧地把我拥入怀中,再次叮嘱我到部队一定要听领导的话,一定要学会照顾好自己。那一时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无价的母爱。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签名:夫婿开誉 2017/5/17 15:39
淑芬,(今天上午张志义来看我,一直聊到三点,所以寄语写的晚了点)。进入六十年代家庭给妈妈的压力逐步减缓。五八年小姑上了中专(平时住校),六O年我也上了中专(六二年当兵),六四年八叔大学毕业,六五年哥哥大学毕业。几年之内四个孩子全都出去了。这期间有一件事又惹得奶奶和妈妈都不大高兴。那就是六一年从琉璃厂东北园的平房大院,搬到复兴门外二七剧场路铁道部第二住宅区。先是奶奶不同意搬,怕出城了生活不方便。接着又为住那间房产生了矛盾(因分配的房是东西向的)。后来总算安顿了,四个孩子周未都回来,相比以往更加友爱了。妈妈每逢周未周日总要做好吃的,说是怕孩子们在学校亏嘴。这段时曰全家其乐融融。想妳念妳,我的淑芬!

留言总数:924 分页:54/116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