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厚网上纪念馆
  查看图片
张泽厚
1906-07-06 ~ 1989-08-20
 
到访:56121  墓地祭奠:32   留言:55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共产党作家
华蓥星光  2016/5/4 15:12:00  浏览:362

    用大众的语言、大众气质和品格去锤炼具有时代清新气息的富有感染人的作品,是每个作家的天职。     一【英】怀特
      
1937年8月,张泽厚离开湖北宜昌来到四川万县谋生,来到万县豫章中学(创立于1932年,今重庆万州外国语学校)任教。他上课之余又兼任《万州日报》编辑。卢沟桥的枪炮声让他热血沸腾,他要用笔作武器来参加抗战。他奋笔疾书先后在《万州日报》上发表了朗诵诗剧《扑灭倭寇》、《东方战争》、《失了祖国保卫的人群》,并组织学生在万州剧场公演,轰动一时。
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动员学生参加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来,成了张泽厚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张泽厚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青年学生内心深处的抗日热情。他真正感受到“我们对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他为自己能作教师为荣,他相信教育能够救国家、救民族、能够让今天的青年学生变成明天的抗日战士。        
    张泽厚在万县的进步活动引起了川东地下党的注意,决定培养他入党。1938年春天,经中共党员李英才(中共万县中心县委委员)、欧阳克明介绍,张泽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革命同路人朝着共产主义战士转变的人生历程。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将学校变成了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阵地。团结各界共同抗日、宣传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就成了他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在他的心中,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民族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才能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他在万县期间还陆续发表了抗日史诗《保卫祖国》、《暴风雨中的中国》以及轰动一时的戏剧作品,如朗诵诗剧《扑灭倭寇》、合唱诗朗诵剧《东方战争》、国防剧《洪水泛滥》、抗日三幕剧《失了祖国保卫的人群》、反映农民生活的戏剧《谷雨节》以及抗议英国军舰炮轰万县的反帝戏剧《怒吼吧,中国人民》。这些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先后在万县演出,是当时万县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 
    在这些戏剧作品中,尤以《扑灭倭寇》(1938年)和《怒吼吧,中国人民!》(1938年)最为有名。当时的《万州日报》刊登了两部剧作全文,四川乐山市旅行书店出了单行本在大后方发行。《扑灭倭寇》以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逃避战乱为背景,展示了中国人民忍无可忍、无处可逃,最终拿起武器,决心赶走侵略者,收复家园的真实故事。诗剧《扑灭倭寇》由于形式新颖、时代感强烈,受到各界关注。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校长熊佛西(1900-1965)主编的刊物《戏剧岗位》刊登专文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扑灭倭寇》让老农、难民、日军、儿童等众多人物轮番上场,辅以枪炮声为背景,用诗歌朗诵表演的形式,将日军烧杀抡掠的暴行呈现在观众面前,将中国军民誓死抗战、决心收复沦陷河山的抗战情节表现得栩栩如生。在艺术上,简短有力的诗句连续反复出现,造成一种急促的节奏和雄壮的气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民族的战斗激情和强烈的战斗节奏,给读者以有力的鼓动和强烈的感染。如剧中朗诵道:
               “中华民族死也不屈服!
                我们现在
                要
                扑灭倭寇
                兄弟们
                干!
                杀绝了
                在华的
                日本强盗
                我们心才干!
  作者还将共产党、毛主席的游击战这一抗战致胜法宝搬上了舞台:
                “同胞们,快起来!
                 同胞们,快起来!
                 在失地上,
                 满燃起保卫祖国的火焰,
                 扑灭倭寇,
                 游击战就是一个路线!“
  《扑灭倭寇》将舞台当战场,把动员抗战、组织全民抗战当作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家联合守老家,
                  鬼子来,
                  就同鬼子拚!
                  就同鬼子杀!
                  现在
                  我们就
                  把抗日自卫军组织起来!
                  把抗日儿童组织起来!
                  把抗日少年先锋队组织起来!“
    为了动员全民抗战,《扑灭倭寇》将教育孩子、培养儿童的抗日救国思想,从小树立起爱国爱家的民族意识提到了重要地位。剧作家在舞台上大声疾呼:
                  “起来,中国的儿童,
                   把玩具换成刀枪和炸弹
                   把嘻戏变为冲锋!
                   冲锋,冲锋
                   打鬼子,
                   不落后,
                   我们硬要争头功!“
    在这种儿童都要在抗日战场“争头功”的抗战气氛中,最重要的就是行动起来,拿起刀枪投入到抗日战场。因此剧中唱出了:
                   “我们是工与农
                    学与商!
                    现在
                    什么都不讲 
                    只有武装
                    抗日
                    上战场!“
   《扑灭倭寇》这种以通俗、浅显、简洁的台词朗诵形式,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在舞台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也进一步调动了场下观众的热情,达到了少有的宣传效果。张泽厚在朗诵诗剧创作中所体现的“诗歌大众化”理念也受到了文艺界的大力推崇,著名诗人高兰满怀激情地呼吁:“我们就是要用诗来号召大众,教育大众,组织大众,使他们每一个人都面向这民族解放的战争,而贡献他们所有的力量。所以现代诗在内容方面应当是战斗的、现实的、前进的、教育的。在形式方式上应当是通俗的、音乐的、戏剧的、宣传的、口语的、而贯穿以生命的热情与民族同一呼吸的新的诗歌。”(高兰《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1945年2月15日《时与潮文艺》第4卷6期)。在当时声势浩大的朗诵诗风行大后方的年月里,张泽厚的《扑灭倭寇》、《东方战争》等作品被当作朗诵诗的代表作,受到欢迎,正是他顺应了历史潮流,反映了时代的呼声,摸准了诗歌发展规律的结果。
    而《扑灭倭寇》的作者强调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都要参与演戏的前提是需要观众有空前的热情。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在舞台上,有两种办法激起群众的热情,即通过伟大和通过真实。伟大掌握群众,真实攫住个人。”伟大的抗日战争深入人心,国土沦陷、家破人亡、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现实让每个人都充满了仇恨。因此剧场上下喊声不绝于耳也就不奇怪了。
    张泽厚积极组织抗日宣传引起了豫章中学新任校长的不满,接着就将他解聘了。
    1938年8月张泽厚转到万县国华中学作教导主任。国华中学副董事长刘孟伉(1894-1969,解放后曾任川东行署副秘书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时任中共万县中心县委委员、云(阳)奉(节)南区区委书记,他安排大批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到校任教,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并支持青年学生去延安,他的儿子带头奔赴延安,带动了上百人效仿。国华中学学生人数多、影响大、学校在刘孟伉、张泽厚这样的共产党员主持下,师生的抗日情绪格外高潮,青年学生中越来越高涨的“去延安“热潮更是令万县地方当局大为头痛。1939年6月,万县军警拿着四川省教育厅的命令查封了国华中学,并对刘孟伉、张泽厚等人实行监视。刘孟伉、张泽厚和其他进步教师不得不于当年夏天离开万县另谋出路。       
    张泽厚的言传身教,感动了大量的在校学生。就在他离开万县回乡后,竟不断有学生不惧路途遥远、行程艰难,前来追随投奔,其中还有他曾资助过的贫困学子。
    张泽厚在万县的两年(1937-1939),不仅是他投身革命以来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也无疑是他文学创作的高产期。他用诗歌的表达形式诠译了共产党人动员全民抗战的坚强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作家与民族共命运、与民族共存亡、抗日救国的爱国之心。他在万县的不平凡经历也在他个人的人生征途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自张良春、张昕宇著《张泽厚传》第七章)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