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卒:1913年6月(辽宁本溪)—1996年8月22日
• 籍贯:祖籍山西省盂县,生于辽宁省本溪市。
• 教育背景: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政治身份:1940年8月在冀鲁豫边区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抗日战争时期在冀鲁豫军区的活动
1. 早期经历与投身革命
• 1938年8月赴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第五期学习,次年随校迁至太行抗大一分校一支队。
• 毕业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赵谭支队政治部宣教科干事,后升任新三旅、教七旅宣传队副队长。
2. 冀鲁豫军区核心职务(1941–1945年)
• 宣传与文化工作:
1941年7月起,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队长、随军记者团记者,后晋升为军区政治部战友剧社社长,负责战时宣传动员工作。
通过文艺宣传(如剧社演出)强化军民抗日信念,配合根据地反“扫荡”斗争。
• 教育工作:
1943年2月调任冀鲁豫军区陆军中学教员,1944年转任军区整风队教员,参与干部思想教育与整风运动。
后任中共平原分局机关指导员,强化党组织的基层建设。
3. 历史背景:冀鲁豫军区的重要性
• 战略地位:冀鲁豫军区成立于1940年4月,由八路军115师344旅、345旅等部队组建,是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心脏与神经中枢”(黄克诚、杨得志分任司令员)。
• 斗争环境:该军区面临日伪军频繁“扫荡”,需兼顾军事斗争、政权建设与群众动员,黄铎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直接服务于这些任务
三、抗战胜利后的经历
• 1945年4月任冀鲁豫军区军政干校俱乐部主任,后升宣教股长;同年9月后赴东北参与接收工作,历任齐齐哈尔西满铁路局代局长、局长等职。
• 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朝鲜铁道军事管理局局长,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 1954年回国后长期任职于铁道部,1980年代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