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永远怀念张国春同志
  查看图片
张国春同志
1969-04-03 ~ 2014-10-15
 
到访:131987  祭奠留言:5534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讲好故事才动人 ——评军报“兵棋专家”张国春系列报道
爱你的妻子  2015/5/11 11:32:00  浏览:560

讲好故事才动人 ——评军报“兵棋专家”张国春系列报道

发表于2015.5.11解放军报第十版    ■徐 博 程 松 李 强

在信息传播迅捷,舆论环境复杂的今天,受众的眼光、口味越来越挑剔,媒体宣传特别是典型报道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创新典型宣传方式,使宣传的典型可信、可敬、可学,是媒体面临的现实课题。在前不久推出的“兵棋专家”张国春系列报道中,军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出的稿件质量高、有特色,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细读军报的这组稿件,笔者最深的感受是:于无声处闻惊雷,平中见奇最动人。

意境深远 互为映衬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次张国春典型宣传中,军报先后推出了“使命篇”“奉献篇”“亲情篇”3篇通讯和半个版的“视觉新闻”,这些报道前后呼应、互为映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张国春的人生轨迹和精神品质,立体勾勒出张国春的光辉形象。

只看张国春的身份,读者就会马上产生疑问:兵棋系统是个什么系统?它对军队有什么作用?因此从逻辑上说,写好这一人物首先要回答张国春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干。在军报一版头条刊发的首篇通讯《命为志存一“棋兵”》中,作者没有机械地就兵棋而写兵棋,而是跳出来写主人公对兵棋事业的执着追求,带着读者走进张国春平凡而伟大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带出对兵棋系统用途、重要性的介绍。

《他是一道沉默的山梁》紧接着介绍了张国春和同事们是怎么干的、效果如何。如果说首篇通讯清晰勾画出典型人物的轮廓,这篇通讯则是为这一轮廓着色,是对前文很好的补充。文章以山为喻,通过山峰、山梁、山花等形象,把张国春丰富的精神世界具体化,把他无私奉献的品质变得可触可摸,其中意境令人回味。

《亲爱的,请别说“对不起”》,讲述了张国春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女儿尽责、对兄弟姊妹尽心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与家人之间的浓浓深情,有力回应了社会质疑。要闻版“强军论坛”栏目刊发的时评《认识当代军人,别忘了“张国春”们》,有力地引导了舆论。

通观军报此次典型宣传系列文章,格调高雅、意境深远,内在逻辑关系严密,可谓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这样的安排,既展现出大报风范,也体现出作者的别具匠心。

善讲故事 细节动人

在张国春典型宣传中,军报的几篇报道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讲故事这一新闻宣传的“看家本领”,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平中见奇的手法,讲述了张国春生前的点点滴滴。没有惊天动地,只有静水流长,让故事从纸上“流进”读者的心里。

善于让镜头说话。首篇通讯开头就用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场景:满脸皱纹的母亲教45岁的儿子识字!这一幕场景展现了张国春与病魔艰难抗争的精神状态。这种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在系列报道中俯拾皆是,如描写张国春带病伏案工作的“那双充血的眼睛……”,描写他关爱妻子的“迎着凛冽寒风用筷子在碗里上下翻腾……”等等。这些画面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故作深沉,仿佛是一部讲述典型人物人生故事的纪录片,令人过目难忘。

善于让别人说话。3篇通讯中,作者没有过多地加入带主观色彩的语言,而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让典型人物身边的人来讲故事。在介绍兵棋系统研发背景时,引用了一位将军的话:“不是部队不想搞对抗训练,也不是部队不想练精确指挥,关键是没有一个好用的平台”;在讲张国春对团队的作用时,引用同事王燕的话“国春大哥就像氧气,他在时大家都习以为常;现在他走了,我们才觉察出原来他默默做了那么多”;在讲张国春忘我的精神品质时,引用他父母亲的话“他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对不起别人”……这些直接引语令人信服、感染力强。

善于让细节说话。系列报道描述了很多在常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比如在表现张国春默默忍受病痛时写道,他去世后大家发现他的桌子上、抽屉里、键盘旁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眼药水;表现他为同事默默服务时写道,每天早上他去开水房打来开水,拔掉瓶塞,用瓶口冒出的蒸汽为同事煮鸡蛋;写他为了减轻颈椎病痛,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下垫了厚厚几大本半尺高的书,等等。这些与读者生活贴得很近的细节,镶嵌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折射出张国春的生命之光。

饱蘸真情 直击心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军报这组报道通篇贯穿一个“情”字,读者从字里行间既能感受到张国春对工作的激情、对战友的热情、对家人的亲情,也能感受到作者带着感情采写典型的心情与状态。
在描写张国春去世的场景时,作者仅用了短短两行文字:“身上接着各种仪器导管的张国春静静地躺在床上……”这样看似平淡的笔墨,饱含作者对这位兵棋专家英年早逝的感伤与无奈。“核对、整理、归档,他已持续了整整4天……”“妻子谷迎宾俯下身亲吻他时看到……”“自从爸爸走后,张丹就不敢再去看枫叶……”“在沉沉的睡梦中,她感觉爸爸只是因公出了一趟远门……”这些内容,使人真切感受到作者对张国春的无限追思。

这种浓烈真挚的情感,也体现在几篇通讯的大小标题中,如:首篇通讯的小标题“这是一片怎样的脑海……”“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奉献篇的小标题“他像横卧的山梁……,他像朴素的山花……”;亲情篇大标题“亲爱的,请别说‘对不起’”,等等。作者用这些饱蘸真情的语言向张国春致敬,也引领读者走进张国春的内心世界,感受这位兵棋专家的家国情怀。

      发表评论文章评论(共0条)
  • 暂无评论!

 
 
登录|注册
纪念馆链接:
分享按钮
纪念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