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缅怀天堂的父亲
  查看图片
慈父巩洪臣
1942-11-10 ~ 2014-05-21
 
到访:281203  墓地祭奠:23789   留言:3450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25 10:45
万代香烟(传说)
  
  惠能从小很懂事,他母亲也信佛,同时经常给他讲做人的道理,所以他从小心地很善良。有一天一个风水先生穿得破破烂烂地来到大庾村,整个村子没有人理风水先生,只有六祖母子接待了他,把自己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他吃。晚上六祖还把自己的床让给风水先生住,因为床不平总是摇来摇去风水先生睡不着,然后六祖把手垫在下面,风水先生就睡着了。第二天风水先生觉得这对母子对他非常好,他非常感动,就对他们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怎么报答你?这样吧,我在山上给你们找一块风水宝地,如果把你们的先人葬在那里,对你们以后有好处。然后风水先生就问六祖的妈妈,你们想后代“九代状元”还是“万代香烟”?如果要“九代状元”就要偏左(墓地要偏左),“万代香烟”就要偏右。六祖妈妈先多谢风水先生,然后说,如果中状元的话就要做官,他父亲以前就是做官的,他在生的时候对我说官场很黑暗,所以我们不要什么“九代状元”,要“万代香烟”就行了。所以六祖父母合葬的墓就是偏右一点,真的出了一个六祖,到现在香火都非常旺盛,真的是“万代香烟”。
  
  听经动性
  
  惠能从小就上山砍柴,把柴挑到县城卖换钱回来养他妈妈,所以他从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应验了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二十三岁那样,挑柴去市场上卖,路过金台寺,听到有人颂《金刚经》。有所感悟,就上前问:“你念的是什么经?”那个人说,我念的这个是《金刚经》,是从湖北五祖弘忍那里学来的。惠能当即萌发到黄梅跟五祖宗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但是顾及家中母亲,害怕走了之后没有人照顾。诵经者觉得惠能很有慧根,于是资助惠能一笔钱财安顿母亲,让他能够前往黄梅学佛。
  
  天开金石(传说)
  
  惠根拿了钱回家就跟他母亲说要前往湖北跟五祖学佛,他母亲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虽然她也信佛,但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非常不舍得。但是看到惠能一副孜孜以求的样子,也不好拒绝他。最后他母亲就说:“这样吧,你去问你舅舅,他同意你去就去,不同意你就不能去。”他舅舅也反对,说年轻人不要感情用事,你走了以后真的没人照顾你母亲,怎么办?但是六祖惠能已发决心,他舅舅怎么说也说服不了他,最后没办法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你把村口那块大石头拜开了我就让你去,拜不开就不让你去。结果惠能就真的跑到村口大石头那里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24 09:26
我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学院就读时,有很多人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将对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话”转送给大家,但愿大家也一样受用。

一、不做焦芽败种:出家人如果不发心普度众生、广利人天,就如同焦败的种子。不做佛教的焦芽败种,激励我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对佛门要发扬光大,对社会要有所贡献。才能非上天所赐,未来成就与前途,要靠自己去成就,发挥自己的光与热。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人生之所以能有成就,来自于父母、师长、亲朋的助缘很多,靠我们自己成就的很有限。

二、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人不仅要知道读书,更要学以致用,尤其是做人。人难做、做人难,有些学者专家很有学问、很会发明,但是在人情世故上则一窍不通,青年人之所以不会成功,乃在于话不会讲,或不知要讲好话。在现今的社会,人要有表情、音声、笑容,才会有人情味。除了读书学习外,努力做很重要。

三、懂得感恩者,才会富贵:一点头、一微笑、主动助人,都是无限恩典。父母、师长、国家、亲朋的滴水之恩,要涌泉以报,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感恩的人生才富贵。

四、不要向别人要求什么,要问自己能给别人什么:要想做个有用的人,要如太阳一样,每天散发光与热给大家。与人相处要能包容忍耐,我们的存在都是外在因缘的聚集,因此人要懂得回馈感恩。

五、皆大欢喜:与人相处做事,要皆大欢喜,宁可自己吃亏受委屈,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

六、心甘情愿:凡事尤其是弘法利生,都要本着心甘情愿去做事,不计较名利好处。因此做事要有原则,即使别人多么荣华富贵,也要忠于职守,心甘情愿淡泊过一生,不为外界所动。

七、凡事不要生气,但要争气:对自己的理想要坚持,不要受外界言语的影响而丧志,只要有心,终有一天会完成所愿。

八、你可以不信佛祖,但不能不信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果是很现实的,人都活在现实中,怎么可以没有因果观念?

九、你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一个人在挫折、磨难、灰心、困惑之时,如果保有一颗慈悲的心,将来一定会有办法。

十、我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人生的目标、轨道,有了信仰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明自自己,发觉自己。

感恩父亲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23 09:25
人人值得一看的净空法师谈前世
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投胎,,父母与他一定有缘。缘很复杂,最重要的有四大类;这四类就是佛在经上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2 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来的,对面遇到也不相干,也不认识。所以人与人之间这四种缘,我们要清楚。
3 如果是报恩来的,就是很乖的小孩,将来长大是孝子贤孙,不要教他,他就孝顺。可见得他与前世有关系,这是先天的,后天的教育能够弥补先天。
4 如果是报怨的,将来就是怨家对头,一定搞得家破人亡。
5 如果是讨债的,就是父母欠他的;欠得少,三、四岁就走了;欠得多,大概到十几、二十岁,栽培他到念大学、念研究所,毕业了,他走了;讨债的,往往都很得父母的欢心。
6 如果是还债的,父母一生栽培他,看他欠父母多少,他要欠得多,他对你生活照顾得很周到,物质上的照顾很周到,但是没有恭敬心,没有孝顺心,这是来还债的。
7 如果他欠得少,纵然他自己非常富有,对父母的生活也很苛薄,让你穿得暖、吃得饱就算了,不会给你享受的,这是欠得少的。
8 我们学佛的人懂得,遇到这个环境,讨债、还债,心就平了,就不会计较了。要老实念佛,三界六道是苦海,不是个好地方,还是到极乐世界去好。
9 佛在经上常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这前世的因果,你看看现在受的就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想来世什么样的果报,现在造的因就是。
10 你看看现在这个世界,这果!你就晓得前世造什么样的因;再看看现在社会大家造的因,我就晓得将来社会会有什么果报。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决定不是假的。

11 我们人不止这一生,人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既然有过去世,当然一定就有未来世,三世都有自己。这一生的事情有的时候会想到,前生的事情不知道,但是前生的习气偶尔会现行。
12 譬如作梦,有许多梦中的境界就不是你平常能想像得到的。为什么会作这个梦?与前生有关系。
13 现在外国盛行催眠术,所以外国人承认人有前世,有许多人前世是动物,畜生道来的,也有人道来的,也有别的星球上来的。这与佛法讲的相应!
14 我们在世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止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22 09:54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就能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

  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它,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

  人活的快乐,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态。有位哲人说得好,“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么只有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一、是欲望不要太高。欲望无止境,欲望越高,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形成的反差就越大,心态就越容易失衡。

  二、是攀比思想不能太重。如果盲目攀比,就会“人比人,气死人。”如果跟下岗工人比待遇,跟农民兄弟比收入,跟先进人物比贡献,心态就能平衡,怨气就自然消了。

  三、是要学会忘记。不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这样才会少去许多烦恼,心情才能舒畅。

  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有一句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既是他的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也是检验我们心态好不好的一面镜子,不妨经常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心态是否调整好了。

  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我的生活理念,有的人生活的很快乐,有的人却对生活出奇的失望,归根揭底是心态的问题。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会让人突然陷入一种茫然、焦急、狂躁的情绪之中,更有甚者对生命的绝望。

  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激烈,让人们的各种压力增大,如果当这种压力超过了某种负荷能力的时候,就会让人出现偏激情绪,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人能在适当的阶段给自己找一个出口,会逐渐排除这样的精神压力,让你走向更辉煌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减轻这样的负面情绪呢?

  第一: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

  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21 10:01
只要你对佛菩萨有信心,人世间的所有名利愿望,没有不被满足的,只怕我们增加了太多世俗的贪婪欲望,最后功德没做,福报没成熟,反而把自己以前的福报全给烧毁了。就像去寺庙点香、供佛,香还没有插进去就向佛菩萨提了太多要求,功德还没有做,欲望已是一大堆,贪婪此起彼伏。最起码你要把功德先做完吧,把功德回向完再跟佛菩萨提出要求,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你去见个朋友也是一样,拿一篮水果送人家,结果水果还没交到对方手上,就开始说条件了,“这篮水果给你,请你帮我儿子把读书的事情解决一下,把我家缺钱的情况解决一下,把老人的身体健康方面也解决一下……”哪个人敢接你的水果?早被吓坏了。起码等人家把水果收了,请你坐下来喝喝茶的时候,再慢慢聊一下,“最近碰到了一些困难,小孩子读书的事情,好学校也没有找到,如果方便的时候,请帮帮忙……”与人相处就是这样的。
 
虽然佛菩萨不会被吓倒,也不会这么小气,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会把功德做好、做圆满,等到将功德回向给遍布法界虚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福报增长、功德圆满,再跟佛菩萨提出强大的愿力,哪怕是去西方极乐世界,早日成佛这么大的愿都可以发出来,那么找个好老婆、好老公,让小孩子听话一点,老人健康一点,这些都是太小的事了。
 
你只是想要照顾一个家庭,可你的家庭才几个人吃饭?像我从小这样发大愿,现在寺庙有几百个僧人吃饭,哪怕几千个吃饭,我也永远不担心他们没饭吃,这边没了,那边又出来更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你舍得播种,丰收永远等着你;如果你不舍得播种,你想等待果实,那是不可能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管你是做善事,还是做恶事,都是一样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当一个人作恶却没有约束自己,福报很快就会耗尽。一整座山只要一根火柴就能烧完了,可你种树要多长时间?要破坏环境很简单,一座城市,以前可能是全国最美的旅游城市,现在却是环境很烂、空气很差,人心慌慌的地方,比如看到房价在跌,人心就会开始浮躁。方方面面想要搞破坏很容易,搞破坏,只要一个念头,很快就会把一座城市破坏得一塌糊涂,最后搞破坏的人拍拍屁股走了,却把烦恼留给了大家。所以人的念头真是很重要,一念之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人类思想的力量非常巨大,唯识论说的是万法唯心造,人的思想会创造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20 11:16

有位百合女居士找自在法师开示。自诉多年前年轻青春年华,风华正茂时,嫁给了年长十岁的丈夫。当时丈夫有多伟大,她有多崇拜他。婚后多年,他变了,没有伟大了,反正没有任何吸引力了。

百合问法师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

法师说:请跟我来。法师把女居士带到一座高山前,问:此山如何?女居士说:伟岸,高大,挺拔,秀美至极。

法师说,跟我上山吧。一路上山无语。走着走着,女居士累了,乏了,路也不好走,诸多抱怨。

等到了山头,法师问:你刚才看到的山呢?女居士说:这个山不好,都是碎石路,树也没长好。不过,远远看去,对面的山更美啊。

法师笑笑:恋爱时,就是远看高山,眼中满是崇拜。结婚了,就是上山,你看到的都是普通细节,到了山顶,你眼中也只是看到另外一座山而已。

山没有变。是你的心变了。你的心变了,眼神就变了。没有了崇拜,山就不再伟岸。你抱怨越多,伤害就越多。

你为什么能在山顶看到其他的高山?是因为你脚下踩的山提升了你的眼光而已。你应该感恩,而不是抱怨。

愿每一对夫妻,都能够感恩自己的枕边人!感恩他们是照亮我们灵魂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还需要在哪里进步,在哪里成长。他(她)就是我们生命的镜子。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18 11:03
人生为什么会有贫富和美丑的差别?
佛经上说,菩萨们庄严殊胜的相貌并不是偶然得来的,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比如佛陀本人在因地修行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了“相好”的果报。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她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二、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三、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四、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出家修道的人)、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因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能随喜赞叹。

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他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就生妒忌,常自傲慢。

胜鬘!女人长的端庄美丽、清秀,品行高洁,多财富且福德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人说她非,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她又能以一切财物建地舍宅香花水果饮食医药,恭敬供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嫉妒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胜鬘啊!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的缘故

签名:京柏顺总舵主 2015/4/17 08:00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老爹早,感恩老父亲

留言总数:3446 分页:402/43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