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四大菩萨之首---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人所尽知。而在中国五大淡水之一的巢湖南岸,海拔500多米的银屏山之巅,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650年)的龙兴寺,距今已近1600年历史。古时于九华山齐名。龙兴寺相传为地藏王菩萨初选的道场,故开山之处称—北九华!
据史书记载:明末清初,龙兴寺香火最为鼎盛,有寺房九十九间半,僧人数百,佛像百余尊,为江北丛林之最。江淮之间,男女老幼来此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可惜,抗战期间绝大部分毁于战火,及至文革,仅存寺房7间,为村民护山林房。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龙兴寺历经沧桑,度尽劫波,得以在旧址复建。经过十数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在银屏山最高峰建成了天王殿、地藏殿、右僧寮、五观堂,然与鼎盛时期相比,相距甚远。路漫漫其修远兮,智泉法师夙兴夜寐率领四众弟子,共同荷担如来家业。敬发宏愿:一定要在十年之内恢复北九华的宏大规模,给广大信众提供一处修心、修行、养生的清净道场。
目前地藏殿、天王殿亟待内装修,地藏殿千佛墙、千佛光明灯、千佛顶,天王殿四大天王、哼哈二将、弥勒、韦陀菩萨像待塑金身。大地藏王菩萨像已经在雕塑厂家制作中。
现规划在寺后山头,左拥右抱的风水绝佳处塑造一尊露天阿弥陀佛金铜坐像,净高度9.99米,佛像莲台下面金刚座内为---报恩孝先堂。为广大信众、香客提供一处追思先远宗亲,报答祖先,连根养根,从而得先祖庇荫,根深叶茂、兴旺发达的静谧、温馨、圆融的圣地。
佛禅安养院,避暑禅修堂都在规划中。。。。。。
龙兴寺坐东朝西,右临太湖,春来百花齐放,夏日清凉如秋,金秋硕果飘香,冬至粉妆玉砌。“银屏千年古牡丹、仙人洞、古刹龙兴寺”为银屏山旅游区三绝,每年来赏花、探险、礼佛的游客、香客不下数十万人。相传开山祖师福缘老和尚就是要引导信众念佛,求生净土,故而将山门朝西。
佛者,大智、大慈、大能。佛与福同音异字,信佛即幸福,礼佛即礼福,尊佛得福,世人众生尊佛敬佛念佛事佛大多为离苦得乐,了却生死之念。
现任住持智泉大和尚却冲着佛的园融般若大智慧而敬佛,他说:人生只有二样东西属于自己个人所持有:一是健康,二是智慧,舍此之外一切均不属于自己。
智泉法师,俗名李猛,1980年出生于安徽亳州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自幼受村上信佛老人的熏陶,与佛结缘。法师少即聪颖,敏而好学。1995年因缘具足,于合肥明教寺礼上法下正法师披剃出家。自此,法师便把“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作为座右铭,勤修戒定慧。1996-1998年求学于普陀山福泉禅林佛学院;1998年于龙兴禅寺受具足戒;1998-2004年,任宁波镇海招宝山知客、副寺。2004年应巢湖市佛协之聘请,任龙兴寺监院,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间。自2004年起历任巢湖市佛协理事、副会长。
法师为人勤勉、务实,谦和、慈悲、大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法师高风亮节的写照。在如今这个追名逐利的世代,法师踞守持戒、忍辱、布施、禅定、修福、精进的波罗蜜高洁圣地,难能可贵。是一位绝对值得依止的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