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2840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9/3/5 11:46
baoyou heihei weiwei mama
签名:志乐 2019/3/5 11:45
三藏聞言,止不住腮邊淚下道:「這正是古人云:『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沒兒人。』」行者笑道:「等我再問他。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大家當?」二老道:「頗有些兒:水田有四五十頃,旱田有六七十頃,草場有八九十處;水黃牛有二三百頭,驢馬有三二十匹,豬羊雞鵝無數。舍下也有吃不著的陳糧,穿不了的衣服。家財產業,也盡得數。」行者道:「你這等家業,也虧你省將起來的。」老者道:「怎見我省?」行者道:「既有這家私,怎麼捨得親生兒女祭賽?拚了五十兩銀子,可買一個童男;拚了一百兩銀子,可買一個童女。連絞纏不過二百兩之數,可就留下自己兒女後代,卻不是好?」二老滴淚道:「老爺,你不知道。那大王甚是靈感,常來我們人家行走。」行者道:「他來行走,你們看見他是甚麼嘴臉?有幾多長短?」二老道:「不見其形,只聞得一陣香風,就知是大王爺爺來了,即忙滿斗焚香,老少望風下拜。他把我們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時年月,他都記得。只要親生兒女,他方受用。不要說二三百兩沒處買,就是幾千萬兩,也沒處買這般一模一樣同年同月的兒女。」

行者道:「原來這等。也罷,也罷,你且抱你令郎出來,我看看。」那陳清急入裡面,將關保兒抱出廳上,放在燈前。小孩兒那知死活,籠著兩袖果子,跳跳舞舞的吃著耍子。行者見了,默默念聲咒語,搖身一變,變作那關保兒一般模樣。兩個孩兒攙著手,在燈前跳舞。諕得那老者慌忙跪著。唐僧道:「老爺,不當人子,不當人子。」這老者道:「這位老爺才然說話,怎麼就變作我兒一般模樣,叫他一聲,齊應齊走?卻折了我們年壽,請現本相,請現本相。」行者把臉抹了一把,現了本相。那老者跪在面前道:「老爺原來有這樣本事。」行者笑道:「可像你兒子麼?」老者道:「像像像,果然一般嘴臉,一般聲音,一般衣服,一般長短。」行者道:「你還沒細看哩。取秤來稱稱,可與他一般輕重?」老者道:是是是,是一般重。」行者道:「似這等可祭賽得過麼?」老者道:「忒好,忒好,祭得過了。」

行者道:「我今替這個孩兒性命,留下你家香煙後代,我去祭賽那大王去也。」那陳清跪地磕頭道:「老爺果若慈悲替得,我送白銀一千兩,與唐老爺做盤纏往西天去。」行者道:「就不謝謝老孫?」老者道:「你已替祭,沒了你也。」行者道:「怎的得沒了?」老者道:「那大王吃了。」行者道:「他敢吃我?」老者道:「不吃你,好道嫌腥。」行者笑道:「任從天命。吃了我,是我的命短;不吃,

签名:fu 2019/3/4 11:10
baoyou heihei weiwei mama
签名:fu 2019/3/4 11:10
签名:fu 2019/3/3 12:33
baoyou heihei weiwei mama
签名:fu 2019/3/3 12:32
話畢,收了家火桌席。三藏拱身,謝了齋供,才問:「老施主高姓?」老者道:「姓陳。」三藏合掌道:「這是我貧僧華宗了。」老者道:「老爺也姓陳?」三藏道:「是,俗家也姓陳。請問適才做的甚麼齋事?」八戒笑道:「師父問他怎的,豈不知道?必然是青苗齋、平安齋、了場齋罷了。」老者道:「不是,不是。」三藏又問:「端的為何?」老者道:「是一場預修亡齋。」八戒笑得打跌道:「公公忒沒眼力。我們是扯謊架橋哄人的大王,你怎麼把這謊話哄我?和尚家豈不知齋事?只有個預修寄庫齋、預修填還齋,那裡有個『預修亡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甚亡齋?」

行者聞言,暗喜道:「這獃子乖了些也。──老公公,你是錯說了。怎麼叫做『預修亡齋』?」那二位欠身道:「你等取經,怎麼不走正路,卻蹡到我這裡來?」行者道:「走的是正路,只見一股水擋住,不能得渡,因聞鼓鈸之聲,特來造府借宿。」老者道:「你們到水邊,可曾見些甚麼?」行者道:「止見一面石碑,上書『通天河』三字,下書『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十字,再無別物。」老者道:「再往上岸走走,好的離那碑記只有里許,有一座靈感大王廟,你不曾見?」行者道:「未見。請公公說說,何為靈感?」那兩個老者一齊垂淚道:「老爺啊,那大王:

    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祐黎民。
    年年莊上施甘雨,歲歲村中落慶雲。」

行者道:「施甘雨,落慶雲,也是好意思,你卻這等傷情煩惱,何也?」那老者跌腳搥胸,哏了一聲道:「老爺啊,

    雖則恩多還有怨,縱然慈惠卻傷人。
    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行者道:「要吃童男女麼?」老者道:「正是。」行者道:「想必輪到你家了?」老者道:「今年正到舍下。我們這裡有百家人家居住。此處屬車遲國元會縣所管,喚做陳家莊。這大王一年一次祭賽,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豬羊牲醴供獻他。他一頓吃了,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祭賽,就來降禍生災。」行者道:「你府上幾位令郎?」老者搥胸道:「可憐,可憐!說甚麼令郎,羞殺我等。這個是我舍弟,名喚陳清。老拙叫做陳澄。我今年六十三歲,他今年五十八歲,兒女上都艱難。我五十歲上還沒兒子,親友們勸我納了一

签名:fu 2019/2/27 10:26
baoyou heihei weiwei mama
签名:fu 2019/2/27 10:26
那和尚與老者一問一答的講話,眾人方才不怕。卻將上面排了一張桌,請唐僧上坐;兩邊擺了三張桌,請他三位坐;前面一張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後是麵飯、米飯、閑食、粉湯,排得齊齊整整。唐長老舉起箸來,先念一卷《啟齋經》。那獃子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那裡等唐僧經完,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就了了。傍邊小的道:「這位老爺忒沒算計,不籠饅頭,怎的把飯籠了,卻不污了衣服?」八戒笑道:「不曾籠,吃了。」小的道:「你不曾舉口,怎麼就吃了?」八戒道:「兒子們便說謊,分明吃了;不信,再吃與你看。」那小的們又端了碗,盛一碗遞與八戒。獃子幌一幌,又丟下口去就了了。眾僮僕見了道:「爺爺呀!你是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經還未完,他已五六碗過手了。然後卻才同舉箸,一齊吃齋。獃子不論米飯麵飯、果品閑食,只情一撈,亂噇,口裡還嚷:「添飯,添飯。」漸漸不見來了。行者叫道:「賢弟,少吃些罷,也強似在山凹裡忍餓,將就夠得半飽也好了。」八戒道:「嘴臉。常言道:『齋僧不飽,不如活埋』哩。」行者教:「收了家火,莫睬他。」二老者躬身道:「不瞞老爺說,白日裡倒也不怕,似這大肚子長老,也齋得起百十眾。只是晚了,收了殘齋,只蒸得一石麵飯、五斗米飯與幾桌素食,要請幾個親鄰與眾僧們散福。不期你列位來,諕得眾僧跑了,連親鄰也不曾敢請,盡數都供奉了列位。如不飽,再教蒸去。」八戒道:「再蒸去,再蒸去。」

留言总数:3298 分页:93/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