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教义的角度来讲,《俱舍论》属于小乘的教法。前面我们提到小乘的见解,主要是以《俱舍论》来抉择。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于无我的道理,都已经包含在里面了。 小乘的行为主要是戒律,居士有居士的戒律,出家人是沙弥戒、比丘戒等等,这些是通过戒律来进行摄持的。如果我们通过菩提心摄受,《俱舍论》也可以变成大乘的教法,或者属于大乘教法的分支,可以帮助我们产生大乘成佛的资粮,这方面可以通过发心进行区别。小乘的教法如果通过空性来摄受,五蕴、十二处就变成了空性的基础。我们学习《俱舍论》的时候,可以通过菩提心来摄持。如果你有密乘的见解,它也可以变成密乘一切本尊观的基础。 前面也再再提到,对我们修学佛法而言,《俱舍论》的意义非常深远。本论分了八品,前面我们对于造论的分支等等,都已经讲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