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有为法是痛苦的,所以说应该对有为法产生一个出离心或厌离心。这方面直接从它的词句,也能表达不共的含义,所以有漏法是这样。 无漏的有为,比如说道谛也是出离的吗?道谛也是出离的。因为一旦到达灭谛的时候,道谛就会舍弃。在《金刚经》也是讲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筏喻者”。道谛就像过河的船一样,你在河中间的时候,必须依靠船,但是已经到达彼岸之后,船就要舍弃了。没有证悟涅槃,到达灭谛之前,肯定是需要依靠道谛的,但是如果一旦现前灭谛,要趣入涅槃了,道谛就不需要了,所以说道谛这个有为法,最终也是出离的自性。 从这个方面讲,也是给我们诠释现在修学的法,或者所依止的法,文句、法本也好,或者内心当中的意义也好,或者圣者相续当中道谛的智慧也好,观待于灭谛而言,虽然从大乘、小乘的角度来讲,意义不一样,但总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这些道谛的法是暂时的依靠,也不用刻意地去耽执。一旦现前,小乘的目的最终是获得无余涅槃,彻底地从轮回中解脱,大乘当然就是获得成佛。不管怎么样,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成佛利益有情,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一切,暂时来讲,都是需要依靠的,也不能说,佛说,最后法要舍弃,所以现在我就不学法了。就像正在船上的时候,你说反正到了彼岸,船就不要了,在河中央就跳到河里,把船舍弃了,这肯定是很危险的事情。虽然最终需要出离,但是暂时来讲,现阶段我们肯定是要依靠的,这方面是以出离来表达有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