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388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6/7/2 09:36
五取蕴比较容易理解,有五个蕴是通过取而产生的,所以叫做五取蕴。里面都包含了蕴,是有漏法的自性。因为通过有漏法的因,而产生一个蕴的果的缘故,所以叫做取蕴。

还有一些表示方法,就是拥有。蕴被谁拥有了,这个蕴是属于烦恼的,就像一个帝王臣的比喻那样。大臣属于国王,被国王管理,在国王的手下,是国王拥有的。从这方面讲,大臣叫做帝王臣。同样的道理,蕴也是被烦恼、有漏所拥有的,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叫做取蕴,就像帝王臣一样。帝王臣的意思,就是说大臣是国王拥有的,此处我们说取蕴也是这样,表示这个蕴是被烦恼拥有的,所以叫做取蕴。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还有一种比喻叫做花果树。树具有花和果,所以叫花果树,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取蕴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叫取蕴呢?因为蕴里具有烦恼,具有烦恼的蕴叫取蕴,就像具有花果的树,叫花果树一样,所以说具有烦恼的蕴叫做取蕴。它是拥有其他分支的部分,具有它特点的部分,进行这样的安立,所以叫做取蕴。为什么叫做取蕴?我们大概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通过取为因产生的蕴,叫做取蕴;蕴是被取所统治的,叫做取蕴;蕴具有烦恼,叫做取蕴,近取蕴三个方面都可以理解。

签名:fu 2016/7/1 06:12
baoyou heihei weiwei
签名:志乐 2016/7/1 06:12
我们平时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一个叫近取因,一个叫俱有缘,比如在种庄稼的时候,长出庄稼最直接、最根本的因是种子,所以种子叫做近取因。其他的水土、阳光、肥料等等,也是生长庄稼的缘,缘是次要的,和这个因同时具有的缘,叫俱有缘。“近取”就是根本、直接的意思,最根本的因叫近取因。

我们说取蕴,色、受、想、行、识五蕴,最根本的因就是取,取就是烦恼,是以烦恼而形成的五蕴。因为蕴是通过烦恼而形成的,通过取而形成的,所以它的名称叫做取蕴。近取蕴的“近取”两个字,我们可以理解成它的近取因是取,或者翻译的时候,有些叫做取蕴。近取的“取”我们理解就是烦恼,近取之蕴就是取蕴的意思。为什么可以叫做取蕴呢?注释当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烧草之后,产生了火,叫做草火;烧煤炭产生了火,叫做煤炭火;烧牛粪产生的火,叫牛粪火,所以通过取而产生的蕴,我们叫取蕴。通过它的因,然后安立的名称,叫做取蕴。

签名:fu 2016/6/29 09:11
baoyou heihei weiwei
签名:fu 2016/6/29 09:11
如是有漏法亦称,近取之蕴及有诤,

痛苦及集与世间,见处以及三有也。

“如是有漏法”,“如是”是除了前面的有为法有别名,如是有漏法,也有其他的别名。第一是近取之蕴,第二是有诤,第三是痛苦,第四是集,第五是世间,第六是见处,第七是三有,通过这些方面表示有漏法不同的名称。

第一个叫近取之蕴,有些地方翻译成取蕴,有些地方叫做五取蕴。我们看法本的时候,五取蕴什么,有的时候叫取蕴什么。此处叫做近取之蕴,此处的近取蕴或者取蕴,也称之为有漏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学过十二缘起,在十二缘起当中,第八是爱,第九是取,爱和取都是指烦恼,所以说取本身就是烦恼。取蕴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以烦恼为因,此处有一个近取,以烦恼为最根本的因,近取因就是最根本的因,最直接的因,称之为近取因。

签名:fu 2016/6/25 10:58
baoyou heihei weiwei
签名:fu 2016/6/25 10:58
乙二、有漏法之别名:

我们学习俱舍的时候,刚开始的阶段,需要辨别容易混淆、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有为法和有漏法。当然我们对于很深的问题,有时候搞不清楚,但是一定要从概念上,区别有为法和有漏法的不同。有时我们容易混淆,以为所有的有为法,都是有漏法,不能这样讲。有为是通过因缘显现的,有漏是烦恼的自性,所以有为法当中,有些是无漏的。比如说道谛,就是无漏的。从这方面讲,我们说有为是什么,有漏是什么,必须要搞清楚。反正每一天,至少在学习一堂课中,如果能够完全接受、理解里面的含义是最好的,但是实在不行,我们能搞懂一两个概念,一两个名词,也是有收获的,此处讲的是有漏法的别名。

签名:fu 2016/6/24 07:58
baoyou heihei weiwei

留言总数:3298 分页:257/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