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取蕴比较容易理解,有五个蕴是通过取而产生的,所以叫做五取蕴。里面都包含了蕴,是有漏法的自性。因为通过有漏法的因,而产生一个蕴的果的缘故,所以叫做取蕴。 还有一些表示方法,就是拥有。蕴被谁拥有了,这个蕴是属于烦恼的,就像一个帝王臣的比喻那样。大臣属于国王,被国王管理,在国王的手下,是国王拥有的。从这方面讲,大臣叫做帝王臣。同样的道理,蕴也是被烦恼、有漏所拥有的,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叫做取蕴,就像帝王臣一样。帝王臣的意思,就是说大臣是国王拥有的,此处我们说取蕴也是这样,表示这个蕴是被烦恼拥有的,所以叫做取蕴。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还有一种比喻叫做花果树。树具有花和果,所以叫花果树,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取蕴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叫取蕴呢?因为蕴里具有烦恼,具有烦恼的蕴叫取蕴,就像具有花果的树,叫花果树一样,所以说具有烦恼的蕴叫做取蕴。它是拥有其他分支的部分,具有它特点的部分,进行这样的安立,所以叫做取蕴。为什么叫做取蕴?我们大概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通过取为因产生的蕴,叫做取蕴;蕴是被取所统治的,叫做取蕴;蕴具有烦恼,叫做取蕴,近取蕴三个方面都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