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tiantang6.com
 
曹天天
 
曹天天
2014-05-01 ~ 2014-06-30
 
到访:46384  祭奠留言:3673

献花

点烛

上香

献供

献歌
 
 
签名:fu 2016/7/13 12:20
还有五钝使也是烦恼。五钝使就是平常我们讲的贪、嗔、痴、慢、疑。它没有像五见一样,有这么敏锐的自性,它没有贪欲心、嗔恚心、愚痴心、傲慢。虽然怀疑和四谛有关,但它对四谛本身是怀疑的,所以这里贪、嗔、痴、慢,这四种不是缘四谛,就是一般的老百姓在世间当中,看到一个法生贪心、嗔心、我慢等等,基本上和四谛没什么关系,所以五钝使、五利使,都是属于烦恼的自性。此处的见是五利使,利就是很锐利,很敏锐,利根的利。利和钝是对应的,是五利使和五钝使。

为什么叫见处?有漏烦恼五种见解安住的地方,“处”就是处所的意思,所以说五种烦恼安住之处,就叫见处。有漏当然就是五种烦恼安住之处,就叫见处。

然后说三有,就比较好理解了,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之为三有。有漏和三有的关系很密切,如果有了烦恼,就连续不断的转生三有。这方面讲到了有漏法的别名。

签名:志乐 2016/7/13 12:19
签名:fu 2016/7/12 07:57
baoyou heihei weiwei
签名:fu 2016/7/12 07:53
在佛法当中,讲烦恼的时候,有五利使、五钝使之说。“使”就是使者、使命的使,五利使、五钝使,都是属于烦恼的自性。五利使就是五种见。五种见的对境,几乎都和四谛有关。有些人不了解,比如说见取见和戒禁取见,对四谛的教义、本体,完全错解了。我见,四谛认为是无我的,以无我为本体,但是他认为有我了。当然和四谛的精神,完全矛盾了,然后就是边执见、常断见。四谛是讲中道的,不会讲常断见。就是怎么通过苦谛、集谛轮回的因果,然后灭谛、道谛是涅槃的因果,把这个讲的很清楚,但是如果有邪见,无因果见,就没办法了解。

五利使,为什么叫“利”呢?它在烦恼当中,是比较敏锐的。因为是以见解为自性的,它不是愚痴为自性的,见解为自性的意思就是里面有一定智慧的自性,但这是邪慧,所以它叫利使的原因是这样的。

签名:fu 2016/7/10 10:24
baoyou heihei weiwei
签名:fu 2016/7/10 10:24
第四个叫做见取见。见取就是认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外道的见解,他认为这个见很殊胜,取就是认为很殊胜的意思。比如说有些外道,认为自己的见解最超胜,这种见解叫做见取见,基本上是和外道有关的。

第五个叫做戒禁取见。戒禁就是一种戒律,就是外道的邪戒。外道认为自己的戒律特别超胜。比如古印度的外道,为了升天,开始行持牛的戒律,趴在地上学牛吃草,或者学狗叫等等。他认为这些行为很超胜,所以说见取见和戒禁取见,第四和第五两者和外道的见解、行为有关。第四见取见,就是外道的见解,他认为自己外道的见解很超胜。第五戒禁取见,认为外道的戒律和行为很超胜。以上叫做五见。

签名:fu 2016/7/8 11:16
baoyou heihei weiwei
签名:fu 2016/7/8 11:15
第二个叫做边见、边执见。什么叫边执见?一定是常和断,要不然就执著常,要不然就执著断,常见和断见,叫边执见。

第三个叫做邪见。这里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所谓的邪见就是指无因果见。平时我们说对上师生邪见了等等,这方面是宽泛的。真正严格的定义来讲,邪见就是无因果见。边执见中是常、断,但是邪见就是指无因果见。

留言总数:3298 分页:255/41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登录|注册
分享按钮